首頁 > 文史語錄 > 機靈聰慧才華橫溢的北宋官員,最後怎麼成了奸臣?

機靈聰慧才華橫溢的北宋官員,最後怎麼成了奸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丁謂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丁謂,字謂之,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生於蘇州府,小時候就表現出與衆不同的機靈聰慧,精通多種才藝,涉獵天文、書畫、占卜、詩詞、音樂等諸多領域。

丁謂記憶力超強,堪稱過目不忘。

《宋史》記載:長洲縣令王禹偁看過丁謂的文章,認爲是“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後,二百年始有此作。”讚美他爲“今之巨儒”。

淳化三年(992年),二十六歲的丁謂考中進士,初任大理評事、饒州通判,後歷任太子中允、福建路轉運使、參知政事、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職,受封晉國公,在宰相之位長達七年。

丁謂爲官期間,做事幹練精明。

淳化年間(990年—994年),丁謂奉詔安撫西南私人武裝叛亂,兵不血刃,解決了當地缺少食鹽、不便於運輸皇糧、貢馬等難題,西南之地得以安定,受到了朝廷的讚許。

《石林燕語》記載:丁謂任職鄆州知州的時候,北方的契丹人頻頻南侵,百姓人心惶惶,紛紛渡過黃河,逃離家園。

當時,打算去京師東部避難的人,每天達到數千人,而船伕卻不肯盡力擺渡。

丁謂得知消息,想出了一條妙計,他把監獄裏幾個將要被處死的死刑犯帶到黃河岸邊,對外宣稱是擺渡不盡力的船家,當衆將這幾個死囚斬首示衆。

擺渡的船家嚇壞了,於是夜以繼日,盡心擺渡,不到三天的時間,百姓全部渡過了黃河。

丁謂又從難民中選出年輕力壯的男子,每人手持旗幟,按照分好的區域,“執旗幟、鳴金鼓於河上”,夜間有人輪換,如同軍中一樣“傳更點、申號令”,契丹人認爲宋軍早有準備,於是鐵騎望河止步。

丁謂不僅多智謀,還善於以智慧開源節流。

《夢溪筆談》記載:大中祥符年間,皇宮失火。

丁謂奉旨主持重建,取土燒磚距離太遠,丁謂就下令挖開街道,就地取土,而後,挖出一條溝渠,引汴河水入渠,以船、竹木排筏運送木頭、石料等建築用材。

皇宮修建工程竣工,丁謂就命人把磚頭碎瓦等建築廢棄物填充到溝渠之中,恢復了街道的功能,做一件事,等於完成三項工程,節省的開支“以億萬計”。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丁謂就是有個譭譽參半的人物。

丁謂才華橫溢,卻心術不正,足智多謀,大多用錯了地方,因極力巴結上司,諂媚皇帝,與王欽若、陳彭年、林特、劉承珪被並稱爲“五鬼”。

《涑水紀聞》記載:丁謂常常仰臉看人,就像是一個飽受飢寒的流浪漢,卻貴爲百官之首,相面的人認爲他這是“真猴形”的面相,註定不會富貴長久。

丁謂小時候十分頑劣,幸虧有個管教極爲嚴厲的鬱老師,因此學業有成,丁謂拜訪老師的時候,自己說的原話是:“小年狹劣,荷先生教誨,痛加夏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賜也!”

鬱老師去世後,丁謂失去了良師益友,小時候的“頑劣之苗”再次破土而出,爲了討好皇帝,丁謂不擇手段。

機靈聰慧才華橫溢的北宋官員,最後怎麼成了奸臣?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採納了王欽若、丁謂等人封禪泰山的建議。

皇帝問丁謂,國庫的錢財是否夠用。

丁謂忽悠皇帝說:“大計有餘”。

結果皇帝大喜,決意封禪泰山,丁謂任職計度泰山路糧草使,他借用朝廷府庫的白銀十萬兩,又在沿途各州大肆勒索錢財貢品,這一次燒錢運動,耗資八百餘萬貫。

天禧三年(1019年),丁謂升任副宰相的時候,宰相寇準對他巴結討好皇帝極爲反感。

某一天,內閣幾個大臣忙完工作。一起吃一頓便餐。

寇準的吃相很不雅,湯水弄到了鬍子上,丁謂連忙起身用手捋了一下。寇準一臉嚴肅說:“參政,國之大臣,乃爲官長拂鬚耶?”詞語“溜鬚”典出於此。

丁謂自此對寇準恨之入骨,最終將寇準排擠出朝堂,流放到雷州。

機靈聰慧才華橫溢的北宋官員,最後怎麼成了奸臣? 第2張

丁謂還喜歡談論仙鶴,被時人譏諷爲“鶴相”,他曾四處索賄,搜刮的錢財不忘給皇帝一些封口費。

宋真宗去亳州拜謁太清宮,丁謂“獻白鹿並靈芝九萬五千本”。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病逝,十三歲的皇六子趙禎即位,即宋仁宗。

皇帝太小,當時由太后臨朝聽政,丁謂勾結宦官雷允恭篡改詔書。

劉太后大怒,將雷允恭處死,丁謂免職抄家,朝廷官員抄出丁謂受賄所得的大量財寶,其三個弟弟及四個兒子受到牽連,均被免去官職。

丁謂事發後被貶到崖州(今屬海南三亞)爲司戶參軍,三年後遷至雷州,五年後遷至道州,明道年間,朝廷給了他一個榮譽官銜祕書監,令其退休,居住在光州(河南固始)。

景佑四年(1037年)閏四月,丁謂病逝,時年七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