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常房:蜀國忠臣爲國捐軀,兒子也沒有得善終

常房:蜀國忠臣爲國捐軀,兒子也沒有得善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常房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三國時期,號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爲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的時代之一,但其實也有忠臣被冤殺之事。魏武帝曹操曾冤殺才子楊修,逼死名臣荀彧,司馬昭曾冤殺名將鄧艾,晉武帝司馬炎冤殺大將文鴦。

劉備開創的蜀國,也曾有過類似的事件發生。劉備在世時,因蜀漢國小力弱,對人才吸引力不夠,劉備於是拿出十二分誠意去招攬人才、善待人才。但他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權期間,局面卻有了微妙變化。

當時蜀國的南中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地方偏遠,遠離蜀漢統治中心區,一直是個多民族聚居區,民情複雜,豪強和土司等地方實力派,勢力一直非常強大。劉備在世時,採用羈縻懷柔手段,儘量拉攏當地豪強勢力和部族頭人,委任他們爲各地的太守,通過這種方式把南中置於蜀漢疆域之內。

常房:蜀國忠臣爲國捐軀,兒子也沒有得善終

劉備在世時威望極高,南中地區的豪強勢力,尚且能老老實實服從蜀漢管轄。但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加之此前蜀國接連遭遇荊州之戰、夷陵之戰大敗,軍事實力大爲受損,南中的地方豪強眼看蜀國開始衰弱,紛紛圖謀不軌,想趁火打劫發起叛亂,脫離蜀漢。南中地區的形勢一時波譎雲詭,山雨欲來風滿樓。

劉禪和諸葛亮很爲南中形勢擔心,於是派遣益州從事常房,奔赴南中進行巡視,一來視察民情,二來震懾當地豪強。常房首先到達南中牂牁郡。牂牁太守朱褒,正在暗中招兵買馬聚草屯糧,準備發動武裝反叛。

精明的常房在視察過程中,察覺到了朱褒的異動,他當機立斷,把朱褒府中的主簿捉拿歸案,並從這個主簿嘴裏掌握了朱褒造反的整個行動計劃和詳細內情,準備上奏蜀國朝廷。

常房:蜀國忠臣爲國捐軀,兒子也沒有得善終 第2張

朱褒得知後,又驚又怒,對常房恨之入骨,一來恨常房提前揭穿他的陰謀,二來擔心常房會招來蜀國大軍前來剿滅,於是不顧一切地召集兵馬,攻打常房的住所,常房雖然英勇抵抗,但寡不敵衆,就此遇害,爲國獻身。

朱褒殺了常房又感到後怕,妄想矇混過關,於是來了個倒打一耙,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章上報朝廷,誣賴常房在南中造反,被他出兵剿滅。

朱褒的奏章到達成都後,諸葛亮考慮再三,當即下令,認定常房爲反賊,“諸葛亮誅房諸子,徙其四弟於越雋”,把常房的幾個兒子斬盡殺絕,還把常房的幾個弟弟流放到荒蠻之地。

諸葛亮一生精明過人,且明辨是非,不是那種糊塗庸人,爲何在常房事件中表現的如此不可理喻?原來,諸葛亮也是迫不得已。揆之當時蜀國的實際情況,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劉備剛死,蜀漢軍心士氣不穩,軍事實力急需恢復,而吳蜀聯盟也已徹底破裂,蜀國必須同時面對魏國和吳國兩大強敵。

在這種危如累卵的困境中,蜀國對南中地區根本無暇顧及。諸葛亮別無選擇,只能從大局出發,舍小顧大,犧牲常房一家,來盡力安撫朱褒等南中豪強,盡力延緩其與蜀國公開決裂,爲蜀國恢復元氣、協調吳蜀關係、應對魏國等大局爭取時間。

因此諸葛亮這麼做也實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不過,遺憾的是,他的如意算盤最終落空。朱褒反而把蜀漢的反應視爲軟弱可欺,更進一步變本加厲,勾結南中豪強雍闓、高定等人發起叛亂。

直到公元225年,諸葛亮在穩住大局後,才親自帶兵“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徹底平定南中之亂。只可惜忠臣常房一家,卻成爲這次事件中的犧牲品,事後蜀漢也未曾給他恢復名譽,常房的遭遇令人唏噓不已。瞭解更多三國人與事,請閱讀《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