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原因是什麼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孟德獻刀”是小說《三國演義》裏的一個經典橋段,無疑是曹操早年的熱血之舉。在董卓獨攬大權、不施德政的大配景下,朝野震盪,士人團體卻機關用盡。此時,青年曹操提出,本身可以或許應用和董卓的相信靠近董卓,並向王允求取七寶刀,以識趣刺殺董卓爲國除害。然而在刺殺董卓的過程當中曹操意外失手,故假借“獻刀”之名而脫身。因此,所謂的“孟德獻刀”,“獻刀”只是手段,“刺董”纔是目的。

在汗青上,曹操固然是討董的發起者和關東聯軍的成員,但並沒有“刺董”的相關記錄。《三國志 武帝紀》的記錄是“卓表太祖爲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裴鬆志注引《魏書》說明其原因是由於曹操“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可見,曹操分開京師並非是由於謀殺董卓失敗,而是由於看到董卓殘暴、難以成事,故而抉擇分開。因此,在筆者看來,“孟德獻刀”的故事是爲增加曹操的戲份而設置的,“刺董”或是移植了其別人物的相似閱歷。而對於“刺董”,小說中不只僅是曹操,早在曹操之前,還另有別人。此外,固然曹操謀殺董卓的記錄不見於史料,然則別人“刺董”的記錄,卻見於汗青之中。

那麼,這些“刺董”的情節和記錄有何相似之處?和“孟德獻刀”故事的形成又有何關係?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原因是什麼

《三國演義》第三回中,董卓廢黜少帝,立陳留王爲帝,激起了羣臣的不滿。其中尚書丁管的反響最爲激烈,他不只高聲怒斥董卓,還“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聲稱“當以頸血濺之!”這堪稱是小說中最早的“刺董”事件,方法也很簡單直接。而丁管此人於史無載,對這一人物的塑造在筆者看來重要是表現了東漢朝堂上爲數不多的士人血性,故而丁管“刺董”固然失敗,卻得到了高度的讚揚,以至於後世詩云“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小說中第二例“刺董”的是伍孚,與丁管朝堂上“直擊”的方法相比,伍孚的“刺董”更具有謀殺的特點,第一是隱蔽,小說描繪其“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第二是偷襲,伍孚是在董卓上朝時迎面突然拔刀謀殺。固然末了伍孚“刺董”也失敗了,然則小說也對其行動給予了高度肯定,認定其爲忠臣、大丈夫。而伍孚在汗青上卻有其人,小說對其的描繪也基本照搬了汗青的記錄。

但這兩個例子在筆者看來都是曹操“刺董”的鋪墊,一是顯示曹操“刺董”更有計劃性,首先,曹操在“刺董前”先贏得了董卓的相信,以此可以或許靠近董卓使其不生懷疑。其次,曹操的謀殺抉擇的時機較佳,抉擇董卓將要休息的時候。第三,曹操的謀殺使用了王允的寶刀,這讓曹操可以或許進退有據。末了,曹操固然謀殺失敗,然則可以或許全身而退。二是曹操“刺董”固然失敗,卻沒白白就義,而是巧妙脫身進而促成了關東討董聯盟。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上述所言,小說中對付“刺董”的描述都因此小我爲單位、層層遞進。而汗青上,固然對“刺董”的記錄也分散在各處,然則,筆者發現,汗青上對於“刺董”的記錄彷佛很有關聯。《三國志》對付“刺董”的記錄重要有兩處,一是《董卓傳》中裴鬆志注引謝承《後漢書》中的記錄,此處記錄了伍孚“刺董”的閱歷:董卓作亂,百僚震慄。孚着小鎧,於朝服裏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閣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即收孚。卓曰:“卿欲反邪?”孚大言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主,罪盈惡大,今是吾死日,故來誅奸賊耳,恨不車裂汝於市朝以謝世界。”遂殺孚。這裏對伍孚“刺董”的記錄被《三國演義》全部採用,而末了,裴鬆志提到了謝承記孚字及本郡,則與瓊同,而致死事乃與孚異也,不知孚爲瓊之別名,爲別有伍孚也?蓋未詳之。提出了伍孚和因引薦關東聯軍討董成員爲官而遭受董卓誅殺的城門校尉伍瓊是否爲統一人的疑難。第二處“刺董”的記錄見於《荀攸傳》:董卓之亂,關東兵起,卓徙都長安。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謀曰:“董卓無道,甚於桀紂,世界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庶民,而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召世界,此桓文之舉也。”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繫獄,顒恐憂自盡,攸語言飲食自如,會卓死得免。

在筆者看來,這兩處的記錄可以說頗值得思考,可以說,二者的接洽是慎密的。也就是說伍孚“刺董”並非小我的行動,而是小我謀劃的成果。而荀攸傳中呈現的“伍瓊”和所謂伍孚和伍瓊是不是統一人的疑難也能夠如許說明:謝承《後漢書》伍孚的職務是越騎校尉,《荀攸傳》中謀害的“伍瓊”也是越騎校尉,聯合《董卓傳》伍孚“刺董”的情節,《荀攸傳》該當記錄有筆誤,“伍瓊”該當是伍孚。也就是說伍瓊和伍孚極可能是兩小我,伍瓊由於引薦的人成爲了關東討董聯軍的成爲而被董卓誅殺,而沒有介入謀害“刺董”。伍孚介入了荀攸等人謀害“刺董”的行動,並擔負執行人,然則末了“刺董”失敗。

不管怎樣,筆者都傾向於覺得汗青中“刺董”行動是一次部門士人謀害謀劃的小我行動,荀攸等人作爲謀劃人,伍孚作爲執行人,末了“刺董”失敗,伍孚就義,重要謀劃人荀攸、何顒坐牢。

曹操爲什麼要刺殺董卓?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綜上,“孟德獻刀”的汗青原型在筆者看來該當因此荀攸等人謀劃、伍孚執行的“刺董”行動,而小說增加了丁管,沿用了汗青上伍孚的“刺董情節”作爲鋪墊,使得“孟德獻刀”這個故事變得非常出色。

丁管臨時起意、伍孚稍有準備、曹操有所計劃,小說中的“刺董”大都是單獨行動,很有一種“俠”的風範,這也側面反響了士人團體此時的無奈,他們不能憑藉本身的力量撼動大權獨攬的外來軍閥而必要藉助“死士”來刺殺董卓以肅清朝野。但從小說中彷佛可以看出,從丁管到伍孚再到曹操,“刺董”行動越來越隱祕,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必要“刺董”之人由一腔熱血轉爲冷靜分析,“刺”的概念愈凸起,所要求的刺客就必要越有頭腦,因此,作爲有志之士和頭腦靈活的曹操就在此登場。這在筆者看來大抵就是小說安排“孟德獻刀”故事的邏輯。而不同於小說的是,汗青的記錄將“刺董”行動定性爲小我謀劃、分工執行,所凸起的不是某小我,而是強調董卓的所作所爲曾經天怒人怨因此清除董卓纔可以或許重振朝綱、規復次序,故而必要羣策羣力。

不過,在筆者看來,董卓身後,東漢的次序不只沒有規復反而更亂。有一點,小說和汗青彷佛給的謎底是同樣的,跟着“刺董”的失敗,一些士人(筆者按:典範人物一是小說中“孟德獻刀”的配角曹操,其推行屯田、任人爲賢、挾天子以令諸侯樹立曹魏的基礎;二是汗青上謀劃“刺董”的荀攸,其在董卓身後出獄,先是試圖避難蜀中,後輔佐曹操,他對東漢的時局看得較爲清晰,故而爲人較少語言政局,與汗青上和荀彧末了殉節不同。二者都與“刺董”或有關,也堪稱殊途同歸了)的認識變得更加深刻——東漢王朝曾經日薄西山,刺殺董卓曾經沒有很大的作用,必須要樹立新的次序纔可以或許使得國家有所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