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歷史出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近代史上一句著名的話,一般被認爲出自慈禧太后之口,是清朝統治者賣國的鐵證。

實際上錯了,這句話不是慈禧說的,這是個以訛傳訛的說法。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演變爲出自慈禧之口,實際還轉了幾個彎。它最早的出處是梁啓超的《戊戌政變記》。

根據梁啓超的記載,這句話是守舊派大臣剛毅所說,他的原話是“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

剛毅是誰呢,他是滿洲鑲藍旗人,是個守舊派加主戰派。甲午戰爭時期,剛毅任山西巡撫,因爲堅決主戰得到慈禧賞識,被擢升爲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

剛毅反對一切變法的主張,同時又極端排外,他主張招撫義和團與八國聯軍開戰,並且身體力行,以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之銜被任命指揮義和團大戰聯軍,圍攻使館、教堂、屠殺教士和教民都是在剛毅批准下乾的,這是個死硬分子,剛毅也是八國聯軍要求交出的主要戰犯之一。

不過剛毅比較爭氣,他在跟隨慈禧“西狩”路上因病死於山西侯馬,沒讓聯軍得手。

剛毅視列強爲死敵,他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家產寧願送給朋友而不送給家裏的僕人。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第2張

那這句名言怎麼又成了慈禧說的呢,那是到了陳天華的《警示鐘》裏,被簡化成了情緒更強烈的“寧予友邦,不贈家奴”,然後到了鄒容的《革命軍》裏,鄒容又把它安到了榮祿頭上——““此滿洲人大忠臣榮祿所以有‘與其授家奴,不如贈鄰友’之言也”,因爲當時榮祿是革命黨的頭號對象。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第3張

這句話也越來越出名,至於到底是誰說的,也沒人仔細去考證,慈禧代表着清政府,有人就認爲是慈禧親口所說,傳到後來,就變成了衆口相傳的模樣。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雖然不是慈禧說的,另一句著名的話的確是她說的,就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這句話出自辛丑談判過程中慈禧懿旨“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其含義是:但仍然命令他將詳細的細節內容仔細研究斟酌,要根據中國的物力去賠償,以保證各國滿意。量這個詞在文言文中是思量;考慮的意思。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是誰說的?我們都誤會慈禧了! 第4張

雖然慈禧在清末變得比較瘋狂,失去了成熟政治家的穩重,不過不是她說的話,也不能硬安到她頭上,看問題還是要實事求是。

當然,清政府一再簽訂賣國條約,出賣國家利益,這也是事實,同樣無法否認。

其實歷史上這樣以訛傳訛的事有很多,如果真有興趣,還是要通過資料來得出自己的判斷,梁啓超的《戊戌政變記》是本好書,作爲親歷者,裏面對那段歷史講得比較客觀,現在也得到了廣泛認同,對清末幾年的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