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孔融小時候那麼孝順,長大後成了怎樣的人?

孔融小時候那麼孝順,長大後成了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孔融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似乎已經成了刻在孔融身上的烙印,縱然經歷了千年之久,每每提起孔融,似乎還是能夠想起。孔融當真是這麼一位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就不行的人麼?

01早慧造就了孔融的孝名。

孔融的聰明大家應該是有所耳聞的。四歲的時候,孔融就知道讓梨,這種風度,就算是年長的我們,也未必做得到。所以說孔融他不是有多聰明,而是早慧。

13歲那年,孔融的父親孔宙去世,孔融非常傷心,哭得想要站起來,都需要有人扶着才行。由此,他的孝順之名便傳遍了大街小巷,每個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從陰謀論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我們有理由相信孔融不僅僅是因爲傷心纔會如此。漢朝選拔官僚的制度是察舉制度,俗稱舉孝廉。

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州里歸其孝。性好學,博涉多該覽。山陽張儉爲中常侍侯覽所怨,覽爲刊章下州郡,以名捕儉。儉與融兄褒有舊,亡抵於褒,不遇。時融年二六,儉少之而不告。融見其有窘色,謂曰:“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爲君主邪?”因留舍之。---《後漢書》

也就是誰比較孝順,誰比較廉潔,那就讓誰來做這個官。所以漢朝的墓葬陪葬品都是非常豐富的,因爲孝子們都要通過陪葬品的數額來體現自己的孝順程度。

孔融小時候那麼孝順,長大後成了怎樣的人?

這一招實在是用得爛大街了,孔融到不認爲孝順就非得拿那麼多金銀珠寶做陪葬品才能體現出孝順。他孔融一個七尺男兒,如果能夠哭暈過去,那也是一種孝順的體現。

孔融的確很傷心,可是傷心到站不起來的地步,而且能夠在史書上留下筆墨,這可就不簡單了。說明孔融這次的傷心程度,十分轟動。絕不是大家心目中所想的那種簡單哭訴。

難道他的哥哥孔褒就不傷心嗎?爲什麼史書上偏偏就記載了孔融如此傷心的事情呢?所以說傷心的確是傷心,打造一個孝順的名聲,也是非常重要的。

早慧的孔融跟普通13歲的孩子,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不是說孔融這個人到底有多功利,只是想告訴大家,其實孔融是從小成熟的比較早,會考慮一些大人才會考慮到的事情。

02剛直不阿的孔融,在官場的確不如人意。

孔融出名的時間太早,所以入官場以後,才名也是傳遍四方。這個時候何進即將入朝爲官,升任大將軍,不過當時還是河南尹。

即將升任大將軍了,何進的門第自然是被人給踏破了,大家都要給何進祝賀。這個時候孔融的上司司徒楊賜也按照慣例,讓孔融把自己的名片拿着去給何進祝賀。

沒曾想,因爲何進府上的下人,沒有及時通報孔融的到來。這位孔融先生,居然直接跑過去把楊賜的名片給奪了回去,自責離去。

河南尹何進當遷爲大將軍,楊賜遣融奉謁賀進,不時通,融即奪謁還府,投劾而去。河南官屬恥之,私遣劍客欲追殺融。客有言於進曰:“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引領而去矣。不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於天下。”進然之,既拜而闢融,舉高第,爲侍御史。與中丞趙舍不同,託病歸家。---《後漢書》

這件事可轟動不小,誰都知道何進是個殺豬的屠夫,脾氣那叫一個差。立刻就要找人宰了孔融這個二愣子。

可手底下人連忙阻止了何進,並且告訴何進,這個孔融的名聲可不小哦,他就這麼個臭脾氣,如果將軍能夠招攬他,將來四海的名士肯定爭相來投。

何進果然就把孔融從楊賜那邊搶了過來,徵召他爲大將軍掾屬。孔融這位大文豪,跟何進這個莽漢當然相處不到一塊兒去。所以沒多久孔融就主動辭職回去了。

從這件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孔融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清高氣質,這種氣質註定了他在官場是不可能風生水起的,畢竟官場中人,必須要學會攀附才行。

03孔北海威名遠播,地方政績不是蓋的。

我覺的孔融天生就是父母官的料子,因爲他不適合高層那種勾心鬥角的角色,更適合在一個地方上做父母官。

當孔融再次爲官的時候,恰逢董卓亂政期間。孔融與之爭辯後,懷恨在心的董卓,便將孔融弄到了黃巾亂賊最猖獗的北海做北海國相。

看似比較不公的安排,卻成就了孔融這一生最大的功績。孔融到了北海以後,做了以下幾個步驟的工作。

第一,他聯合周圍各個州郡,希望他們彼此之間,能夠連成一體,一起對付猖獗的黃巾亂賊。第二,他開始招兵買馬,給將領們講述用兵之道,給士兵們講述練武之道,不爲爭奪地盤,只是爲了保護北海境內的百姓。第三,將那些曾經被黃巾軍蠱惑走的百姓,慢慢聚集在一起,重新挑地方建立城寨,讓他們得以度日。第四,在新建地區,增設學校,選拔優秀的讀書人,作爲老師在當地教書育人。使得整個北海國都處於一片儒學海洋之中。我很難想象,處於貶謫過程中的孔融,在地方上能夠有如此出色的政績。因爲他對待鄉里都非常好,而且教了很多鄉親鄰居之間爲人處世之道,所以大家尊稱他爲孔北海。

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賊張饒等羣輩二十萬衆從冀州還,融逆擊,爲饒所敗,乃收散兵保朱虛縣。稍復鳩集吏民爲黃巾所誤者男女四萬餘人,更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臨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縣社。其餘雖一介之善,莫不加禮焉。郡人無後及四方遊士有死亡者,皆爲棺具而斂葬之。---《後漢書》

什麼樣的官員纔是優秀的官員呢?像曹操董卓那種,做到巔峯官位的人才能算成功嗎?像呂布孫策那種大殺四方的諸侯才能算成功嗎?我覺得真正成功的官員,就應該像孔融一樣,能夠時時刻刻保境安民,一門心思爲當地百姓着想,這就是成功的官員。

孔融小時候那麼孝順,長大後成了怎樣的人? 第2張

04敢與權臣爭不公,孔融的形象的確高大。

孔融最著名的,當然不是自己的政績,因爲他在北海爲相六年之後,遭遇了一場大變局。袁紹的兒子袁譚想要佔領北海,所以前來攻打孔融。

實在是太可笑了,黃巾軍沒有來打,反倒是袁譚前來。孔融與袁譚之間爭鬥了很長時間,雙方死傷無數,不過孔融畢竟沒什麼家底,所以早早就落敗了。

所以孔融這才入朝爲官,再次入朝以後,他發現朝堂已經被曹操所控制。大漢天下不再存在,已然是曹操的天下。

所以每次曹操出征的時候,孔融都會在朝中散佈言論,表示曹操肯定失敗。其實真的那麼肯定嗎?當然不肯定,他只是希望有人能夠爲漢獻帝說句話而已,但是沒人敢。

很多人說,曹操是個實幹家,孔融就是個噴子。不過大家不要忘了,孔融在北海的政績,不比任何一個官員要差,甚至好得多。

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融爲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爲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爲?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既而與衡更相讚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後漢書》

孔融之所以成爲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噴子,那是因爲孔融骨子裏就沒有成爲軍閥的基因。你們當然可以說曹操就是一個大英雄,那是因爲曹操殺伐決斷,是一個成功的軍閥。

可這不代表孔融就只是一個噴子,只能說他生錯了時代。如果在太平時代,曹操的成就一定不如孔融,可惜那是一個亂世。

孔融最後被殺,確實是因爲他得罪曹操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可是我們看看當時的朝堂,又有幾個敢這麼跟曹操對着幹的呢?說荀彧心向大漢,可荀彧絕不敢這麼跟曹操對着幹。

總結:孔融之死,恰好證明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錯誤。

很多人以孔融的結局,下了一個定論,認爲小時候聰明的孔融,長大以後,也不過就那樣,成就不了多大的功業。

我到不是這麼看,我覺得孔融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鬥爭精神,他是敢於跟強權做鬥爭的一個人。

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像孔融這樣的人呢?當我們嘲笑孔融的時候,是否要反思一下,把你換成孔融的話,可以做到他那麼出色嗎?

只能說很難,孔融是一個看透世事的人,可是他沒有做那種不問世事的隱士。他雖然對大漢朝失望,可他沒有放棄過大漢朝。這就值得大漢的每一位臣子所敬仰。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不能蓋棺定論地用在孔融身上,我覺得孔融就算是長大以後,依舊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大漢官員,只是局勢不可逆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