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和羅曼諾夫王朝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縱觀世界歷史,在亞歐大陸這一世界最大大陸板塊上,曾出並立過兩個幅員遼闊的封建帝國,一個是地處亞洲東部,國土幾乎囊括了所有東亞太平洋海岸線的大清王朝;另一個就是王朝就是橫跨亞歐兩大洲,國土面積睥睨歐洲的羅曼諾夫王朝。

爲什麼筆者有意將這兩個王朝並列而論之呢?因爲這兩個王朝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而且在歷史上又有太多的交集,甚至這兩個王朝最終命運也是如出一轍。然而,有類似就有不同,真正值得我們分析的恰是這不同之處。當下有一句流行語“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事實上,羅曼諾夫王朝確實是多次傷害了大清王朝,這種“傷害”帶來的巨大陣痛纔是我輩應當引以爲戒,以及親身自省的歷史教訓。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上圖_ 俄羅斯帝國,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

在闡述兩個王朝之不同之前,還是要先來說說兩個王朝的共同之處,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相同之處一:兩個王朝的建立與崛起時間雷同

大清王朝之前身後金汗國建國是在公元1616年,公元1644年開啓問鼎中原之模式,到了18世紀初期基本上完成了國內統一,大清王朝進入飛速發展之階段。羅曼諾夫王朝建立於公元1613年,也是在18世紀前後開始加速發展,國土面積持續增大中,向西擴張到波羅的海,建立新都東歐明珠聖彼得堡,向東跨越西伯利亞平原直到看到遠東太平洋海域。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2張

上圖_ 清朝版圖

相同之處二:兩個王朝都處於英明君主統治,達到輝煌時期雷同

進入18世紀,大清王朝接連出現三位英明君主,即清聖祖康熙、清世宗雍正和清高宗乾隆。縱觀中國封建歷史,大浪淘沙一般經歷無數王朝,能夠“幸運地”連續出現三代明君之王朝,“大清”應該是絕無僅有。大清王朝經過祖孫三代人之努力,終將中國封建王朝之統治推向頂峯。

羅曼諾夫王朝同樣也在18世紀迎來了他們的明君時代,先是彼得一世,這位在莫斯科公國和俄羅斯帝國神一般存在的君主,完成了俄國人看見海洋並擁有領海權與強大海軍之夙願,聖彼得堡就是在彼得一世執政時期建立。

儘管在彼得一世去世之後,羅曼諾夫王朝君主更迭頻繁且出現短暫動盪時期,但是另一位神奇而偉大的女性出現,又將羅曼諾夫王朝推向了新的高峯,她就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正是在這位女皇的領導下,羅曼諾夫王朝的封建統治與中央集權達到頂峯,更成爲了歐洲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她臨終之前曾放過狠話:“如果我能活到兩百歲,全歐洲都將被我踩在腳下。”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3張

上圖_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4張

上圖_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即康熙皇帝

“磚”拋完了,就該說說“玉”了,兩個王朝的不同之處又有哪些?而這些不同所帶來的影響又有哪些?

不同之處一:不同的思想意識導致開放程度不同

前文在闡述兩個王朝共同之處時,提及到了兩位重要的君主,一位是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一位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彼得一世。這兩位君主可以說是各自王朝快速發展之前驅,甚至可以說是決定王朝命運的關鍵人物,都有着不可磨滅之功績。

然而,兩位君主的觀念卻是大相徑庭。

康熙皇帝所接受的教育是系統的儒家思想以及理學文化,觀念上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相對保守的思想理論。康熙朝時期有不少外國傳教士來到清朝,並且在宮廷任職,但多是一些無關朝政之職位,話語權不大,儘管如此康熙皇帝已經是對西方傳教士最有包容心的皇帝了。隨着時間推移與傳教士思想的滲透,就在西方思想在大清王朝“製造”出了些許“波瀾”之時,即被警覺性極高的雍正皇帝將其掐死於苗頭之中。

而乾隆皇帝對於這種異己思想更是將防微杜漸與防患於未然之做到極致,加重閉關鎖國之國策就是實例,大清王朝幾乎徹底與世隔絕。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5張

上圖_ 南懷仁(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歲),字敦伯,又字勳卿,比利時籍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

反觀羅曼諾夫王朝,開放程度遠在大清王朝之上。西歐科技迅速發展,文明程度是日新月異,但東歐之發展還是相對滯後的。因此,大力發展科技與軍事,進而跟上歐洲發展之潮流,成爲羅曼諾夫王朝的當務之急。剛好,這一時期西歐教派之爭日益嚴重,許多有名位、有能力的人才被迫流亡海外,而這些人才恰好補充了羅曼諾夫王朝發展所需的人才缺口。

這些外國人以及他們的後裔們深得彼得一世之信任,他們在羅曼諾夫王朝都是身居要職,要麼是左右朝政的大改革家,要麼是科學技術與現代化工業與軍事的締造者,要麼就是總督一方的地方大員,這些人爲羅曼諾夫王朝之崛起立下了不可磨滅之功績。

而且在彼得一世身後,繼任者們保持着這種開放的慣性,到葉卡捷琳娜二世上位之後,更是將其發揚光大。這位女皇很有意思,她本是普魯士人,她即強調俄羅斯帝國幅員遼闊,標榜中央集權之必要,同時又接納西歐反封建新思潮,至少與那些推動新思潮的有識之士們談笑風生,這些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中國封建王朝發生的。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6張

上圖_ 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後世尊稱其爲葉卡捷琳娜大帝

不同之處二:不同的思想意識決定國家的政體制度

前文提及,君主之間不同的思想意識決定國家的開放程度,而這種開放程度也直接反映在國家之間制度之差異。18世紀的中後期,這兩個王朝開放程度之差異,在政體制度上體現地淋漓盡致。

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認爲國家承平盛世,志得意滿,後世子孫只需維持而無需開拓,這種短視思想體現在制度上就是全面推行閉關鎖國。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7張

上圖_ 乾隆皇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

而羅曼諾夫王朝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想法與乾隆皇帝截然不同,她的思想意識絕不僅僅停留在羅曼諾夫王朝偌大的領土,她是要放眼歐洲,甚至是世界的。她深知西歐各國科技水平之高超,明白西歐人對於自己王朝的不屑與鄙視,更知道環顧四周都是自己的敵人或潛在敵人,這一切都在促進着這位女皇的進取心,她一生致力於改變羅曼諾夫王朝腐敗的制度與提升軍備力量,終於讓羅曼諾夫王朝在歐洲有了話語權。這也正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能夠與彼得一世齊名爲“大帝”之原因。

而這種意識形態之差異最終導致的惡果就是《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璦琿條約》,羅曼諾夫王朝的後人們終於實現了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遺志,將遠東也就是我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之土地據爲己有,從而全面實現擁有遠東領海權之夢想。換句話說,儘管羅曼諾夫王朝在女皇之後有了下坡路,但是實力已然甩出你大清王朝好幾條街,縱然心中有無盡憤恨,由於實力不濟也無力迴天。

羅曼諾夫王朝是怎麼樣的?清朝爲什麼會被羅曼諾夫王朝欺負? 第8張

上圖_ 清朝官員利用比較先進的古代,勘探天文學

學習歷史以及品評歷史人物之目的並不僅僅停留於人物本身,更要以史爲鑑,反省自身。說實話,大清王朝的帝王們,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帝王,在中國封建王朝之中,個個都是出類拔萃之人物,但是如果將他們放入世界之林,與同時代西方國家一些君主與領導人比較,無論是學識還是格局,都顯得“矮人一節”。筆者認爲,造成如此尷尬之局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進取心。

對於放眼世界的羅曼諾夫王朝來說,對佔有領土之熱衷就是他們的進取心,儘管這並非正義,而對於着眼於“一畝三分地”的大清王朝來說,如何守成成了大清王朝帝王們更主要之任務,這“進”與“守”之分,正是兩個王朝不同的行進軌跡,孰強孰弱已然瞭然。

開闊的眼界與進取上進的精神是多麼的重要,對於國家如此,對於我們個人又何嘗不是?在此與朋友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