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科學探索 > 金黃錐尾鸚鵡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金黃錐尾鸚鵡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大家對金黃錐尾鸚鵡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金黃錐尾鸚鵡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金黃錐尾鸚鵡品種簡介

金黃錐尾鸚鵡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金黃錐尾鸚鵡

金黃錐尾鸚鵡的羽色非常特別,除了翅膀是綠色的,其餘通體全是金黃色的,非常耀眼美麗。它不僅是錐尾鸚鵡中最稀少的種類之一,也是最美麗、最大型的種類。

金色錐尾鸚鵡是典型的攀禽,通常成對活動。主要分佈在巴西東北部的南亞馬遜盆地內。

中文學名: 金黃錐尾鸚鵡

中文別名: 金色鸚哥

英文名: Golden Conure/ Queen of Bavaria’s Conure

二名法: Aratinga guarouba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鸚形目

科: 鸚鵡科

族: 錐尾鸚鵡族

分佈: 巴西東北部的南亞馬遜盆地內

金黃錐尾鸚鵡形態特徵

金黃錐尾鸚鵡與其它鸚鵡不一樣之處就在於該鸚鵡的羽色非常鮮豔,金黃色的鳥體格外引人注目,翅膀部分羽色爲綠色。成年後的金黃錐尾鸚鵡的體長應在34cm左右,體重應在270g左右。

金黃錐尾鸚鵡的眼睛外圍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鳥喙爲肉色,前端帶有一點點淺藍的色調;虹膜爲棕色。幼鳥的羽色並不是像成鳥一樣有着炫麗的金黃色,身體上會夾雜許多橄欖綠色,尤其頭部非常明顯,而非像成鳥般全部爲金黃色,大約20個月後才能漸漸像成鳥般變成全部金黃色。

金黃錐尾鸚鵡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金黃錐尾鸚鵡生活環境

金黃錐尾鸚鵡之所以這麼吸引人其主要原因是它的外表非常高貴顯眼。它們一直是很多愛好者們的夢幻鳥種。飼養金黃錐尾鸚鵡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飼養金黃錐尾鸚鵡需多付出點心思與耐性,尤其得多注意其行爲方面的轉變與問題。但對於新環境及主人能很快就適應,一旦適應後即非常強壯,喜愛洗澡,提供新鮮的樹枝供啃咬,幼鳥手養飼起易親人且可愛,可提供玩具供其玩耍。

金黃錐尾鸚鵡其實是很怕熱的,炎熱對鸚鵡的傷害遠甚於寒冷。環境溫度超過35℃時,大多數金黃錐尾鸚鵡就會煩躁不安;超過37℃時,個別體質差的鸚鵡就可能因爲中樞神經麻痹而死亡。預防鸚鵡中暑的做法很簡單:夏季注意室內通風,別把鳥籠和棲架放在光照強烈的地方,飼料中多給新鮮蔬果,有條件的可用空調或冰塊給室內降溫,當鸚鵡出現熱現象時可以朝它噴水霧。

金黃錐尾鸚鵡飼養知識

金黃錐尾鸚鵡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第2張

金黃錐尾鸚鵡

很多人選擇金黃錐尾鸚鵡都是因其外形長得美麗而去飼養的,其實它們在每個階段身體的顏色都有所不同的,剛出生的幼鳥身體的顏色是暗綠色夾雜着金黃色,直到滿二十幾個月後它全身的羽色纔會變成金黃色,除了翅膀。繁殖期常出現拔羽症狀,幼鳥時期即與主人有良好的互動會減少拔羽症發生的機率,模仿能力佳。

金黃錐尾鸚鵡在繁殖期對飼主可能會有攻擊性。在野外繁殖期通常在12~4月的雨季中,築巢在15~30米高的樹洞中,有研究報告紀錄它們經常集體繁殖,通常母鳥較多,報告顯示最高紀錄曾在一窩中發現14只幼鳥,由6只成鳥輪由照顧,一窩約產2~4枚卵。

金黃錐尾鸚鵡是性情相當敦厚的鸚鵡,曾經有紀錄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扶養不是自己後代而是其他鳥種的紀錄。人工繁殖的金黃錐尾鸚鵡繁殖期約在11月開始,可以提供30×40×40公分的厚木巢箱。如果照顧得宜,是相當多產且容易繁殖的鸚鵡,雌雄親鳥都會共同輪流孵蛋,一次約會產下3~5枚卵,孵化期間約23天,幼鳥羽毛長成約7周,等到幼鳥羽毛長成以後,親鳥便會很快的將其逐出巢並且開始準備生育下一窩。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則不同於人工繁殖下的情況,野外的金黃錐尾鸚鵡雄鳥會在雌鳥孵卵的時候守候在鳥巢外警戒,而等到幼鳥羽毛長成以後,親鳥仍然會和幼鳥一起生活,教導幼鳥學習生存的技巧,直到它們加入族羣爲止。人工飼養下的繁殖記錄爲4歲以上。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