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科學探索 > 變色蛇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變色蛇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大家對變色蛇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變色蛇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變色蛇品種簡介

變色蛇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變色蛇

變色蛇,中文別名卡普阿斯泥蛇。分佈範圍主要生長在印尼卡普阿斯河附近的沼澤地和沼澤森林裏。變色蛇屬於卡普阿斯泥蛇種。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爬行綱(Reptilia)

目:有鱗目(Squamata)

亞目:蛇亞目(Serpentes)

變色蛇外形特徵

變色蛇的長度雌雄不一樣,變色蛇雄蛇全長範圍286~466mm,雌蛇全長範圍306~504mm.變色蛇的鱗片根據對變色蛇的觀察可以發現,變色蛇鱗片的數量有:吻鱗(1),鼻間鱗(1),前額鱗(2),額鱗(1),頂鱗(2),鼻鱗(每側1),頰鱗(每側1),眶上鱗(每側1),前顳鱗(每側1),頦鱗(1),頷片(4),背鱗(19-19-17行),肛前鱗(1)。

變色蛇繁殖習性爲二級性徵主要反映在雄性尾的比例較長,尾下鱗的數目相應較多;二級性比(出生時的性比)接近1:1,三級性比在居羣較大的情況下也約爲1:1,而在居羣較小的情況下統計約爲0.5:1;雌性性成熟期(以開始產仔爲依據)全長都在350mm以上。

變色蛇環境要求

變色蛇主要分佈在婆羅洲。喜歡棲息在各種水域,主要以靜水水域爲主,極少數發現在靜水水域或流動緩慢的灌溉渠內。自2005年7月到2006年9月,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三國分管的婆羅洲總共二萬二千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核心區,共發現三十種魚類、兩種樹蛙、十六種姜科植物、三種樹木和一種闊葉植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四月公佈,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婆羅洲共發現了三百六十一個新物種,平均每個月至少新發現三個物種,且該地區尚有上千個物種還沒得到研究。世界自然基金會“婆羅洲之心”項目國際協調員斯圖爾特?查普曼說:“這些發現再次證明了婆羅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

隨着農業開墾和種植經濟作物,島上的原始森林目前只剩下一半,當地生物急需保護。目前婆羅洲生活着十種靈長類動物、三百五十種鳥類、一百五十種爬行及兩棲類動物以及一萬五千種植物。這裏還是紅毛猩猩、馬來熊、犀牛等瀕危物種的家園。

變色蛇養護要點

由於變色蛇是近五年來發現的首例新蛇種,並且是毒蛇,所以還沒有人將其作爲寵物來飼養,小編只能爲你介紹一些關於變色蛇生存的環境及食物等習性介紹。

一、棲息環境:各種水域,以靜水水域爲主,在婆羅洲沼澤地爲主,極少數發現在靜水水域或流動緩慢的灌溉渠內。

二、攝食和食性:每年4月開始攝食,6月爲攝食高峯,9月停止;食物以小形蛙類和蝌蚪爲主,其次爲小魚。

三、繁殖習性:二級性徵主要反映在雄性尾的比例較長,尾下鱗的數目相應較多;二級性比(出生時的性比)接近1:1,三級性比在居羣較大的情況下也約爲1:1,而在居羣較小的情況下統計約爲0.5:1;雌性性成熟期(以開始產仔爲依據)全長都在350mm以上。

變色蛇食物要求

變色蛇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第2張

變色蛇和大多數遊蛇科的水蛇一樣,很多人都以爲水蛇是沒有毒的,其實只是水蛇的毒都在後槽牙中。這樣特性的變色蛇對於食物又有哪些要求呢?

除喜食各種淡水雜魚、泥鰍外,還尤喜歡黃鱔和各種蛙類,應根據容易捕獲的季節或變色蛇的育肥特需按時投喂,儘量使投餌種類多樣化,滿足其身體生長的需要。大多數水蛇食慾旺盛,每隔4—5天便要攝食一次,一般條重約100—200克左右的水蛇,每次可吞食1—2條小雜魚,多者可達3—4條。另外,變色蛇的膽子特別大,凡在吞食的過程中有人在旁邊並不影響進食。該蛇進食後同其它蛇類一樣也有靜臥不動的習性,此時不要過分驚擾它,否則亦會將吞入腹中的食物反吐出來,這樣勢必會延遲下一次的進食時間,減少應有的進食量,對變色蛇的生長極爲不利,應人爲地減少入場觀望次數或謝絕陌生人入場參觀。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