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科學探索 > 月見草的原產地在哪裏?有哪些繁殖的方法呢?

月見草的原產地在哪裏?有哪些繁殖的方法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大家對月見草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月見草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月見草的品種簡介

月見草爲柳葉菜科月見草屬下的一個種,在我國北方爲一年生植物,而在淮河以南則爲二年生植物。月見草是本世紀發現的非常重要的營養藥物,對於人體的多種疾病均有顯着療效。

月見草的原產地在哪裏?有哪些繁殖的方法呢?

月見草

月見草爲直立二年生粗狀草本,基生蓮座葉叢緊貼地面;莖高50~200釐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與伸展長毛(毛的基部皰狀),在莖枝上端常混生有腺毛。

花序穗狀,不分枝,或在主序下面具次級側生花序;苞片葉狀,芽時長及花的1/2,長大後橢圓狀披針形,自下向上由大變小,近無柄,長1.5~9釐米,寬0.5~2釐米,果時宿存,花蕾錐狀長圓形,長1.5~2釐米,粗4~5毫米,頂端具長約3毫米的喙;花管長2.5~3.5釐米,徑1~1.2毫米,黃綠色或開花時帶紅色,被混生的柔毛、伸展的長毛與短腺毛;花後脫落;萼片綠色,有時帶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長1.8~2.2釐米,下部寬大處4~5毫米,先端驟縮成尾狀,長3~4毫米,在芽時直立,彼此靠合,開放時自基部反折,但又在中部上翻,毛被同花管;花瓣黃色,稀淡黃色,寬倒卵形,長2.5~3釐米,寬2~2.8釐米,先端微凹缺;花絲近等長,長10~18毫米;花葯長8~10毫米,花粉約50%發育;子房綠色,圓柱狀,具4棱,長1~1.2釐米,粗1.5~2.5毫米,密被伸展長毛與短腺毛,有時混生曲柔毛;花柱長3.5~5釐米,伸出花管部分長0.7~1.5釐米;柱頭圍以花葯。開花時花粉直接授在柱頭裂片上,裂片長3~5毫米。

中文學名:月見草

拉丁學名:Oenothera biennis L.

別稱:晚櫻草、待霄草、山芝麻、野芝麻

二名法:Oenothera bienn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桃金娘目 Myrtiflorae

科:柳葉菜科 Onagraceae

屬:月見草屬 Oenothera

分佈區域:北美洲、南美、阿根廷、中國

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

花果期:6~9月

花語:默默的愛、沐浴後的美人

月見草的庭院栽種要點

月見草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但是土壤太潮溼的話其根部就會比較容易得病。月見草原產於南北美洲,在引入歐洲後,就在世界各地傳播,月見草是本世紀發現的非常重要的營養藥物,不但具有保健功能,對於很多疾病也有顯着療效。其實月見草是可以在家中庭院栽種的,小編就爲你簡單介紹一下。

月見草的原產地在哪裏?有哪些繁殖的方法呢? 第2張

月見草

月見草生性強健,耐寒、耐旱、耐瘠薄,喜光照,忌積澇。庭院栽培在通風敞亮處,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表現最好,也可盆栽擺放陽臺觀賞,在靜夜的月光下,陣陣幽香令人神清氣爽。月見草自播能力強,經一次種植,其自播苗即可每年自生,開花不絕。人工播種繁殖,宜在10月間秋播。入冬後將小苗囤在陽畦假植,夜間覆蓋防寒。翌春定植露地或上盆栽培。也可於早春3月播種,當年開花,但花的質量不如秋播的好。播種苗長出2片至3片真葉時分苗移栽一次促壯,待長到6片至7片真葉時再行定植。月見草主根發達,一般上盆成活後即可摘心促發分枝而多開花。生長期看長勢強弱,可每兩週適量追施一次有機或無機液肥,經常保持盆土溼潤。花後及時剪除殘花,減少養分消耗,以期再次開花。家庭養花可在早春室內盆播,因種子粒小,撒播不可太密,覆土不宜太厚,待幼苗長出6片真葉時整坨脫出,帶土分栽下地或上盆,5月即可開花,一直開到10月末。

月見草的播種與扦插管理

很多朋友對於月見草的作用都非常瞭解,也有的花友會在家中盆栽或在庭院中栽種。但是月見草爲一年至二年生植物,壽命比較短,所以我們可以採取繁殖的方式多種一些。月見草往往採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法進行繁殖。

一、播種: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溼,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爲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爲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溼,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播種後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溼;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二、扦插繁殖: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爲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爲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扦插後應注意以下管理:

1、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爲18℃~25℃,低於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2、溼度: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溼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爲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3、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