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武則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創造巔峯的?

歷史上武則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創造巔峯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上下五千年,有這樣一位不讓鬚眉的奇女子,不到14歲進入長安帝都後宮,不過是"三千后妃"中的一名普通"才人",後來還做過尼姑,但她對自己的困境與厄運從沒有聽之任之,而是迅速抓住人生稍縱即逝的機會,憑着自己風華絕代的顏值,以常人不敢想的智慧和謀略,"逆天"翻盤,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從昭儀到皇后,到天后,皇太后,到改元稱帝,開創赫赫有名的武周天下,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貢獻,卻又以一塊無字碑落下自己人生的帷幕,留給後人無盡的感慨與追思。

她就是武則天,一位有着雄才大略,一生敢於與命運抗爭的一代女皇。

一、先帝才人,出家尼姑的蟄伏

公元624年出生於長安的武則天,以67歲的高齡登基稱帝,建立強大的武周政權,直到82歲崩逝,創下了歷史上的多項記錄:

從後宮走向朝堂,以"二聖臨朝"的身份攝政三十年;將兩個登基稱帝的兒子趕下臺,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稱帝的正統女皇,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開創了流芳百世的武周天下;死後立下唯一的一個無字碑……

事實上,武則天能夠有如此多的殊榮,除了她工於心計,心狠手辣,善治善管外,還在於她敢於與命運抗爭。

原本來自於官宦之家的武則天,本名武曌(意爲如日月一樣凌空),是荊州都督應國公武士護的二女兒,極有才華和智慧,也生得貌美如花。

縱然如此,武則天如若沒有被召入洛陽宮,她的人生不過衣食無憂,也許高貴於普通人家,可以在向好的生活中平淡終老。偏偏上帝指給她一條波瀾壯闊的坎坷大道。

公元635年,武則天在老家幸福生活12年,父親過世,美好的童年生活就此中斷。在武氏家族欺凌下,武則天隨母親楊氏只好從荊州遷往長安定居。

歷史上武則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創造巔峯的?

就在長安生活的第2年,恰逢唐太宗選秀女,武則天便應召入洛陽宮,受賜"武媚"。但武則天只當了12年的才人,一直受到李世民的冷遇。

據武則天晩年的自述,她之所以得不到太宗皇帝的欣賞,還在於她迴應李世民的提問"如何馴服他的獅子璁馬?"她所講的方法表現出了殘忍:"用鐵鞭抽打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

唐太宗於649年駕崩後,按例,武則天與沒有子女的部分嬪妃們只能出家,到感業寺爲尼。

如若登基後的唐高宗李治去感業寺進香時,沒有遇見武則天,恐怕武則天也就與盛唐無緣,只能在感業寺中陪伴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機緣就是那樣巧合。公元650年5月,李治與王皇后率一衆大臣去感業寺進香,祭奠李世民週年,正好碰上了敲着木魚唸佛的武則天。

其實,這哪是那般湊巧,不過是工於心計的武則天敢於向命運抗爭,有意製造的見面機會罷了。王皇后見李治喜歡武則天,便建言恰當之時把武則天請回洛陽宮爲妃。

這一提議正中李治下懷,他早已心儀武則天許久。其實還在武則天當"才人"時期,李治就與武則天生了情愫。

而王皇后的想法不過是想聯合武則天,打壓正受寵愛的蕭淑妃。她哪裏會想到這是引狼入室?

苦於沒有出頭之日的武則天正等待着時機,好鹹魚翻身,以期實現星象家們早已預言的"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卜語。

二、目標明確,心狠手辣的上位

武則天在李治孝服期滿後,便帶着身孕隨高宗皇帝再次入宮。這次入宮,武則天變了,開始心狠手辣,爲了實現她的終極目標,無不用所其極:

武則天生下兒子李弘後,便與王皇后合力詆譭蕭淑妃,蕭淑妃迅速失寵,武則天得以受封"二品昭儀",便開始着手算計王皇后。

654年,30歲的武則天生下女兒安定思公主,照例,王皇后入宮看望。因安定思公主生得粉嘟嘟的,王皇后憐愛地逗了一下。誰知,安定思公主恰好此刻得急病突發身亡(史書《唐會要》有記載:昭儀所生女暴卒。),武則天便抓住機會,啼啼哭哭地對高宗皇帝李治說,女兒被王皇后害死了。

高宗皇帝便追問王皇后,王皇后當然否認,但也說不清楚安定思公主爲什麼一下就死了,背了一口被冤枉的大黑鍋。

李治對王皇后的人品產生了懷疑,有了"廢王立武"的想法。武則天馬上找到並重用"盟友",也就是以中書舍人李義府爲首的"北門學士",迅速得到支持,善揣上意的李義府當即呈上"廢王立武"的奏書,衛尉卿許敬宗等大臣隨之響應,重臣李勣又以"此乃皇上家事"爲由保持中立。

武則天一見時機成熟,便竭力鼓動高宗皇帝下定廢后決心。當年十月,王皇后被廢爲庶人,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干元老大臣被貶出京城。李治得以實現君主集權,武則天立爲皇后,兩人成爲最大的贏家。

由於李治身體不好,兼之個性軟弱。強勢的皇后武則天便牢牢號住了高宗皇帝的命脈,逐漸建言干政。由於武則天的策論很獨到,符合實際,也有利於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高宗皇帝在徵求朝臣們的傾同意見後,便採納了武則天的建言。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二聖臨朝"(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武則天)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

期間,武則天還令北門學士參決奏議,編寫、頒行《兆人本業》、《紫樞要錄》、《臣軌》、《孝子傳》等,指導農業生產及相關爲臣爲人典範,顯示出了其政治遠見和服務於民的管理水平。

三、改朝換代,君臨天下的權謀

高宗皇帝因受風眩症嚴重影響,於公元683年病逝於貞觀殿。兒子李顯承位,稱唐中宗,武則天便以"皇太后"之尊攝軍國大事。

由於中宗皇帝在即位的次年犯了一個致命的口誤,被"皇太后"武則天找到了極好的一個廢帝藉口。

那是嗣聖元年二月,李顯擬任岳父韋玄貞爲侍中,宰相裴炎諫言阻止,李顯生氣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

歷史上武則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創造巔峯的? 第2張

皇太后武則天當即以中宗皇帝不成熟,還很任性,沒把國家大事當回事爲由,懿旨廢之爲廬陵王,改立小兒子李旦爲唐睿宗。事實上,由她專權,臨朝稱制。

李旦無奈,只好"奉表固讓",由母親"皇太后"武則天全權處理國事。武則天當仁不讓,大刀闊斧地治國理政起來:

先命令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率兵擊殺徐敬業扶持廬陵王的"反武"起兵(駱賓王曾寫《討武曌檄》,說武則天"殺姊屠兄,弒君鴆母"),後重用來俊臣、周興等酷吏,大興告密之風,嚴懲"反武"的李唐宗室及相關人員。

一時之間,李唐宗室幾乎被殺戮殆盡,琅邪王李衝、越王李貞等先後起兵"反武",均被血腥鎮壓。

武則天的威勢逐漸如日中天,其侄子武承嗣在其授意下,於公元688年,假借在洛水中發現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石進獻,武則天便以天意如此,加尊自己爲"聖母神皇"。

公元690年,侍御史傅遊藝又從其意,領關中百姓赴京都上表,請求"聖母神皇"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爲周。

深知母親心思的睿宗皇帝不敢留戀帝位,便自請母親上位,於是文武百官皆上表請願。武則天見時機成熟,即於當年9月准奏稱"聖神皇帝",改元天授。

武則天稱帝后,儘管寵信面首,如張易之、張昌宗、薛懷義、沈南璆等,但她親掌朝政,把"玄觀之治"以來的李唐推向了承前啓後的發展階段,老百姓得以更好地安居樂業,沒有受朝堂更迭的影響。這是武則天了不起的地方,也是老百姓不反感之處。

武則天"雙聖"還朝、臨朝帝制及走上朝堂稱帝,總計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着力於打擊門閥,扶植庶族地主官僚,首創殿試製度,鱗選重用賢才治國理政,如婁師德、姚崇、宋璟、狄仁傑等,夯實了她的統治基礎。

同時,武則天通過廣開言路以整頓吏治,通過發展農業以體恤民情,通過平定西域、突厥、契丹等措施,促進了武周政權的更新發展,實現了國泰民安,清和景明。

武則天自己亦廣涉文史,長於書法,還很有詩才,存世作品有詩作46首,收錄於《全唐詩》,其代表作如下: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如意娘)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臘日宣詔幸上苑)

這兩首詩很好地展示了武則天的才華和不凡的見解,她的智慧和聰穎躍然於字裏行間。

705年,82歲的武則天年事已高,已臥牀不起。宰相張柬之當即聯合禁軍頭領李多祚,發動"神龍政變",處死了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權衡了許久,便主動退位,還政於兒子唐中宗李顯,恢復李唐天下。

此後,武則天遷居上陽宮,受尊號爲"則天大聖皇帝"。次年5月病故,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

歷史上武則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創造巔峯的? 第3張

四、不甘平凡,抗爭到底的命運

縱觀武則天波瀾壯闊的一生,從不到14歲進宮,起先不過是不受太宗皇帝待見的"才人"。太宗皇帝死後,被髮配到感業寺爲尼。若她甘心於此,逆來順受,她的命運怕只有這樣靜默於青燈古佛的生活。

後來,武則天敢於冒天下人之不恥,毅然追隨高宗皇帝李治。通過殘酷的後宮爭鬥,獨佔鰲頭,成爲"天后",得以"二聖臨朝"。若她不與命運抗爭,只滿足於做一個皇帝喜歡的嬪妃,說不定早已慘死在後宮,她的命運不過就是一個曾受過寵愛的妃子而已。

不得不說,武則天通過自己的"爭",徹底改變了自己卑微的命運。她的智慧和權謀,把人的"命運"詮釋得很通透:坐享其成,等靠要,只能是弱者的表現。所謂好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再後來,武則天痛下決心,把兩個兒子趕下臺,自己改朝換代,建立武周天下。主政期間,通過一系列的"爭",一系列的善抓敢管,創造了繁榮發展的武周天下,爲後來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史實證明,武則天功大於過。她不平凡的一生,印證了一個質樸的真理:人的好運,是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