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孝恭仁皇后,姓烏雅氏,名瑪琭,生於順治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康熙帝在位61年,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一生有過很多紅顏相伴,其中以他的三位皇后和惠宜德榮四妃最爲有名。

康熙帝子嗣衆多,也因此在他的晚年出現了嚴重的奪嫡之爭,糾結到最後,擺在康熙帝面前的選項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四阿哥胤禛,一個是十四阿哥胤禵,而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她們的母親就是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能夠生出兩個優秀的兒子,足見烏雅氏的幸運。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坊間流傳,康熙皇帝克妻,他的三位皇后先後離世,因此康熙帝中後期並沒有冊立皇后,連皇貴妃都不冊立,那些妃嬪常年待在妃位、嬪位、貴人等位分上,甚至幾十年不曾變動,而在這些人中最終脫穎而出的德妃自然有過人之處,兒子胤禛即位,她成爲皇太后,可不過半年她就倉促離世,很多人認爲,

雍正帝篡改遺詔,將本屬於十四弟胤禵的皇位收歸己有,這引起了疼愛幼子的烏雅氏的不滿,胤禛也不客氣,雙方僵持不下,烏雅氏最終觸柱而死。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偏心的母親自古就有

中國古代有一部史書名曰《左傳》,其第一篇就是《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偏心母親引發的國禍,姜氏寵愛幼子叔段,不喜愛長子寤生,寤生繼承國君之位後,她幫助叔段爭權奪利,甚至要做內應幫助兒子攻陷國都新鄭,最終被寤生一舉剷除,叔段流亡,姜氏幽禁。

最後寤生還是顧念母子之情,放出了母親,母子終得團聚。

作爲《左傳》的第一篇,它有着極爲特別的鏡鑑意義,然而歷史上因爲偏心而引發的兄弟相爭不在少數,放在德妃身上,竟也十分契合。

後事聖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爲德嬪。二十年,進德妃。—《清史稿•后妃傳》

胤禛是康熙帝的第11個兒子,因爲他有七個早夭的哥哥沒有齒序,故而稱皇四子,康熙十七年(1678年),胤禛出生,康熙帝24歲,烏雅氏18歲,

爾後的十年間,烏雅氏先被冊封爲德嬪,繼而又冊爲德妃,她又陸續爲康熙帝誕育了二子三女,足見烏雅氏寵愛之盛。

胤禛出生後,被交給了貴妃佟佳氏撫養,佟佳氏出身高貴,但是常年無子,好不容易生下個公主又夭折了,故而對胤禛十分寵愛,康熙二十年,佟佳氏被冊立爲皇貴妃,統轄六宮,有着這樣一位有身份的養母,胤禛的生活自然不會差,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病重垂危,康熙帝下詔封佟佳氏爲皇后,爲佟佳氏沖喜,可翌日佟佳氏就崩逝了,死後諡爲孝懿皇后。年僅十歲的胤禛也由此回到了生母烏雅氏身邊

烏雅氏這十年來順風順水,接連生產,就在孝懿皇后去世前一年,她爲康熙帝誕育了十四阿哥胤禵,胤禛雖然也是他的兒子,但終究比不得胤禵從出生就養在膝下,烏雅氏更偏愛幼子,也算是情有可原,同理,相比弟弟胤禵,胤禛對母親的感情更淡一些也很正常。有必要說一下,胤禛入學堂後啓蒙老師是張英,也就是張廷玉的父親。

胤禛經歷了九王奪嫡,他的才幹最終打動了父親康熙帝,雖然雍正帝即位在歷史上爭議頗多,但根據史料記載和對康熙帝晚年對諸子的態度,胤禛的即位應當是出於康熙帝本意,歷史雖然是勝利者寫成的,但不能因此而無端懷疑歷史的真僞,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雍正帝是非法即位,那還是要尊重現有歷史資料。

觀念上的誤差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德妃烏雅氏遭逢如此大事自然也是心焦,她心中自然也是希望小兒子胤禵即位,包括筆者在內,不少言論都說,

無論哪個兒子當皇帝烏雅氏都是名正言順的聖母皇太后,在意那麼多幹什麼,

其實不然,看看遼朝的應天太后述律平就知道,長子耶律倍不也是她的兒子,可她就是逼着羣臣擁立次子耶律德光爲帝,德光死後又想讓最寵愛的幼子李胡即位,悠悠青史在前,德妃的心思也可以理解。

上哀慟不已,毀瘠過甚。聖母皇太后屢傳諭勸進飲食,上泣奏曰:若能進飲食臣必稍進,以慰慈衷。—《清世宗實錄》

不過,即使雍正帝不是德妃心儀的皇位繼承人,她們二人不可能沒有母子之情。

在《清世宗實錄》中記載,康熙帝逝世兩天後,雍正帝因爲悲痛不能進食,剛剛成爲聖母皇太后的德妃數次傳諭勸兒子吃飯,這足以證明烏雅氏對兒子還是有感情的,畢竟,選定胤禛繼承大統的是康熙帝,德妃有怨氣,也不該撒在胤禛身上。過了幾日,雍正帝追封已故的老師張英爲太子太傅,勵杜訥爲禮部尚書。由此可見,雍正帝還是很念舊情的。

此後不久,就出現了著名的辭封事件,

這個辭封當然不是辭皇太后之位,而是辭雍正帝爲母親尊的徽號,

所謂徽號(尊號)就是就是古代帝后生前所享有的尊稱,古代各種名號很多,簡單來說,慈安、慈禧,這些就是徽號,康熙帝的嫡母博爾濟吉特氏的徽號是仁憲,生母佟佳氏的徽號是慈和,雍正帝給母親上的徽號是“仁壽”,字的意思和內涵都是很好的,但烏雅氏就是拒絕接受。

烏雅氏給出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說此時還在

康熙皇帝喪期,她無心此事,

雖然雍正帝和百官再三請求依舊被拒絕,按說這種事,推辭一下表示謙遜也是對的,但烏雅氏如此推辭是不是說明她的確另有想法呢?稍作猜測,大家可以交流。

德妃烏雅氏確實感念康熙帝的恩德,從她的經歷來看,她深受皇恩,在康熙十七年到二十七年十年間是絕對的寵妃,

她對康熙帝不可能沒有感情。她以這個理由拒絕也沒什麼錯。

而且德妃說的理由其實是成立的,這也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事。那就是老皇帝一死就要尊封皇太后並加徽號,這個規矩其實是從雍正帝開始,乾隆帝時定型的。

順治帝駕崩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當時爲了曆法的完整,新皇帝必須沿用先帝的年號直至一年結束,次年正月初一改行新的年號,也便是說,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到十二月三十,雖然用的還是順治年號,但是已經是康熙帝在位。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康熙帝直到康熙元年八月才爲祖母、嫡母和生母上徽號,加尊封,此間隔了十八個月,在這個十八個月內,提到祖母博爾濟吉特氏稱“聖祖母皇太后”,而非太皇太后;提到嫡母和生母稱“聖母皇后”,而非皇太后。烏雅氏拒絕在皇帝喪期內領受徽號正是依照了康熙帝對祖母和兩位母親的做法,後來,弘曆尊封母親鈕祜祿氏爲崇慶皇太后時也隔了三個月,所以烏雅氏在皇帝剛離世時辭封徽號是符合當時的禮法的。

此外,不知文友可曾發現,其實烏雅氏最後是鬆口了,她最後的迴應是“知道了”,是一句不置可否的語氣,可以說是同意也可以說是不同意,但從後來前朝和內廷的文書來看,不管是宮內宮外,都當太后是同意了,在後來禮部官員上奏時說“臣等謹考典章,恭上仁壽皇太后尊號,承懿旨,以聖祖仁皇帝梓宮奉移山陵之事未畢,屢辭不允,臣等衆籲懇求。始荷允行。”雍正帝也說“諸王大臣援引舊典,懇求再三,始蒙慈允。”可見雖然烏雅氏最終還是同意了。

不過,筆者認爲烏雅氏是在遵守禮法的基礎上,對雍正帝表達了一些自己的不滿,她所針對的其實是雍正帝一即位就派人解除胤禵兵權之事,從烏雅氏的態度來看,她知道康熙帝選定的皇位繼承人就是胤禛,這一點她無法改變,但她也希望兒子對小兒子胤禵好一些,所以借題發揮表達不滿,不過尚且上升不到母子破裂的程度。

紫禁城太和殿

內閣禮部撰擬元旦、萬壽冬至表式,奏請頒發。得旨:皇考大事未過百日,正哀慕之時,朕豈忍升殿受賀。元旦冬至賀表,俟雍正二年舉行,至萬壽表文,過二十七月後舉行。—《清世宗實錄》

有人說,雍正帝因此事不悅,取消了不久後的元旦賀禮,其實不然,

其取消的真正原因是因爲新年元旦處於康熙皇帝百日之內,民間尚有百日戴孝、去春聯三年之傳統,況皇家乎。

皇家對於禮法、孝道的尊崇是很嚴格的,如果雍正帝真的受了元旦賀禮,他所受到攻訐只怕更大。

母子的打算

現在考察一個人是否孝順,其中一條標準是其是否常回家看看,雍正帝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康熙帝十一月去世,十二月一個月內,雍正帝探望母親20次,此後每月都會去探望母親六七次,這對一個工作狂皇帝來說也不算少了。

雍正元年四月,康熙帝梓宮奉安景陵,雍正帝命十四弟胤禵住在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回京,這也引起了皇太后的不滿。庚子。仁壽皇太后不豫,上詣永和宮親視湯藥,晝夜無間。辛丑,醜刻,仁壽皇太后崩於永和宮。—《清世宗實錄》就在隔月,烏雅氏病重,雍正帝趕着前去侍奉,過了一天一夜,皇太后於醜時(1點至3點)崩逝。從記載來,外界所傳的絕食或者觸柱而亡終究只是傳言,

筆者通過對雍正帝和烏雅氏這幾個月來行爲的分析,發現此事雖然不是雍正帝所期望的,但雍正帝本人對母親的離世還是有一定的責任。烏雅氏逝世後被追諡爲孝恭仁皇后,她去世時64歲,不管是當時或者是與清朝後妃橫向對比,這個年齡可以說是不錯的了。可能會有人說,既然筆者認爲烏雅氏不是雍正帝逼死的,那怎麼又說和雍正帝脫不了關係呢?

雍正帝當然不希望母親死,且不說什麼母子之情,就當時的政治格局而言,烏雅氏的存在其實對雍正帝穩定前朝後宮是有助益的,烏雅氏經營後宮多年,康熙帝的那些妃嬪與她都有交情,而那些妃嬪又是皇子公主的生母,有烏雅氏在,她可以制衡康熙帝的後宮乃至那些覬覦皇位的諸王,而且雍正帝孝敬母后也可以展示其孝道,所以不管是出於母子之情還是權勢的考量,雍正帝是希望母親長壽的。

康熙帝崩逝後,雍正帝深知自己並非母親屬意的繼承人,所以對母親格外尊崇,他先是逾越父親當年對兩位祖母的尊封規格,提前尊母親爲太后並上徽號,在母親哀傷之時,一個月內探望母親20次,這都是雍正帝希望母親認可自己,可母親並不領情,如果說徽號烏雅氏勉強接受了,但拒絕行尊封禮、拒絕遷居寧壽宮再一次說明烏雅氏心中的怨氣。

烏雅氏生前居住在永和宮

可是究其根源這怨氣是什麼?不就是康熙帝沒有選擇胤禵即位。胤禵是烏雅氏的兒子,胤禛就不是了嗎?胤禵對烏雅氏孝順,胤禛對烏雅氏難道不孝順嗎?一個被康熙帝誇讚孝順的兒子,難道只孝順父親,不孝順母親?

歷史上真實的孝恭仁皇后,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4張

胤禛當年的確養在孝懿皇后膝下,可是胤禛和烏雅氏的母子之情也沒有斷絕,孝懿皇后去世,胤禛回到了烏雅氏的身邊,雖然母子之情較從小養在膝下的胤禵是淡了一些,但畢竟也是烏雅氏的兒子。

胤禛即位,免去胤禵的兵權,這無論是從個人皇位還是國家安寧來說都無可厚非,胤禵若是即位,難道不會這樣對胤禛?烏雅氏在此時機,對兒子胤禛的示好一再拒絕,她願意爲胤禵考慮,卻不站在胤禛的角度去想,胤禛是什麼滋味?憤怒還是心酸,亦或是心痛,也許都有。

作爲飽讀經史子集的皇子,雍正帝肯定讀過《左傳》,想起《鄭伯克段於鄢》怎麼會沒有心痛之感,烏雅氏可曾在意過胤禛的想法?她心裏與胤禛有隔閡,雍正帝也因爲烏雅氏的舉措感到傷心,雙方僵持在這,問題永遠解決不了,烏雅氏畢竟年事已高,再加上平時有一些老年病,也就一病不起,進而離世。

筆者認爲,烏雅氏被雍正帝逼死是不符合事實的,聯繫我們身邊的事,沒準誰就是偏心的受害者,或者有這樣的朋友,可這種事一旦事發,輿論往往又指責是孩子的錯,卻忽視了始作俑者。此事,烏雅氏如果想開,順順當當接受了兒子的尊奉,與胤禛搞好關係,胤禵的待遇會更好,可惜歷史終究不能假設。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