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富察皇后死後,令妃和純妃都受寵,乾隆爲何選嫺妃爲繼後?

富察皇后死後,令妃和純妃都受寵,乾隆爲何選嫺妃爲繼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純妃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乾隆十三年三月,乾隆皇帝元配富察皇后忍着喪子悲痛,強顏歡笑帶病伺候皇帝和太后東巡,最終病逝於東巡途中。她去世幾天後,乾隆就和母親崇慶皇太后商量好了立嫺貴妃爲繼任皇后;孝賢皇后百日喪期後,乾隆皇帝正式詔告天下嫺貴妃爲準皇后人選,但乾隆又不想背上寡情名聲,於是別出心裁、掩耳盜鈴式特設了一個“攝六宮事皇貴妃”名號,嫺貴妃晉封爲攝六宮事皇貴妃,正式行使皇后權力,並在孝賢皇后喪後一週年後行冊封禮,孝賢皇后三週年後正式冊立爲皇后。

當時乾隆後宮之中,嫺貴妃雖然位份尊貴,但此時最受皇帝寵愛的是令嬪魏氏,而另一個妃子純貴妃蘇氏不僅和嫺妃位份相當,而且還生育了三個孩子,但乾隆爲什麼選擇的皇后人選偏偏是並不很得寵又無子的嫺貴妃呢?乾隆和皇太后在富察皇后死後第一時間決定了繼後人選在清朝官方的正式文件上,嫺貴妃被皇帝選爲皇后人選是在孝賢皇后百日之後的乾隆十三年七月,但是根據清宮內部檔案分析,實際上在富察皇后去世後幾天內,乾隆就決定好了繼後人選。

富察皇后死後,令妃和純妃都受寵,乾隆爲何選嫺妃爲繼後?

第一,根據乾隆朝《國朝宮史》裏規定的清宮制度,皇后手下的宮女數目爲十個,貴妃位下的宮女數目爲八個,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稍有增減。而在記錄清宮宮女伙食賬單的檔案裏,就在乾隆十三年三月,嫺貴妃位下的宮女數目就從原來的七個一下增到了九個,接近了皇后標準。第二,孝賢皇后三月十二日病逝於德州,乾隆三月十七日回京。三月二十二日,孝賢皇后去世後第十天,乾隆皇帝下旨將養心殿西耳房裝修挪至東耳房。養心殿東耳房是皇后居處,西耳房是貴妃居處,東西圍房是妃嬪居處。

也就是說最晚在二十二日,乾隆已經決定了繼後人選,第三,乾隆十三年四月十四日,乾隆皇帝下旨,提拔嫺貴妃侄子訥蘇肯爲三等侍衛兼乾清門行走。乾隆在孝賢皇后喪期之內忽然提拔嫺貴妃侄子,顯然是嫺貴妃遇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寵。因此,根據這些宮廷檔案透露出來的各種細節,很明顯,孝賢皇后屍骨未寒,剛去世幾天,乾隆和皇太后就決定好了嫺貴妃將爲繼皇后。孝賢皇后去世時,乾隆皇帝春秋鼎盛,剛剛三十八歲,正當壯年,而他的母親崇慶皇太后也身體康健。

正當盛年的皇帝上有皇太后需要兒媳婦侍奉,下有六宮羣妃需要統領,因此乾隆和太后確實都覺得宮中需要有一個皇后主婦,所以皇帝和太后母子倆在冊立繼後方面沒有分歧。皇帝選立繼後的話,無非是兩個途徑,要麼通過八旗選秀選取新人,要麼從六宮衆妃之中提拔一位。八旗選秀是清朝皇室固定的后妃主要來源途徑,順治年間就規定,滿洲八旗人家的十三歲到十六歲的少女,必須經過三年一次的皇室選秀,皇帝中意的秀女或被選入後宮爲妃嬪、或被指婚給宗室親貴,皇室挑選剩下的秀女才能由自家自主婚配。

富察皇后死後,令妃和純妃都受寵,乾隆爲何選嫺妃爲繼後? 第2張

因此,乾隆皇帝如果想通過選秀來選皇后的話,那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夫少妻”了。乾隆即將步入四十不惑之年,而皇后如果才十五六歲稚齡的話,不僅夫婦年齡看上去不般配,缺乏宮廷生活經驗的少女皇后恐怕根本達不到乾隆所期待的“與朕敵體”和“侍奉太后、統領六宮”之要求,因此乾隆是斷然不會採取這個手段來選立繼後的,那他只有從後宮舊人中擇一而立。乾隆和太后在最短時間內就敲定了嫺貴妃爲繼後人選,說明嫺貴妃各方面的條件肯定是完全符合乾隆期待的皇后要求的。

首先,嫺貴妃出身不錯。清朝皇帝雖然並不介意冊封包衣甚至漢女出身的女子爲妃嬪,但在冊立皇后時還是要考慮家世出身的,皇后一般都是來自滿洲大族。嫺貴妃來自輝發那拉氏,她是輝發部貝勒王機砮的後代,隸屬鑲藍旗,家族中有三個世管佐領,因此繼後出身可謂滿洲八旗大族。而當時和嫺貴妃同封貴妃的純貴妃蘇氏,雖然誕育了二子一女,但她卻是漢女出身,在家世方面就完敗於嫺貴妃,根本沒有立後可能。

第二、嫺貴妃是雍正帝親自賜給乾隆的側福晉。清朝皇子除了嫡福晉,還可以擁有側福晉、使女和格格等伴侶,這其中側福晉地位最不一般,側福晉一般由皇帝親自指婚,要由禮部冊封、而且有正式的聘禮、婚嫁以及冠服。在雍正十二年的那次選秀中,輝發那拉氏被雍正帝看中,親自指婚賜給寶親王爲側福晉,由於“皇考親賜”這層關係,因此嫺貴妃雖然沒有生育,但她超越衆多生育過子女的妃子,長期位列後宮衆妃之首(僅次於皇后和另一位先封的側福晉貴妃高氏,高氏比富察皇后先逝後,嫺貴妃從此爲衆妃之首)。像乾隆元年初次封后宮時,側福晉輝發那拉氏首封爲嫺妃,而出身漢女生育過皇子的乾隆寵妃蘇氏就只能封純嬪,雖然蘇氏後來又生了一子一女,並因乾隆寵愛而和嫺妃一起並列貴妃,但她的排位始終在嫺貴妃之後。而之後寵冠後宮的令妃這時只是個嬪位,還沒生育子女呢。

因此,嫺貴妃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當之無愧的完美繼後人選,所以富察皇后剛死乾隆和太后馬上就決定了她是新的皇后。但元配死後不到百日,乾隆皇帝就冊立新後的話,可謂薄情寡義。因此虛僞的乾隆皇帝爲了避免影響自己名聲,別出心裁弄出了個掩耳盜鈴的“攝六宮事皇貴妃制度”。他首先明確承認了嫺貴妃的準皇后身份,然後表明孝賢皇后剛死、不忍速立繼後,但唯恐太后沒有得到皇后伺候內心不夠舒坦,所以按照明太祖立李淑妃等的成例,冊封嫺貴妃爲攝六宮事皇貴妃,行使皇后權力,一年後行皇貴妃冊封禮、孝賢皇后二十七月終喪後行冊皇后禮。

不過乾隆用明太祖冊李淑妃例爲自己辯護,這就有點值得商榷。朱元璋確實是在馬皇后去世後立妃管理後宮沒錯,不過他一沒打算再度續絃,二來這是在馬皇后三年喪期過後的事,和乾隆在孝賢皇后剛死數日屍骨未寒時就速定繼後真的不是一回事。從史料來看,乾隆繼後是乾隆皇帝主動而且心甘情願立的,並非他找藉口和網絡渲染的是在皇太后的壓力下被迫立的,觀者當明知。至於乾隆和繼後日後決裂一事,那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