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契苾何力是唐朝時期的名將,本是契苾部可汗,率部歸順唐朝。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衆所周知,唐朝尤其是在盛唐時期,一直是以對外強硬著稱。爲何這一次,李世民卻會選擇以和親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這位被李世民無比重視,寧可遠嫁自己的女兒,也要換回的將軍,到底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要想說清楚這個故事,我們還得從這位將軍本人來說起。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這位被李世民無比看中的將軍,名叫契苾何力。從這個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位將軍,並不是中原人。

契苾何力,姓契苾,名叫何力。實際上,契苾是一個草原部落的名字,這個部落的人,都是以契苾爲姓氏的。契苾何力,正是來自於草原上的契苾部落。

有關契苾部落的歷史,在這裏我們得簡單說一下,要不然我們後面很難解釋清楚,契苾何力所經歷的那些事情。

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在北方草原上,就生活着一個名叫‘鐵勒’的草原民族。鐵勒民族,也有敕勒、丁零等別稱。今天我們在語文課本上學習的那首《敕勒歌.北朝民歌》,其實就是鐵勒民族在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民謠。

作爲一個草原民族,鐵勒民族之下,分佈了諸多部落。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突厥、薛延陀、契苾等。最開始的時候,鐵勒民族大致生活在貝加爾湖那邊。後來隨着漢朝打垮了突厥,蒙古草原出現了真空,包括鐵勒在內的諸多草原民族,纔開始逐漸南下,漸漸和中原地區有了接觸。

再後來,隨着鐵勒民族不斷南下,在這個過程當中,其中的突厥部落,異軍突起,實力迅速膨脹。到了南北朝末期的時候,突厥便幾乎統治了整個鐵勒民族,建立了強大的突厥政權。所以,突厥在後世的廣義概念,也就囊括了整個鐵勒。

在隋朝剛剛建國的時候,突厥或者說鐵勒,實力達到了一個頂點。地盤東起遼水,西抵裏海,北越貝加爾湖,南達中亞錫爾河流域。但在這之後不久,隨着隋朝開始崛起,突厥汗國就被隋朝給揍趴下了,後來在隋朝的計策下,突厥汗國更是直接分裂,分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

作爲一個遊牧政權,突厥汗國和中原王朝的統治結構,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突厥汗國,更像是一個聯盟。其中突厥部落最強,扮演老大和統治者的角色。但在此同時,其他部落依然是存在的。不過,隨着隋朝崛起,突厥汗國分裂,突厥在鐵勒民族內部的威信,也開始逐漸降低,各大部落也開始逐漸分崩離析,開始趨於獨立。

再之後,隨着唐朝建立,唐朝進一步對北方的突厥進行了打擊。貞觀四年,唐朝名將李靖,曾親率唐軍深入草原,奇襲東突厥王帳,最後一戰滅了東突厥王庭。在這一戰之後,東突厥汗國也就等於是被滅了。其他鐵律部落,也開始徹底獨立起來。

而作爲鐵勒諸部當中的一個分支,契苾部落,同樣也有很長的歷史。南北朝末期的時候,契苾部落生活在新疆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上。後來,隨着突厥分裂,契苾部落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便成了西突厥汗國的一部分。再後來,因爲西突厥可汗過於殘暴,契苾部落還曾一度聯合其他鐵勒部落,共同反抗西突厥可汗。

此後的十幾年裏,鐵勒內部亂戰不止,內耗極爲嚴重。而契苾部落,更是戰損極大,連續幾任可汗,都先後戰死。在這個過程當中,契苾部落也在不斷向東遷移。再後來,到了唐朝的時候,契苾部落雖然已經遠離了西突厥可汗的影響範圍,但卻來到了青海這邊。當時青海這邊,正好是吐谷渾稱霸,所以契苾部落獲得依然很困難。

此時的契苾部落,正處在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個時期。連年戰鬥,讓契苾部落的實力大幅衰退。而且,在前任可汗戰死後,其子契苾何力繼承了汗位。但當時的契苾何力,才僅僅只有九歲而已,根本無法統領整個契苾部落。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此時的契苾部落,正急需抱一條大腿,保護自己的部族。恰在此時,唐朝已經崛起。所以最後,契苾部落便直接向唐朝邊境靠攏,想要投降唐朝。貞觀六年,李世民正式接受了契苾部落的投降,隨後將契苾部落安置在甘肅武威一帶。

直到這個時候,經過多年戰亂的契苾部落,纔算終於安定了下來。此時的契苾部落,僅僅只剩下了數萬族人,已經到了覆滅的邊緣。而唐朝的收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徹底將契苾部落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如果當時唐朝不接受投降,那麼接下來,契苾部落繼續生活在吐谷渾的影響之下,徹底消亡幾乎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年幼的契苾何力心中,唐朝是有着救命之恩的。正是爲了這份救命之恩,契苾何力此後纔會對唐朝無限的忠誠。

契苾部落歸降之後,李世民冊封年幼的契苾何力,爲左領軍將軍,讓他繼續統領自己的部族。

就在契苾部落歸降一年之後,徹底解決了北方東突厥問題的唐朝,開始騰出手來,解決西北的吐谷渾。貞觀七年,契苾何力接到李世民的詔令,讓他帶領契苾部落的軍隊,和唐軍一起進攻吐谷渾。在唐軍的主導下,吐谷渾很快便節節敗退,契苾何力也算是報了當年的仇。

因爲契苾何力的詳細生年不詳,我們無法判斷他的準確年齡。但據史學家估計,這一年,契苾何力應該還不到十六歲。而這一戰,也成了契苾何力爲大唐奮戰一生的開始。

不過,這一戰唐軍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並未徹底打趴下吐谷渾。等到唐軍主力撤退後,吐谷渾很快就再次捲土重來,繼續威脅唐朝的邊境安全。此後,李世民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讓唐軍名將李靖帶隊,直接去滅了吐谷渾。

李靖率軍出征後,契苾何力也率領自己部族的軍隊,參與了這場戰爭。而且,在這場平定吐谷渾的戰爭當中,契苾何力曾親率數百騎兵,奮力拼殺,救下了被圍的唐軍將領薛萬徹、薛萬鈞兄弟。後來更是率軍突襲吐谷渾可汗牙帳,俘虜了吐谷渾可汗的家人。

總之,這場大戰結束之後,契苾何力立下了很大的戰功。在戰爭結束之後,李世民論功行賞,更是發現契苾何力很有智慧,而且極爲忠誠。此後,李世民更是親自賜婚,將一名李家宗室的女子嫁給了契苾何力,並且升任契苾何力爲玄武門宿衛官。

在唐朝那會兒,尤其是貞觀年間,玄武門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還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有資格去守玄武門的武將,無一不是李世民的心腹。契苾何力能夠負責這個工作,足可見李世民對他是何等的信任。

給李世民守了五年大門之後,貞觀十四年,西域的高昌國反叛。李世民下令,讓唐軍大將侯君集去征討高昌,同時也讓契苾何力去擔任侯君集的後手。後來,唐軍一戰平定高昌,終於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西域。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契苾何力顯然也是立功極大。

身爲一個藩將,契苾何力既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也不是唐軍舊將,甚至之前還是投降歸唐。對於這樣一個藩將,李世民爲何會如此信任呢?

實際上,如果我們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再聯繫一下當時唐朝的情況,我們就不難發現,李世民看中契苾何力,這背後其實是有着很深刻的政治寓意的。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邊疆遊牧政權,一直都是心腹大患。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北方的匈奴就成了秦王朝的頭號威脅。後來,秦朝好不容易建好了長城,把匈奴打回草原,自身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沒過多久就滅亡了。

再之後的漢朝,同樣也沒能避免這個怪圈。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確實想過和匈奴和平相處,還曾以和親的方式,緩解雙方的關係。但這樣做了幾十年之後,漢朝人發現,匈奴人該南下搶東西,還是來搶東西。所以到了漢武帝之後,漢朝就開始傾全國之力,痛擊匈奴。雙方打了上百年之後,漢朝終於徹底打垮了匈奴,但自身亦是損失慘重。

再後來,到了西晉之後,儘管之前有漢朝打下的家底,已經打垮了匈奴。但匈奴消失之後,北方很快就又有鮮卑、羯、氐、羌等其他民族出現。等到中原王朝這邊,稍稍衰弱一些之後,這些遊牧民族馬上南下入侵,最後搞出了一個南北朝。

如今,到了隋唐時代,好不容易天下重新統一。如何對待邊疆遊牧政權,這個問題也擺到了唐朝統治者面前。

以唐朝當時的國力,自然不怕這些遊牧政權,甚至於還可以直接滅掉對方。比如貞觀四年的時候,唐朝就直接滅了東突厥,貞觀八年又滅了吐谷渾。打敗敵人,乃至是消滅敵人,這對當時的唐朝來說,都不算太難。真正的難點,在於滅掉敵人之後,接下來該怎麼辦?

要知道,就算漢朝不惜代價,徹底打垮了匈奴。但只要那片草原還在,匈奴人消失之後,很快還會有其他民族過來,填補匈奴人留下的空缺。用不了多久,就又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面對這個問題,李世民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李世民跳出了中原王朝的傳統概念,不再將那些邊疆遊牧民族,視作敵人,而是一樣視作子民。只要你認可中華文明,接受中華文明的影響,臣服於唐朝,不威脅唐朝邊境安全,你就可以成爲唐朝人。

李世民的這個做法,等於是將原本中原王朝,純粹的武力征服政策,改爲文武並濟。在保持強大軍力的情況下,用中原王朝的文化去逐漸同化邊疆民族。同時採取分化打壓的策略,將幾個強大的鄰居直接分割,然後將其徹底同化。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不得不說,唐朝選擇的這個策略,其實還是挺高明的。也正是因爲唐朝採用了這個國策,所以纔會導致唐朝後來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盛況。不過,國策再好,也需要執行。如何執行這項國策,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找一個特例,作爲表率。正所謂‘千金買馬骨,則千里馬自來之’。李世民當時選擇的這個特例,正是契苾部落。首先,契苾部落之前是主動前來投靠的,而唐朝的收留則是讓契苾部落死裏逃生。如果契苾部落接下來能夠過得很好,自然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讓其他邊疆民族,同樣前來歸附。

正是本着這樣的策略,李世民對契苾何力,乃至整個契苾部落,都出乎意料的好。而李世民的這種信任,很快也得到了回報。

貞觀十六年,已經在長安打工好幾年的契苾何力,奉命回家省親。

契苾何力此時已是唐朝的將軍,自然要經常留在長安,隨時準備外出征戰。不過,契苾部落到底還是草原部落,必須逐水草而居,所以一直生活在甘肅那邊。

然而等到契苾何力回到部落之後,卻發生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那一幕。契苾部落的很多族人,此時日子好過了一些之後,便想着要背叛唐朝,歸附北方的薛延陀。薛延陀也是鐵勒諸部之一,在突厥倒下之後,逐漸成了北方新的霸主。但是,面對部族的叛逃,契苾何力卻選擇了忠於唐朝。

此後,爲了讓契苾何力一起投降,契苾部落的族人,甚至直接將契苾何力綁了起來,帶到了薛延陀可汗面前。在此之前,契苾何力的母親和弟弟,都已經歸降於薛延陀。但即便這樣,契苾何力依然堅決不肯叛唐。甚至於到了薛延陀可汗面前,契苾何力還直接割下自己的一支耳朵,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

就在契苾何力被抓之後,遠在長安的李世民,也收到了契苾部落叛逃的消息。當時滿朝文武,都說契苾何力狼子野心,然而李世民卻堅定認爲,契苾部落或許會叛逃,但契苾何力絕不會背叛他。

不久之後,恰好有唐朝使臣從薛延陀那邊回來。李世民也從使臣口中,得知了契苾何力的事情,不禁潸然淚下。此後,李世民直接下令,讓唐朝使臣前往薛延陀,許諾將自己的女兒,新興公主,嫁給薛延陀可汗,以此來換回契苾何力。

得到唐朝的許諾之後,薛延陀這才終於放人,契苾何力也得以返回唐朝。回到唐朝之後,李世民爲了嘉獎契苾何力的忠心,直接升任他爲右驍衛大將軍。這個官職的含金量,已經相當高了。唐朝著名的開國功臣程咬金,此時也就只是這個級別而已。

當然,李世民雖然對契苾何力極好,但也不至於真的拿自己的女兒,去換契苾何力。實際上,李世民的和親說辭,只不過是一種外交辭令,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契苾何力返回長安後,向李世民諫言,提出‘要薛延陀可汗,親自來長安迎親’的建議。

如此一來,若是薛延陀可汗肯來,唐朝自然可以直接扣下他;若不不肯來,就顯不出他們的誠意,李世民自然也就不用嫁女了。另外,當時薛延陀內部,也存在很多矛盾。果不其然,李世民採納了契苾何力的諫言後,薛延陀可汗果然沒有來。而且不久之後,這位可汗就死了。老可汗死後,薛延陀內部爲了爭奪可汗之位,又陷入了內亂。唐朝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保住了李世民的面子。

不過,經此之後,契苾何力也對唐朝更加的忠誠。此後的三十多年裏,契苾何力一直戰鬥在第一線,替唐朝衝鋒陷陣。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征討高句麗,契苾何力擔任前軍總管。

貞觀二十年,唐朝征討薛延陀,契苾何力負責帶領胡兵軍隊進行戰鬥。

貞觀二十一年,唐朝征討龜茲,契苾何力擔任昆丘道行軍副大總管。

永徽二年,唐朝征討稀土局,契苾何力擔任弓月道行軍總管。

顯慶四年,唐朝攻略遼東,契苾何力調任浿江道行軍大總管。

……

總之,此後三十年裏,唐朝幾次重要大戰,契苾何力無一缺席,而且基本上都扮演了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角色。雖然是一個藩將,但他的表現,卻絲毫不遜色於很多唐朝本土的將軍,甚至更加忠誠勇猛。

而隨着契苾何力在唐朝混得越來越好,契苾部落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很多邊疆民族,也開始紛紛歸降唐朝。另外,自契苾何力之後,很多藩將也紛紛進入到唐軍戰鬥體系,幫助唐朝打仗。這個情況,雖然從某種程度上,爲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但同時也是唐朝能夠走向極盛的一個重要支撐。

契苾何力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4張

雖然是一個藩將,但契苾何力卻一生都在爲大唐征戰,也算是對得起大唐的信任了。另外,契苾何力本人對李唐皇室的忠誠,更是近乎到了狂熱的狀態。李世民去世的時候,契苾何力曾主動提出,要給李世民殉葬,只是最後被李治婉拒。

公元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贈輔國大將軍、幷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唐朝最有名的初代藩將,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不過,契苾何力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契苾何力死後,其後人更是發誓,要永遠保護李治的陵墓。而且,這個承諾並沒有隨着契苾何力去世而結束,而是一直綿延千年。直到今天,在陝西乾縣還有一個契家莊,自稱是契苾何力的後人,世世代代以看守乾陵爲己任。

當年蒙古鐵騎入侵至此的時候,都沒能在契家莊的保護下,騷擾到乾陵。最後只能取了一杯土,以示征服了此地。後來的明朝、李自成以及清朝交替的時候,也都是繞着乾陵走的。

回顧契苾何力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契苾何力一生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就是他和整個契苾部落,投降唐朝的時候。因爲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再加上契苾部落特殊的處境,造就了這位唐初藩將的傳奇一生。

契苾何力的故事,也帶給了我們一個啓發:真正強大的時代,一定具有開放包容的屬性。或許,在開放包容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但這個方向,其實是沒錯的。閉關自守,只會和世界脫節,繼而落後。反倒是選擇開放包容的道路,更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