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恂作出了哪些貢獻?將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峯

王恂作出了哪些貢獻?將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縣(今河北唐縣)人,元代數學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恂跟劉秉忠學習數學、天文、後與郭守敬一道從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精通曆算之學,王恂任太史令期間,分掌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曆書四十餘家。 他在《授時歷》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與郭守敬齊名。王恂死後,他創造的歷律計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注釋》十二卷留傳後世。

主要成就

王恂對於算學鑽研精深。他十四歲時,劉秉忠北上經過中山,十分欣賞他,回來時收他爲弟子。十八歲,劉秉忠把他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劉秉忠死後,皇帝根據他的設想,知道王恂精通曆算之學,就命他創制新曆。於是王恂舉薦了已經告老的許衡,同楊恭懿、郭守敬等遍考四十多家曆書,從西漢的《三統曆》到唐代的《紀元歷》,總結了一千多年間歷經七十改、創法者十三家的普遍規律,大膽創新,進行了中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他們晝夜測驗,參考古制,創立新法,推算極爲精密準確,如算出了一年爲365.2425日,一月爲29.530593日,將一年的二十四分之一作爲一個節氣,等等。

王恂作出了哪些貢獻?將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峯

王恂死後,他的推算方法沒有定稿,由郭守敬加以整理爲《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三歷注式》十二卷。延佑二年(1315年),皇帝贈他爲推忠守正功臣、光祿大夫(從一品)、司徒、上柱國(從一品)、定國公,諡號文肅。

中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歷法,要推王恂、郭守敬、許衡等編制的《授時歷》,長達三百六十四年。《授時歷》,把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峯。王恂與郭守敬創立招差術,用高間距三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五星的運動和位置。在黃赤道差和黃赤道內外度的計算中,又創用弧矢割圓術,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 王恂、郭守敬在所編制的《授時歷》中,爲精確推算日月五星運行的速度和位置,根據“平、定、立”三差,創用三次差內插公式,這在數學上是重要的創新,同時也把天文曆法的計算工作推進了一大步。

王恂作出了哪些貢獻?將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峯 第2張

人物評價

王恂在改歷工作中的數學貢獻是:多次使用三次內插法,並造了三次差分表;第一次研究了球面上弧與弧的關係;把高次方程用於曆法研究。這些成就當時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其貢獻與郭守敬齊名。王恂自己沒有著作流傳,但世人對他的評價甚高,稱他爲“算術冠一時”的數學家。

王恂是中國古代天文家、數學家和曆法計算學家,爲中國科學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被歷代所推崇。

一九八七年邢臺市人民政府建郭守敬紀念館時,也爲王恂製作了陶瓷壁像,同郭守敬壁像鑲於該館正廳,以事紀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