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肅:曹魏時期大臣、經學家,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王肅:曹魏時期大臣、經學家,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肅(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國時期魏國大臣、經學家,司徒王朗的兒子、晉文帝司馬昭岳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肅出身東海王氏,師從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騎黃門侍郎,襲封蘭陵侯。歷任散騎常侍、祕書監、崇文館祭酒,屢次建議時政,外放廣平太守、河南尹。齊王曹芳被廢,迎接高貴鄉公曹髦繼位。幫助大將軍司馬師平定毌丘儉之亂,把女兒嫁給司馬昭。累遷中領軍、散騎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享年六十二歲,獲贈衛將軍,諡號爲景。

王肅遍注羣經,對今古文經學加以綜合。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借鑑《禮記》、《左傳》、《國語》等,編撰《孔子家語》宣揚道德價值,將儒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唐代時,作爲“二十二先賢”配享孔廟。宋真宗時,追贈司空。

王肅:曹魏時期大臣、經學家,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肅是王朗的長子,出身於會稽郡(治今江蘇蘇州)。他十八歲時,跟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還爲《太玄》做註解。

黃初(220年—226年)年間,王肅任散騎黃門侍郎。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肅世襲其蘭陵侯爵位。

太和三年(229年),升任散騎常侍。

屢議朝政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馬曹真率軍伐蜀漢,王肅上疏勸阻,正逢秋雨連綿,棧道斷絕,加上太尉華歆也上疏諫止,曹真等於是撤軍。王肅又上疏說:“應該遵循舊禮,爲已經去世的大臣發喪,並向宗廟進獻果品。”這些事都得以施行。王肅又上疏陳述爲政之本,認爲應該裁撤、合併多餘的官員,減少不急需的俸祿,停止不必要的費用,又建議恢復古代五日一朝的制度。

王肅:曹魏時期大臣、經學家,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第2張

青龍二年(234年),山陽公劉協去世,王肅上疏認爲應該給其“皇”的諡號,魏明帝沒有同意,追諡其爲漢孝獻皇帝。王肅後來以散騎常侍身份兼任祕書監及崇文觀祭酒。

景初(237年—239年)年間,明帝大修宮室,使得百姓負擔沉重,無法專心從事農業生產,而服役沒有期限,刑罰過於隨意。王肅上書勸諫明帝,又認爲可以擯棄在鳥獸上花費的那些糧草人力。

明帝還曾與王肅討論東漢白馬令李雲給漢桓帝的上疏,王肅認爲李雲的言辭雖然有些偏激,但漢桓帝殺李雲也是不寬容的表現,並不正確。還談及司馬遷,明帝認爲司馬遷受宮刑後心懷怨恨寫《史記》詆譭漢武帝,而王肅認爲司馬遷是良史之才,是漢武帝自己看完漢景帝和自己的本紀後深懷怨恨,而不是司馬遷。

歷職內外

正始元年(240年),王肅出任廣平太守。後因公事被徵還,任議郎。不久,轉任侍中,又遷任太常。當時大將軍曹爽專權,重用何晏、鄧颺等。王肅曾與太尉蔣濟、大司農桓範談論到時政,王肅嚴肅的說:“這些人(指何晏等)與弘恭、石顯是同類,還值得稱道嗎?”曹爽聽說後,就告戒何晏人等說:“你們都應該謹慎些!公卿們已經把你們比作前代的惡人了。”王肅後來因爲祭祀宗廟時有誤被罷免,後任光祿勳。

嘉平四年(252年),當時有兩條一尺長的魚,躍上武庫的屋頂,很多人認爲這是吉祥的徵兆。王肅說:“魚應該生活在水中,現在卻在屋頂上,這是有甲麟的動物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難道是戍邊將領要有失敗的事故嗎?”不久,果然有東關之戰的失敗。後改任河南尹。

王肅:曹魏時期大臣、經學家,其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第3張

攻心爲上

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曹芳,以王肅持節兼任太常,護送法駕在元城迎接高貴鄉公曹髦。同年,有一股白氣穿過天空,司馬師向王肅詢問發生這一現象的緣故,王肅回答說:“這是蚩尤的旗,東南方將會有叛亂。您如果親身安撫百姓,那天下就會安定歸服,那叛亂就會先滅亡。”

正元二年(255年)春,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叛亂,司馬師問計於王肅,王肅認爲淮南將士的家屬都在內地,所以只要迅速派兵阻擋他們前進,就能使其軍隊土崩瓦解。司馬師採用了王肅的計策,最終擊敗了毌丘儉和文欽,平定了叛亂。

王肅後來遷任中領軍,加領散騎常侍,增加食邑三百戶,加上從前的共有二千二百戶。

卒後哀榮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他的門生有數百人爲其送葬。朝廷追贈衛將軍,諡號景侯。由其子王惲世襲蘭陵侯爵位,王惲去世後,無子,封國因世襲斷絕被撤銷。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又封王肅子王恂爲蘭陵侯。

鹹熙元年(264年),開建五等爵制,因爲王肅在前朝功勳卓著,於是改封王恂爲丞縣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