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武靈王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繼位的?有哪些作爲?

趙武靈王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繼位的?有哪些作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趙國著名的一代君主,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戰國時代的武靈王,是趙國的第六位國王,他文武雙全,謀略過人,氣質超羣,在治理國家的各方面都爲本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頗受歷代後世人稱讚。

(一)實事求是暫緩稱王

趙武靈王繼位的時候,正處於戰國時代的中期。與其他國家相比,趙國實力明顯處於劣勢,屢遭齊秦等強國欺負,大片土地被秦國強佔無法奪回。趙武靈王年幼時繼承王位,由相國趙豹等大臣輔佐。四年後他就宣佈臨朝聽政了。聽政後的第一年,他向先王肅侯時期德高望重的大臣肥義請教治國之道,給肥義增加俸祿,優撫年事已高的老人;第二年重修邊境要塞;第四年與魏、韓、趙、中山等國約定,爲了共同對付秦國,各國相互推崇各國國君爲王。

最終趙武靈王決定本國推崇,因爲他覺得本國實力不夠,還沒到稱王的時機,他說,沒具備稱王的實際能力,用不着去圖這虛名。仍命國人稱自己爲君。與此同時,選拔任用能人,採取多種措施,努力發展生產,增強國家的實力。

暫緩稱王,不僅僅是個謙虛的問題,還是個具有戰略意義的考慮,讓其他國家,特別是對趙國不懷好意的國家,放鬆對趙國的警惕,讓趙國爭取到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機。

(二)大力推行軍隊改革

趙武靈王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繼位的?有哪些作爲?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趙武靈王繼位近二十年了。勤政謀政的趙武靈王已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成爲了有膽識有韜略的一國之主。他多次對趙國所處的自然環境和軍隊的武器裝備作了分析,北方和東方大部與胡人部族相連,胡人正處於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時代,他們經常騎馬南下,對中原地區騒擾掠奪,趙國的北部邊境首當其衝。

趙國的武器裝備比胡人先進得多。但和胡人武裝比起來,至少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趙國與中原各國基本一致,實行的是兵車混合編制,步兵多騎兵少。胡人全部是騎兵,機動性強。二是趙國士兵着裝不適合作戰。寬領口、肥腰、大下襬.....

胡人卻身着長褲短衣,腰束皮帶,腳蹬皮靴,方便騎馬射箭,進退自如,行動靈活。他決心向胡人學習,打破傳統的車戰編制,改革傳統的兵士着裝,將車戰爲主變爲騎兵作戰爲主,兵士着裝全部改爲胡服。

爲了順利實現“胡服騎射”的改革目標,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臣肥義。在肥義的積極支持下,他率先穿起胡服上朝議事。與此同時,他派大臣給自己的叔公公子成陳述實行“胡服騎射”的道理,公子成和一些大臣起先表示反對,趙武靈王親自上門做工作,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終於把公子成說得心服口服。在肥義、公子成等一班大臣的支持下,趙武靈王向全國頒佈了《胡服令》。

在改革服裝的同時,趙武靈王親自召集一大批綜合素質好的兵士訓練。不到一年時間,就建成了一支數量可觀、具有較強機動性和作戰能力的騎兵部隊,取代傳統的車戰部隊成爲本國武裝力量的主力。通過收復中山國和臨近幾個部落,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在北方開拓疆土數百里,成爲秦國東進最強勁的狙擊對手。

趙武靈王根據變化了的作戰樣式,提出了新的軍事戰略。以前長期實行的是消極防禦,國家武裝力量加強後,可以根據需要,實行積極防禦和有效進攻並舉的策略。

爲了讓兒子儘快學會治理國政的本事,他主動退位讓兒子當國王,請肥義給兒子當老師。他退居二線,號稱“主父”,親自率軍開拓西北疆土,制訂國家抵禦外敵入侵的軍事計劃。

(三)深入虎穴摸清敵情

趙武靈王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繼位的?有哪些作爲? 第2張

爲了摸清敵情,趙武靈王喬裝成本國使者趙招來到秦國,向秦王報告趙國新立國君之事,藉此機會打探秦國的虛實,熟悉地形,考察秦王的爲人。

秦王問:你們新國君有多大年紀?趙武靈王模糊着概念說:正在壯年喲。秦王問:那爲什麼要傳位呢?趙武靈王說,想讓太子早點學習治國的本領。我們的國王雖然退位爲主父,對國事還是要管的。秦王問:你們國家也害怕秦國嗎?趙武靈王回答:如不害怕,就不實行胡服騎射了。如今我們的騎兵比過去至少多了十倍,想來秦國願意和我們結爲朋友了。喬裝成使者的趙武靈王應對自如,十分得體,秦王很敬重他。

當天晚上秦王睡不着覺,他想使者趙招相貌不凡,氣宇軒昂,不像是個平凡之人,第二天一上早朝,他就傳旨宣趙招來相見。趙國使者的隨行人員說,使者有些小恙,請暫緩一段時間。這樣過了三天,秦王仍沒和假使者見面。秦王生氣了,派人直接到賓館客房裏去請。只有使者的隨行人員自稱是趙。

秦王問真趙:前幾天回答我問話的到底是何人?真趙說,那就是我們的主父啊,他想親眼看看大王的尊容。秦王派白起帶兵去追。到了涵谷關,守關的將士說,趙國使者三天前已經出關了。秦王沒辦法,乾脆做好事,把趙也放了回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