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公孫瓚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公孫瓚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瓚(?—199年),字伯圭 (一作伯珪),東漢末年武將、軍閥,漢末羣雄之一。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孫瓚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聲音洪亮、機智善辯,得到涿郡太守賞識。後逐步做到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遊牧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胡人的上司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孫瓚擊殺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爲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公孫瓚與袁紹多次相爭,初期佔據優勢,但在龍湊之戰後銳氣頓減,採取自保戰略,漸失部下信任,被袁紹擊敗。最終被困高樓,引火自焚。

軼事典故

白馬義從

公孫瓚是在和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中以勇猛豪邁而成名的,他善使雙頭鐵矛,《後漢書》曰:“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

可惜,界橋之戰公孫瓚碰上了他一生的剋星麴義,白馬義從就此一蹶不振。“…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這是一個典型的用弓弩擊破騎兵的戰例。

有哪些與公孫瓚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解救鄒靖

公孫瓚早年與破虜校尉鄒靖一同追擊胡人,鄒靖被胡人所圍困,被公孫瓚所救。

人物評價

魏攸:“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

袁紹:“超然自逸,矜其威詐。”

程昱:夫公孫瓚,非袁紹之敵也。今雖壞紹軍,然終爲紹所禽。

陳壽:“瓚遂驕矜,記過忘善,多所賊害”;“公孫瓚保京,坐待夷滅。”

范曄:“①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自帝室王公之胃,皆生長脂腴,不知稼穡,其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羣者,或未聞焉。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漢之名宗子也!若虞、瓚無間,同情共力,糾人完聚,稸保燕、薊之饒,繕兵昭武,以臨羣雄之隙,舍諸天運,徵乎人文,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 “②伯珪疏獷,武才趫猛。虞好無終,紹勢難並。”

乞伏曇達:“昔伯珪憑險,卒有滅宗之禍;韓約肆暴,終受覆族之誅。”

有哪些與公孫瓚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第2張

王勃:“區區公路,欲據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瓚既窘斃,術亦憂終。”

洪邁:“公孫瓚築京於易,以爲足以待天下之變,不知衛梯舞於樓上,城豈可保耶?”

郝經:“瓚挾勁氣,輒害宗子。百樓雖多,雲胡不死。”

王夫之:“頑悍而樂殺者公孫瓚,而猶據土以自全。”

柳從辰:“卓雖受誅,豪傑並起,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劉焉、袁術、呂布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