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殺光了自己所有的侄子,卻留下了所有的侄女,真相是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又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讓出皇位。

然而李世民做完這一切後卻未收手,而是當着李淵的面,把十個侄子一口氣全部斬殺。雖然他們年齡都很小,甚至大多數還是在襁褓中或者還在咿呀學語的幼兒也無一倖免,並且將他們從宗族中除名。

但李世民卻把十一個侄女全都留了下來,難道他對這些侄女還有什麼邪念不成?今天小編就給朋友們揭開謎底,講述歷史真相!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首先給大家簡要講解一下“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可以算得上在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皇位爭鬥中,最慘烈的一次政變了!

“千古一帝”李世民,在這場宮廷政變中,扮演着一個極爲不光彩的角色,也可以說他的上位充滿着血腥。

武德九年(既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長安皇宮玄武門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淵讓位前,讓李世民答應自己:一定要放過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所有的子女,不可再造殺戮。李世民也滿口答應。

但李世民手下的謀士卻以“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故事”勸諫李世民“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爲了便於大家理解,小編簡單講解一下“淮南王劉安”的故事: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2張

原來這淮南王劉安是厲王劉長的兒子,也是劉邦的親孫子。因劉長造反失敗,被漢文帝劉恆流放到邊疆。

後來,漢文帝顧及兄弟情義,便沒有處置劉長的兒子劉安,讓劉安繼承了劉長的爵位和領地,又封爲淮南王。

可沒想到,劉安非但不感激漢文帝,反而帶兵謀反。雖沒有成功,但也給漢文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李世民最終痛下殺心,傳下聖旨:將這十個侄子全部殺死,對兄弟們的後代斬草除根,並從宗族中除名。

就這樣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兒子,共計十人,全部被李世民殺死。

結果李淵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孫子們全被殺後痛哭流淚,萬分傷悲中對着李世民撂下一句狠話: 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此!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現在你殘殺了我的子孫,將來你的子孫也會有如此的下場!

在這裏,小編跟大家說點題外話:其實,當時的李世民並沒有將父親這句話放在心上,卻不料多年以後,這十四個字竟全部應驗到自己的身上。

李世民一生閱女無數,總共生有十四個兒子,其中除第九子唐高宗李治和十三子趙王李福外,竟有十二人不得善終:其中有三人夭折,六人死於非命,還有三人被流放幽閉,也可謂慘不忍睹。

其實晚年的李世民,也很後悔當年的血腥殺戮,害怕同樣的事兒會發生在自己的兒子當中。

爲了避免同樣的殺戮發生,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懦弱無能的李治繼承皇位,但最終他的兒子們還是大部分以悲劇結尾,真讓人唏噓,我想:這終究還是輪迴報應吧!

倘若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兒子也會有這樣的結局,當初會不會對自己的十個侄子手下留情呢?

好了朋友們,接下來咱們話歸正題:據歷史記載中:李世民殘忍地屠殺了自己十個侄子,卻沒有處決任何一個侄女,相反地還對她們非常好,難道這李世民對這些侄女還有什麼非分之想不成?

太子李建成共有六個兒子和五個女兒,除了長子李承宗已夭折,只剩下五個兒子。齊王李元吉有五個兒子六個女兒。

李世民的十個侄子分別是: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3張

李建成之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 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 鉅鹿王李承義;

李元吉之子:樑郡王李承業、 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 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

這些侄子按年齡來看:年長者不過弱冠,年幼者也都尚在襁褓之中。

李世民不僅殺死兩個兄弟,還毫不留情地殺光了十個侄子,而且還將他們從宗族中除名,這手段的確是很殘忍的。

相反的,李世民卻放過了自己的那些侄女,還十分善待她們,不僅保留着宗室女待遇,而且還封她們做了“縣主”,享受着榮華富貴,到最後還給她們都嫁了個好婆家。

李世民的十一個侄女分別是:

李建成共有五個女兒:長女李氏,次女聞喜縣主李婉順,五女歸德縣主。

不知爲什麼,由於史料缺失,這五個人的詳細情況並不全,只留下了次女和五女的一些資料,其她三個女兒的信息資料皆不全。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4張

李元吉的六個女兒中,有一女沒有信息,其她五人也都得到了李世民的封賞:她們分別被封爲新野縣主、和靜縣主、壽春縣主、文安縣主和歸仁縣主。

在民間還流傳着一種說法:有人說李世民乃是好色之徒,就連仇人的女兒,弟弟的老婆,堂兄的小妾……等等,統統收入後宮,擁入懷中。說李世民完全也有可能等這些侄女再長大一些,再全部納入後宮,擁爲己有。

小編認爲這種分析也不無道理:因爲畢竟李元吉那貌美如花的楊妃都被李世民納入了後宮,而且還爲他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曹王李明。

至於李世民爲何沒有將這些侄女們一併納入後宮,我想也並不是李世民懷有“君子之心”,而是她們年齡都太小,如果再稍大一些,那就不好說了。

作爲“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殺伐果斷,深謀遠慮,發動“玄武門之變”後,除掉十個侄子,是政治需要,而留下了所有侄女,亦是政治需要。接下來小編就給朋友們講解一下這到底是爲什麼:

第一:李世民根本就不怕這些侄女們會對自己的皇位有絲毫的威脅;

因爲李世民心裏清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古代婚姻有着非常嚴格的程序,基本上不可能由自己來決定嫁娶問題。

按規定:女子嫁到哪戶人家之後,從此以後就是婆家人了,跟孃家沒有任何關係了。

這些侄女們早晚都會嫁出去,成爲別人家的人,根本不會太在意家仇的。

還有,這些女子手無縛雞之力,又能掀得起什麼大風大浪?就算李建成和李元吉昔日的手下若想報仇,也不可能全靠着這些女子吧。

再有,在李世民看來,歷史中就從來沒有過女人當皇帝的先例。

(小編注:只是李世民無論無何也沒有想到,在後來中國歷史上唯一出現的女皇帝武則天,竟然會出現在自己的後宮之中。)

而古代男孩的家族觀念和作用在家族中起着主導地位,是家裏的頂樑柱,擔負着拯救家族的使命。

就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親眼見到自己的叔叔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心裏又怎會沒有仇恨的種子呢?

因此,李世民認爲:他們長大以後一定會報仇的,所以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自己的後代、再有就是對參與“玄武門之變”的那些手下來說,無疑都是極大的威脅。

比如:殺死李元吉的最大功臣尉遲恭,還有衆多參與的其他大臣:孫無忌、侯君集等人,這些人可都是“玄武門之變”中的有功之臣。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5張

李世民能護得了尉遲恭們一時,他還能護得了一世嗎?答案是肯定不能。

因此,李世民爲了手下人將來的安危,纔不得不痛下殺手,將侄子們全部誅殺,以免留下禍患。

這就是李世民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忠實的擁護者的原因。其實也正是因爲他把這些問題都考慮周全了,爲手底下的人免除了後顧之憂,所以纔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豁出命來跟着他幹。

基於以上幾點:李世民認爲這些侄女不可能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所以纔會放心大膽地留着她們。

第二,李世民認爲李家的女眷,對維護自己的皇權有很大作用;

李世民雖然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兒子,但卻留下他們妻女的性命。

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後居住在長安門,撫養着她與李建成的幼女們。

公元676年正月,鄭觀音因病去世,終年78歲,死後與李建成合葬。

而李元吉原配齊王妃楊珪媚,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可謂是平步青雲、一步登天。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6張

此次政變之後楊氏受寵於李世民,併爲其生下十四子曹王李明。

據《新唐書》記載: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爲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

當李世民原配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想立齊王妃、也被稱作巢王妃的楊珪媚爲皇后,但終因宰相魏徵的強烈勸諫,這纔沒有付諸行動。

看到這裏有的朋友問了:太子妃和齊王妃同爲女人,爲何差距如此巨大?

小編認爲可能有以下三點:

第一、齊王妃楊氏有着美豔絕倫、傾國傾城的容貌,遠勝於太子妃鄭觀音。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7張

李世民之前就認識齊王妃,對她的美色也許早就垂涎三尺;

第二、齊王妃楊氏出身名門世家,她是唐朝宰相楊恭仁的女兒,而楊恭仁的弟弟就是隋煬帝。

所以齊王妃楊氏顯貴的出身及家族背景,還有所代表的勢力相當強大。

對李世民來說,此舉純屬有意拉攏,若將齊王妃楊氏納爲妃嬪,藉以鞏固自己的權勢,可以起到籠絡前朝宗室和鞏固皇位的作用;

第三、在李世民心裏,李元吉比李建成更加陰險歹毒百倍,他每一天都在處心積慮的欲置自己於死地。所以李世民對他是恨之入骨,霸佔其妻可能也是一種報復行爲。

所以小編認爲:李世民可能是出於政治的考量,或是出於報復的心態,亦或是被齊王妃楊氏的美貌和和才氣所迷戀。

所以他纔不顧世人的恥笑和非議,強行霸佔了這位弟妹。

好了,接下來話歸正題,繼續說說聯姻對李唐江山的巨大作用:

自古以來皇帝需要通過聯姻來聚攏人心,被籠絡的目標包括國家大臣,還有需要被投資的政治新貴等等。

李唐皇族也不例外,需要跟這些政治貴族和各方諸侯建立起更加緊密的關係,這樣李唐才能持續長久地坐擁一統江山。

這就需要那些宗室女子發揮出她們的人生價值,服從皇帝聯姻安排,進一步來穩定政治集團的利益關係。

也正是因爲有她們的聯姻,所以才能保證李唐皇族在幾代人或是若干代人以內,都和這些貴族都有“親戚關係”,互惠互利。

比如:李建成的二女兒李婉順,被封爲聞喜縣主後,嫁給了吏部侍郎劉林甫的兒子劉應道。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8張

再如:李元吉的6個女兒中,有5個都被李世民封爲縣主。

其中新野縣主嫁給了河東裴重暉,河東裴家,在當時可是大戶人家。

和靜縣主嫁給了宰相薛元超的孫子薛道衡做媳婦兒。

壽春縣主,嫁給了唐高祖李淵的外孫子楊豫之做媳婦兒。

文安縣主也是嫁給了唐高祖李淵另一個外孫子段儼。

朋友們,放眼這些家族,在唐朝初期可都是顯赫一時的,李世民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這些人家,結局也是相當的完美。

換句話說,李世民也是利用這些侄女爲自己的江山又編織了一張保護傘。

第三、李世民爲了自己的名聲而留下了這些侄女的性命。

同樣都是兄弟的孩子 李世民爲何殺光侄子不殺侄女 第9張

小編認爲,李世民此舉絕非寬宏大量,而是基於對自己名聲的巧妙算計。

李世民認爲放過這十個侄女,對於自己的聲譽是有很大好處的。

像李世民這樣的歷史著名人物,通過採取赦免侄女的這種手段來挽回自己的聲譽,有效粉飾和遮蓋了自己奪宮的合理性,這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一種政治手腕而已。

朋友們,李世民通過饒恕侄女們性命的舉動,讓大家感覺自己盡釋前嫌、胸襟寬廣,這樣對自己治理國家也極爲有利。

但這也對於李世民那些劫後餘生的侄女們來說,也算是一種最好的結局了。

而這些侄女兒們也都特別低調,懂得自己的存在就伴隨着大罪在身,一個不小心就會連累夫家性命,所以從不過問外事,一心只修身養德,最後全部得到善終。

寫在最後:

朋友們,我們可以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玄武門之變”就是不得不爲之。

因爲歷代的皇室鬥爭都是異常殘酷,要麼登上皇位,勝利歡呼;要麼身死族滅,一敗塗地。

再換句話說,如果這場政變要是換成李建成贏了,恐怕又將會是另外一種說法。

在李世民後來的統治時期,帶領着大唐走向了太平盛世,最重要的其李世民還對自己的臣民非常仁義。

所以小編認爲: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非但沒有錯,反而倒是顯露出雄才大略、深謀遠慮的帝王作風。

而且最難得的是:他明知這麼做會揹負一世罵名,但他寧願被罵,也絕不給後世、給手下人留麻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