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對馬燧的評價如何?馬燧有哪些成就?

後世對馬燧的評價如何?馬燧有哪些成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人,祖籍扶風郡(今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市)。唐朝中期名將,嵐州刺史馬季龍之子。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扶風馬氏。少時博覽羣書,攻讀兵法戰策,頗多謀略。安史之亂時,力勸范陽留守賈循倒戈,事泄逃脫,歷任趙城縣尉、左武衛兵曹參軍。大曆十年(775年),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大曆十四年(779年),遷河東節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詔討魏博叛將田悅,誅殺田悅部將楊朝光,大破田悅於臨洺。貞元元年(785年),率軍連敗李懷光,平定河中府。貞元二年(786年),抵禦吐蕃寇邊。平涼劫盟之後,失去兵權,授司徒兼侍中。貞元五年(789年),隨太尉李晟繪像於凌煙閣。

唐貞元十一年(795年),馬燧病逝,獲贈太尉(一作太傅),諡號“莊武”。

主要成就

馬燧少時博覽羣書,又攻兵書戰策,多謀略。安史之亂爆發時,曾勸范陽留守賈循倒戈,事泄逃脫。建中二年(781年),奉詔討魏博叛將田悅。馬燧先斬田悅部將楊朝光,又於臨洺大破田悅。貞元元年(785年),率軍連敗李懷光,平定河中。 [60] 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邊,馬燧率軍出擊。

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馬燧的作品一篇:《諭晉隰慈州檄》。

後世對馬燧的評價如何?馬燧有哪些成就?

人物評價

渾瑊:予嘗謂馬公用兵與予不相遠,但警怪累敗田悅;今觀其行兵料敵,吾不迨遠矣! (《舊唐書》引)

尚結贊: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三人,必爲我憂。(《舊唐書》引)

李泌: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聞有讒之者,雖陛下必不聽,然臣今日對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資治通鑑》引)

李適:①誠美夙著,宏略載宣,克揚經武之規,實重安人之寄。屬河朔幹紀,磁邢當寇,而能忠義奮發,奉辭問罪。出師之際,宣佈明誠,誓將資產,分給戰士。故得三軍之衆,相與感激;百勝之績,於茲競勸。 (《還馬燧家資詔》)②岐山粹靈,楨我王國,明謀炳於著蔡,雄略極乎韜鈐。文武在躬,剛柔備體,欽崇一德,斯協阿衡。故能受賑專征,作我心膂,揚旌仗鉞,外鎮雄都。正師律以寧邊,宣國風而撫俗,華夷式敘,朔塞無虞。崇其大勳,謙德彌著;懿茲茂範,實簡子衷。(《冊馬燧司徒文》)③操業端亮,器宇宏達,秉難奪之節,負不羈之才。常持至公,深識大體,感激而三軍有勇,彌綸而庶績允諧。威聲所臨,郡邑皆復,殿於北土,隱若長城。 (《馬燧渾瑊副元帥招討河中制》)④卿二人與朕休慼是同,各賜圖形麟閣。 (《司徒兼侍中上柱國北平郡王贈太傅馬公行狀》引)

鄭叔規:公(馬炫)介弟司徒、兼侍中、北平郡王以宏略靖寇,虐以大猷,輔□□化,出爲上將,入踐元臺。(《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兵部尚書上柱國漢陽郡公贈太子少保馬公墓誌銘》)

權德輿:①太傅英郎特達,剛方中正。體苞五常,致其用以贊皇極;國有二柄,壯其猷以合神武。終始盛烈,爲唐宗公。(《司徒兼侍中上柱國北平郡王贈太傅馬公行狀》)②勤勞王家,功德茂盛。其謀猷合於君,其忠利加於人,用登公相,以殿邦國。(《司徒兼侍中上柱國北平郡王贈太傅馬公行狀》)

劉昫:①燧雄勇強力,常先計後戰,又善誓師,將戰,親自號令,士無不慷慨感動,戰皆決死,未嘗折北,謀得兵勝,冠於一時。然力能擒田悅而不取,納蕃帥之僞款而保其必盟;平涼之會,大臣幾陷,關畿搖動,此謂纔有餘而心不至,議者惜而恨之。(《舊唐書》)②馬司徒之方略,渾咸寧之忠藎,各奮節義,爲時名臣。然元城之師,失策于田悅;平涼之會,幾陷於吐蕃,此亦術有所不至也。緬思建中之亂,四海波騰,賊泚竊發之辰,宗祀不絕如線,苟非忠臣致命,化危爲安,則李氏之宗社傾矣。(《舊唐書》)③北平之勳,排難解紛。咸寧蹈義,感慨匡君。再隆基構,克殄昏氛。迴天捧日,實賴將軍。 (《舊唐書》)

後世對馬燧的評價如何?馬燧有哪些成就? 第2張

宋祁:唐史臣稱燧沈雄忠力,常先計後戰。每戰,親令於衆,無不感概用命,鬥必決死,未嘗折北,名蓋一時。然力能得田悅而不取,虜不可信而決信之,故河北三盜卒不臣,平涼大臣奔辱,燧之罪也。雖然,燧賢者也,天下以爲可責故責之,不以功掩罪,亦不可以罪廢功。瑊親與結贊盟,不能料虜詐,但以如詔爲恭,殆有猛志而無英才乎?李晟謂虜不可與盟,則燧、瑊固出晟下遠甚。功名大小,信其然乎! (《新唐書》)

陳亮:以燧之才而不思伐交之術,乃復請濟師使李懷光盡統神策之兵以往。卒以驕衆失律而盜,且乘間起於蕭牆矣。遂使李氏不見中州之大定,而諸鎮世爲不討之賊,燧之罪可勝誅哉? (《酌古論》)

孫甫:德宗建中中,以兩河亂,銳意平定,時得馬燧、李抱真、李晟輩數名將任之,竟不能平魏博、淄青之亂,反致大變者,相不得人也。……然馬燧、抱真、李晟之爲將,亦過於高崇文、李光顏、李愬之徒也。(《唐史論斷》)

張預:孫子曰:“先爲不可勝。”燧教騎士造車甲以修戰具。又曰:“卑而驕之。”燧貽書示好而驕田悅。又曰:“取敵之利者,貨。”燧約衆勝則以家貲賞。又曰:“致人而不致於人。”燧趨魏州以致田悅。又曰:“大吏怒而不服。”燧與抱真私忿而功不立。又曰:“無約請和者,謀也。”燧不悟結贊之計是也。 (《十七史百將傳》)

王世貞:馬北平材力,亦陶士行(陶侃)、李臨淮(李光弼)流亞也。知有身,不知有社稷,是故與西平(李晟)霄壤焉。(《王弇州崇論》)

謝肇淛:古今名世公卿,皆上應列宿,如諸葛武侯、祖逖、馬燧、武元衡之屬,皆將卒而星殞。 (《五雜俎》)

王夫之:德宗抑有李晟、渾瑊、馬燧之赤心爲用,故李懷光雖叛不敢逼上而屏跡於河中。(《讀通鑑論》)

朱軾:燧沉勇多算,善誓師,能得人死力。故所向未嘗挫衂,與李晟共享大名,遭時眷,宜矣。史以與抱真交惡及不禽田悅、信吐蕃爲燧惜,亦《春秋》責備賢者意乎?然抱真睚眥,聞晟一言,即和好如初,此不足爲盛徳累。田悅有河朔羣助,未易輕取。奉天忽狩,詔趣還軍。謂力所能而故縱,燧何至於此極也?輕信吐蕃,乃其一時之悞,亦尚結贊狡黠計去三賢之計深,君子當原燧之心而諒之。(《史傳三編》)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纔將、曰戰將。孫臏、吳起、白起、耿弇、楊素、慕容紹宗、李光弼、馬燧等,纔將也。(《儲將才論》)

蔡東藩:若夫李晟、渾瑊、馬燧,爲唐德宗時三大名將,晟知吐蕃之難信,不宜與和,而瑊與燧皆未曾料及,是晟之智燭幾先,固非二人所可逮者。(《唐史演義》)

軼事典故

據《舊唐書》記載:馬燧逝世前,司天臺多次報告出現熒惑太白犯太微上將(火星金星移近太微垣大星)的異象,過了一月後,馬燧果然去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