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可愛可恨的盛唐李隆基倉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麼

可愛可恨的盛唐李隆基倉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玄宗李隆基是最大的官,他既是盛唐的開創者,也是盛唐的毀滅者,實現“開元之治”的是他,導致“安史之亂”的也是他。在他身上,先後出現了英明與昏庸、勤勉與怠惰、儉樸與奢侈的不同特質。在其執政後期,由於承平日久,整天坐在興慶宮內,泡在華清池裏,李隆基身上只剩下“官性”或曰“皇性”,早就沒有了“人性”。  

可愛可恨的盛唐李隆基倉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出這些肺腑之言(“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乎”)?此番言論,推心置腹,情真意切,說是進言,近乎教訓。玄宗聽後,不僅沒有龍顏大怒,反而感慨萬千:“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

李隆基是不幸的,這個開元盛世的締造者,竟然乘輿播遷,顛沛流離。李隆基又是幸運的,落難途中得到了百姓的幫助,聽到了百姓的諍言。正是由於落難,他才知道民心之可貴,奸佞之誤國。可惜的是,在接下來的馬嵬坡事變中,人們只記住了楊貴妃的紅顏薄命,卻忽視了六軍不發的民意軍心。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攻佔潼關,直逼長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未及通知朝中百官,撇下外出的嬪妃、公主、皇孫,於十三日凌晨帶着楊貴妃姐妹、部分皇親國戚、朝廷近臣及親信宦官,在幾千禁軍護衛下,打開禁苑西門延秋門,倉皇逃亡了。  

可愛可恨的盛唐李隆基倉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麼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年邁的皇帝,危急之際,曾經的良知似乎甦醒了。逃亡途中,楊國忠要焚燬國庫,李隆基制止道:“賊來不得,必更斂於百姓;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楊國忠要過河燒橋,李隆基責備道:“士庶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要高力士把火撲滅再趕上隊伍。逃亡中的李隆基,殘存的人性如螢火寒星,散發出可憐的微光。

一行人蹣跚行至咸陽附近,向來養尊處優的公主、皇孫們飢渴難耐,李隆基只得親自找到百姓門上討飯吃:“卿家有飯否,不擇精粗,但且將來。”百姓還是通情達理的,一看他們的領袖淪落到如此地步,於是“爭獻糲飯,雜以麥豆”。這些平日吃膩了珍饈佳餚、山珍海味的皇孫們,此時才體會到什麼是飢餓,“爭以手掬食之,須臾而盡,猶未能飽”。“以一人治天下”的制度,通常也“以天下奉一人”。從來不曾嘗過艱辛的李隆基,此時的舉動着實令人動容。他吩咐從人給百姓付了飯錢,並表示感謝與慰問。 

此時,一位名叫郭從謹的老人主動向玄宗進言:“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老人讚賞玄宗執政前期的任人唯賢,正因爲重用說真話的宋璟,“天下賴以安平”。而到執政後期,官員們不是“以言爲諱”,就是“阿諛取容”,甚至重用了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壞人,皇上與外界隔絕了,以致“闕門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京城與地方,朝廷與百姓,遙隔雲山幾萬重。身在草野的百姓,不乏有識之士,雖有“區區之心”,但因“九重嚴邃”而“無路上達”。如果不是皇上落難至此,一個鄉下老農怎麼可能見到九五至尊並能給皇上說出這些肺腑之言(“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乎”)?此番言論,推心置腹,情真意切,說是進言,近乎教訓。玄宗聽後,不僅沒有龍顏大怒,反而感慨萬千:“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  

可愛可恨的盛唐李隆基倉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麼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隆基是不幸的,這個開元盛世的締造者,竟然乘輿播遷,顛沛流離。李隆基又是幸運的,落難途中得到了百姓的幫助,聽到了百姓的諍言。正是由於落難,他才知道民心之可貴,奸佞之誤國。可惜的是,在接下來的馬嵬坡事變中,人們只記住了楊貴妃的紅顏薄命,卻忽視了六軍不發的民意軍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