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即位,建立明朝。建國之後,爲了統一天下,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率師北伐,明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洪武元年八月,大軍攻破元大都,元順帝倉惶北竄,元朝滅亡。明軍隨即揮師西進,攻取山西,略定甘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明朝兵分兩路,水陸並進,分別從陝西和湖北兩個方向攻打割據四川的明夏政權。同年七月,進圍成都,夏後主明升勢窮力盡,出城投降。至此,明朝基本統一了全國。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巴匝刺瓦爾密

但在西南邊陲,鎮守雲南的元樑王巴匝剌瓦爾密雄踞一方,桀驁不馴。他仍奉北元爲正朔,與之遙相呼應,意圖恢復蒙元統治。朱元璋數次遣使勸降,均遭拒絕,派往的人也慘遭殺害。巴匝剌瓦爾密以雲南山川險阻, 道路艱遠, 大明雖有勇師百萬, 亦難鞭及,因此拒絕和解,更莫說投降了。

太祖平滇

爲了消滅蒙元殘餘勢力,奪取雲貴地區控制權,朱元璋決計用兵,發動了平滇戰爭。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令諸將簡練士卒,凡二十四萬九千一百,剋期征討雲貴。而擔任此次南征主帥的人選,正是被朱元璋比作西漢名將霍去病的潁川侯傅友德。有人可能會問,傅友德是何等人物?竟能受此殊榮。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第2張

傅友德劇照

傅友德,安徽宿州人,明朝開國名將。年少時參加紅巾軍,隨李喜喜入蜀,喜喜失敗後,改事明玉珍、陳友諒,均不受重用。朱元璋進攻江州時,傅友德率所部歸附,朱元璋覺得他異於常人,便任用爲將軍。鄱陽湖大戰,傅友德駕輕舟挫敗陳友諒軍前鋒,身負重傷卻愈戰愈猛,在涇江口大破敵軍。明朝元年,以偏裨隨常遇春北伐,傅友德常爲先鋒,戰無不勝,威震敵虜。尤其是太原之戰,傅友德以五十騎兵擊退了元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率領的一萬多蒙古鐵騎,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洪武四年(1371年),與湯和分道伐蜀,一路過關斬將,蜀人聞之破膽,朱元璋作《平西蜀文》時盛讚傅友德功勞第一。洪武五年(1372年),隨徵西將軍馮勝北征大漠,當時共派出三路大軍北伐,唯有傅友德大獲全勝,七戰七捷,立下不世奇功。縱觀傅友德戎馬一生,從無敗績,被朱元璋稱讚“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南平雲貴

當時,雲貴地區還不屬於中國。從公元339年南中豪強爨氏獨霸寧州開始,雲貴地區便自成一體,相繼建立了南詔國、大理國。這個以西南夷爲主體的山中之國,雖然時而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卻始終保持着事實上的獨立,形成“開門節度,閉門天子”的稱雄局面。明朝初年,雲南、貴州的局勢比較複雜。除了手握重兵據險謹守的元樑王,還有各族土司武裝盤踞,實力亦不容小覷。自元朝設置土司制度以來,當地的少數民族酋長相當於“土皇帝”,權力極大,形成了獨立王國。平日裏他們各自佔山爲王,一旦遭遇外來入侵,就會聯合起來抵禦。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第3張

傅友德將軍劇照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任命傅友德爲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爲副將軍,大軍自南京出發,逆江而上。沿途招募軍伍,兵至湖廣時徵南大軍人數達30萬。這一軍事行動被後世稱爲“調北征南”。傅友德兵分兩路,從東、北方面進攻雲貴:北路由郭英率兵5萬,由蜀南沿武侯舊道直趨烏撒(今貴州威寧);東路是傅友德親率大軍由湖南辰、沅入黔,攻克普定、普安。十二月,進抵雲南曲靖,於白石江大敗達裏麻十萬守軍,元樑王聞訊後自縊而死,明軍隨即攻克昆明。次年,進攻大理,俘段明。分兵攻取威楚、麗江等地,雲南平定。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第4張

七星關--調北征南古戰場

殘元勢力被清除以後,並不意味着戰爭就此結束,當地少數民族的反抗仍舊是此起彼伏。如洪武十五年九月,昆明地區的土司楊苴乘明軍主力在烏撒平叛、雲南城防薄弱之機,糾集諸蠻二十餘萬攻城,駐師烏撒的傅友德聞之,急派沐英率精騎萬餘馳援。

爲了維持雲貴高原的穩定,朱元璋諭示傅友德:“南多山蠻峙伏,荊木叢生,攻則宜集衆,守則宜詔撫,適長治久安,撤則反矣。”於是傅友德沿着滇黔通道,在戰略要地分兵部將,建置衛所屯墾,數十萬明軍從此留鎮西南。爲穩定軍心,使漢族將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於逃散、脫籍,朝廷規定軍人必須攜帶妻室兒女。同時,實行移民實滇的鎮戍方略。大批來自江南、湖廣、江淮一帶的漢族移民陸續進入貴州、雲南,據《明史》、《明實錄》所載,僅就洪武、永樂年間,移民人數竟多達二百多萬人。這種大規模的移民,其意義無疑是深遠的,特別使當地的民族結構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漢族人口首次超過了少數民族。從此,雲南、貴州成爲中國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獲罪賜死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班師回朝。因以主帥之職攻取貴州、平定雲南,以功封爲“潁國公”。面對功高震主的傅友德,明太祖朱元璋對他始終有點不放心,尤其是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後,擔心年幼的皇太孫朱允炆駕馭不了這些驕兵悍將,於是開始羅織各種罪名大肆誅殺功臣。藍玉案發後,傅友德雖謹小慎微,但仍舊免不了“兔死狗烹”的悲慘下場。關於這位名將的結局,《明史》只有“明年賜死”短短四字。至於爲何賜死?語焉不詳。只有張岱的《石匱書》說得比較清楚。

將雲貴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將軍,爲何下場最後落到如此下場? 第5張

明太祖朱元璋

據《石匱書》記載,自從藍玉被誅殺以後,傅友德就擔心功多主疑,內心惶懼不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天,朱元璋大宴羣臣,侍從撤去菜饌的時候,發現傅友德有一盤菜沒有吃完,朱元璋便責怪傅友德不敬,說:“去把你的兩個兒子喊來”。當時,傅友德的兩個兒子正在宮中擔任親軍近衛。傅友德剛走出殿門,隨後又有侍衛傳朱元璋的話:“取他們的首級來。”不一會兒,只見傅友德提着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回來,扔到了朱元璋面前。現場氣氛頓時凝重,朱元璋也被搞懵了,有點下不來臺,驚訝地說:“你怎麼忍心下得了手!”傅友德從袖中拔出匕首,怒目而視,悲憤地說:“你不過是想要我父子的人頭罷了。”於是當着朱皇帝和百官的面,揮刃自刎而死。明太祖大怒,派人抄了傅友德的家,並將其家屬流放發配到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雲南和遼東。一代將星,就此隕落,結局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