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景耀六年夏,曹魏大將鄧艾偷渡陰平,蜀漢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將自己永遠釘到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客觀地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投降絕對是下下策,理由如下:

一則當時蜀漢部隊主力未滅,還有力量與魏軍鬥爭。蜀漢後期,除漢中丟失外,國力並沒有太大的損耗。鄧艾雖突破陰平,但部隊數量有限,據西晉史學家袁準估計,鄧艾的部隊不會超過1萬人。《三國志·魏書·鄧艾傳》中記載“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當時鄧艾一共不過統兵3萬。鄧氏父子爲涉險出奇,把人員又進行了精減,所以鄧艾入蜀的兵力爲1萬是可信的。同時,陰平小道山路崎嶇,不僅有七百里的無人區,有的地方還需要魏軍鑿山開路,最險要的地方要“攀木緣崖”才能通過,戰馬和攻城用重裝備是無論如何帶不進來的。魏軍失去了騎兵,與蜀軍相比也就不再有明顯的優勢了,如果組織得當,不但防守成都是可能的,甚至還有可能甕中捉鱉,全殲孤軍深入的鄧艾所部。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二則防守容易,攻城難。從正常情況看,因爲防守一方有城垣爲依託,兵力完全可以少於進攻方,而進攻一方在城中無內應的情況下,要想攻下城池,至少要有3到5倍的兵力。當年劉備剛取西川時,霍峻率幾百人在葭萌關竟然能擋住劉璋1萬人的進攻,且堅守1年,攻守比達到了1千比1,而且守方最後獲勝。我們在讚歎霍峻的同時,也可見當時軍隊攻堅能力的一斑。成都雖不比葭萌關,但如果堅持頑守,是能夠守住成都的。

但劉禪偏偏選擇了不抵抗政策,搞了不戰而降,這一降不要緊,使得蜀漢的忠臣良將和無數的無辜百姓受到殘酷地迫害。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第2張

劉禪投降導致衆多蜀漢忠臣良將絕後,無數百姓被害,可恥!關羽家族、諸葛亮家族、姜維家族、張翼家族、蔣琬家族等等,都被屠殺殆盡。《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龐德子(龐)會,隨鍾(會)、鄧(艾)伐蜀。蜀破,(龐會)盡滅關氏家。”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鍾)會既構鄧艾,(鄧)艾檻車徵,因將(姜)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姜)維兵五萬人,使爲前驅。魏將士憤怒,殺(鍾)會及(姜)維,(姜)維妻子皆伏誅。”與姜維一道投降的名將張翼也遇害。《三國志·蜀志·張翼傳》:“(景耀)六年,與(姜)維鹹在劍閣,共詣降鍾會於涪。明年正月,隨(鍾)會至成都,爲亂兵所殺。”被亂兵殺害的還有蜀漢名相蔣琬之子蔣斌、蔣顯,這兄弟二人也跟隨姜維在涪縣(今四川綿陽東)投降鍾會。《三國志·蜀志·張翼傳》:“後主既降鄧艾,(蔣)斌詣(鍾)會於涪,待以交友之禮。隨(鍾)會至成都,爲亂兵所殺。”蔣斌之弟蔣顯,“爲太子僕,(鍾)會亦愛其才學,與(蔣)斌同時死”。

除了上述衆多蜀漢的良將忠臣及太子遭到屠殺之外,蜀漢的無數百姓更是遭到搶掠和殺戮。鄧艾入據成都時,嚴格約束軍紀,蜀漢雖亡,成都百姓生活沒有受到影響。鍾會進成都後,盡廢鄧艾制度,成都開始亂起來。鍾會死後,軍中無主,早就想趁亂髮財的魏亂軍藉此良機,在成都城中哄搶起來,成都百姓就此遭殃。《三國志·蜀志·後主傳》:“(鍾)會既死,蜀中軍衆鈔略,死喪狼籍,數日乃安集。”那些趁亂擄的兵士們爲了掩蓋自己的劣跡,放火焚燒,一些重要建築物包括蜀漢皇宮都受到焚燬。蜀漢的檔案資料、圖書,宮中所藏典籍散失,以至於陳壽撰寫《三國志·蜀志》時,可資利用的材料甚少,有些重要人物沒有入志,有些傳記內容單薄。

劉禪在可以不降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投降,雖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卻坑害了無數爲蜀漢流血流汗的忠臣良將和黎民百姓。僅憑此一點就表明,那些頻頻爲劉禪翻案的論調無非是爲了博取讀者的眼球,而搞得譁衆取寵之舉罷了!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第3張

歷史評價

陳壽:“後主任賢相則爲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爲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爲違。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爲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

李密:“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第4張

孫盛:“①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②禪雖庸主,實無桀、紂之酷,戰雖屢北,未有土崩之亂,縱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東鄙以思後圖。”

李特:“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

常璩:“主非中興之器。”

張璠:“劉禪懦弱,心無害戾。”

王崇:“後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疏附之謀,外無爪牙之將,焉可括天下也。”又曰:“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易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鍾會之知略,稱爲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

裴松之:“劉禪凡下之主,費禕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無關於興喪。”

朱敬則:“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面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劉禪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面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志。其餘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

陳世崇 :“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不辱自殺。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

俞德鄰:“禪以闇弱之資,而又惑於閹豎,使無此讖,其能與魏爭乎?”

鄭玉:“①孔明蓋社稷之臣也,今劉禪昏愚闇弱,縱使伊尹阿衡、周公輔相,亦必危亡而後已,雖百孔明,如之何哉?”“②孔明既死,劉禪卒就擒縛。及其入魏,屈辱百端,略無愧恥。豈惟劉氏之宗社不嗣,遂使高祖、光武含羞地下,抱憾無窮。”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第5張

羅貫中:“①祈哀請命拜征塵,蓋爲當時寵亂臣。五十四州王霸業,等閒拋棄屬他人。”

“②魏兵數萬入川來,後主偷生失自裁。黃皓終存欺國意,姜維空負濟時才。全忠義士心何烈,守節王孫志可哀。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

潘時彤 :“可惜三分鼎,空憐六尺孤。大權歸宦豎,強敵問神巫。 斫石軍心憤,迴天將膽粗。山頭曾學射,一矢報仇無。”

方苞:“亡國之君若劉後主者,其爲世詬厲也久矣,而有合於聖人之道一焉,則任賢勿貳是也。其奉先主之遺命也,一以國事推之孔明而己不與,世猶曰以師保受寄託,威望信於國人,故不敢貳也。然孔明既歿,而奉其遺言以任蔣琬、董允者,一如受命於先主。及琬與允歿,然後以軍事屬姜維,而維亦孔明所識任也。夫孔明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馬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即琬與允不相繼以歿,亦長保蜀漢可也。然則蜀之亡,會漢祚之當終耳,豈後主有必亡之道哉!”

劉禪投降導致蜀漢忠臣良絕後 歷史如何評論劉禪 第6張

周壽昌:“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元儉、李正方俱爲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爲此疏,直是全無心肝。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僕碑之禍,明張太嶽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蔡東藩:“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後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後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