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高宗稱帝后遭遇兵變被逼退位是誰冒死相救?

宋高宗稱帝后遭遇兵變被逼退位是誰冒死相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高宗最意外和痛苦的事,莫過於上臺不久即遭遇兵變,蹈入了他祖上曾想方設法欲避免的危機。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靖康之變"後,金軍本已北去,當他們聽說宋高宗稱帝后,又揮師南下,要將新朝扼殺在萌芽狀態

而新皇帝宋高宗?金軍追來,他不思抗戰,只顧南逃,把大片大片的土地拱手讓給金人。同時,他還賞罰不公,重用宦官,宦官又瞎指揮,狐假虎威,致使一個個重鎮要塞失守。1129年二月,金軍突襲了宋高宗臨時駐地揚州,宋高宗倉惶出逃,揚州失守。

宋高宗稱帝后遭遇兵變被逼退位是誰冒死相救?

網絡配圖

面對如此殘局,駐軍於杭州奉國寺的鼎州團練使苗傅和御營副將軍劉正彥兩人牽頭,發動兵變,逼迫宋高宗下臺,要求他禪位於他那年僅三歲的兒子,並讓宋哲宗皇后隆佑孟太后垂簾聽政,實際上是架空皇權,擁兵自重。

千鈞一髮之際,當時駐守平江府(今蘇州)的張浚,傳檄中外,號召討伐苗傅和劉正彥,並組織劉光世、韓世忠、張俊等大將,率所部勤王。張浚在誓師大會上說:"聽說兵變者出重賞買我的人頭,如果我的平叛行動違背天意和民心,大家可拿我的頭拿去領賞。倘非如此,請各位聽我號令,畏縮不前者,將軍法處置!"官兵發誓效力。於是,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苗傅和劉正彥被打敗,出逃不久被活捉。至此,"苗劉政變"平定,宋高宗終於消滅了心腹之患,重新登上了帝位。

說說張浚這個人。張浚是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出身名門,據說爲西漢留侯張良之後。張浚很小,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計氏辛苦地擔起了養家教子的重擔。張浚剛能開口說話,計氏就安排他誦讀父親撰寫的文章,剛能動筆寫字,計氏就以父親的言行教育他,含辛茹苦,日夜陪讀。在母親的教誨下,張浚品學兼優。

1116年,北宋還未滅亡時,張浚到首都開封,進入太學,刻苦攻讀,於1118年考取進士,步入仕途。進入仕途後,他在陝西、四川一帶任過縣令、州府士曹等小官。1126年,秩滿回京,出任太常寺主簿。當年底,金軍攻攻陷開封。面對外族凌辱,破碎山河,張浚悲痛萬分。

宋高宗稱帝后遭遇兵變被逼退位是誰冒死相救? 第2張

網絡配圖

當金人立張邦昌爲大楚皇帝,企圖以傀儡政權挾制南方時,張浚不甘屈服,逃入太學,保持了氣節。不久,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改年號建炎,是爲南宋高宗。張浚聽說趙構稱帝后,便日夜兼程,跑到應天府,希望爲新朝效力,抗擊金兵。當年,他被任命爲樞密院編修,隨即升爲殿中侍御史。

張浚敢言。宋高宗登基不久,他上書論事,提出:"朝廷當務之急應該整頓軍務,積極備戰,時常保持抗敵的警惕。"張浚敢於直言的性格,給趙構留下了深刻印象,提拔他爲禮部侍郎,還充滿感情地對張浚說:"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想有所作爲,希望你留在我的左右,輔佐國事。"又重用他爲御營使司參贊軍事。此後,張浚進入了趙構的政治決策層。

不過,對於宋高宗來說,南宋新朝剛剛成立,草創匆匆,風雨飄搖,外族入侵,刀光劍影,稍不小心就有胎死腹中的危險。果然,這位有着"泥馬渡康王"美麗傳說的趙構,上臺不久便遭遇人生大難,幾乎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幸虧張浚果斷處置,力挽狂瀾,才倖免於難。

當時,對於四面楚歌的趙構來說,張浚的出現,那才真是一匹天上下凡的"神馬",最終讓他平安着陸,化險爲夷,重新坐上了皇位。因此,趙構對張浚牽頭組織平定"苗劉政變"的英勇表現和卓越功勞,簡直感恩戴德。趙構重任張浚爲知樞密院事時,竟然親筆書寫詔書,於行宮單獨召見了他,問勞再三。

宋高宗稱帝后遭遇兵變被逼退位是誰冒死相救? 第3張

網絡配圖

趙構還感慨地對張浚講了個故事,說苗傅和劉正彥叛亂期間,苗、劉二人曾借太后名義下詔,要貶張浚到湖南郴州。當身邊人告訴他這一情況時,他正在喝湯,聽後一驚,一碗湯全部倒在了手上,留下了燙傷。說完,趙構伸出受傷的手,給張浚看,其親熱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此後,張浚便追隨趙構,爲南宋新朝效力,最後當上了宰相。值得補充一句的是,張浚還是南宋理學大師張栻的父親,可謂虎父無犬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