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姜維是誰

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爲“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讓很多人感到糾結,既是謀士、文官。也是武將,善戰。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姜維像

姜維是蜀國軍師諸葛亮的徒弟,他的一生對蜀國可謂功不可沒。他本是魏國人,在被諸葛亮用離間計遭到魏國猜忌的時候,走投無路之下歸順了蜀國。他從魏國歸附蜀國之後,隨諸葛亮參加了四次的北伐。諸葛亮在途中逝世後,他從容鎮定,利用計謀安排了撤退,讓司馬懿被死的諸葛嚇退。在獨掌軍權之後,他決定北伐,完成前人未竟事業並統一天下。他先後進行了九次北伐,雖勝多負少,但是掏空了蜀國的國庫。直到劉後主投降,蜀國滅亡,劉禪命令他帶軍投降的時候,他還假意投降,利用鍾會反叛的機會復興蜀漢,由此可以看出看對蜀國的衷心。

有人覺得,諸葛亮之所以重視姜維,不僅是因爲姜維的文韜武略對北伐有利,也對促進民族團結有幫助。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而姜維的生活比較節約,也正好對了諸葛亮的胃口,因爲諸葛亮一向覺得應該節儉。從這些方面來看,諸葛亮器重姜維也就很正常了。

姜維,歷史長河中一個不能湮滅的才子。不可遺忘的靈魂。

姜維是哪裏人

三國中的姜維大家都知道,蜀國軍師諸葛亮的徒弟,愛徒。戰功以及軍功都是赫赫有名的,那麼姜維是哪裏的人?祖籍是哪裏?出生在哪?三國當時的地方和現在一樣嗎?一系列的問題,且看下文。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第2張

  姜維像

在網上搜索資料的話,會顯示:“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今甘肅甘谷 東南)人。”其實嚴格的說,天水冀縣,應成爲天水郡。天水郡是古代的一個行政區別,如同當今的一個市,而且現在甘肅還是保留着天水二字,將天水郡改名爲天水市。“天水”歷史上使用的最長的地名,名字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古時候的某一天夜裏,人們正在熟睡,忽然間狂風大作,雷聲陣陣,倏地一陣紅光,地面裂開了一道縫,天上銀河的水忽然傾瀉而下,注入到裂開的縫中。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湖。起先村民害怕水裏有毒,不敢嘗試。到後來發現,湖中水質非常純淨,甘甜美妙,而且四季不斷,正當時傳說此湖與天水相同,故名:天水,後來傳說被漢武帝知道,便下令在此湖旁邊修建郡縣,賜名:天水郡。

天水郡經歷了很久一段時間的歷史,見證了許許多多朝代的興衰。在東漢永平十七年,天水郡被更名爲漢陽郡;在西晉,天水郡被移至上邽縣;隋朝三年,廢州制郡,改秦州爲天水郡;乾元元年,取消郡縣制,一律置州,自此以後,天水郡也永遠只是一個歷史,不復存在了。

天水郡是姜維的故鄉,也是出生地。只是歷史中的酸甜苦辣與唏噓數不勝數,姜維,天水郡,也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浪花。片刻喧囂,而後隨波逐流。

姜維詐降

姜維出生於202年,264年去世,字伯約,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少年時他和母親住在一起,很喜歡儒家的學說,潛心研究學術。但後來父親姜冏戰死,姜維便毅然決定參軍。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第3張

  姜維像

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姜維還是魏國的將領,被諸葛亮使用離間計導致被魏國上峯猜忌,在離開的時候沒有通知姜維。姜維沒有辦法所以不得已投降蜀漢,在蜀軍中被諸葛亮重用,當然也沒有什麼大的起色。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軍權便由姜維獨掌,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他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人交過很多次手。

演義記載了姜維北伐總計大勝了兩次,小勝了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但是後來因爲蜀中的很多大臣也都反對姜維去北伐曹魏,而這個這個時候宦官黃皓趁機收攏軍權,姜維想殺他,結果卻沒有殺成功,最後只落得個在沓中屯田避禍的下場。也算是可悲的一段遭遇。

在司馬昭五道伐蜀戰役中,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的大軍,但是卻被鄧艾從陰平地區偷襲到成都,導致劉禪失敗投降。事發之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姜維的妻子也協助了他。

姜維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本來是打算利用鍾會去反叛曹魏,來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是,最終鍾會反叛還是失敗了,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還有姜維的妻子也因爲小人告密而喪命。

姜維避禍

姜維在歷史上又非常著名的幾個典故,其中最爲盛名的即是“屯田避禍。”這一典故直到現在還是被很多歷史學家稱讚,也是很多普通人茶餘飯後的談笑。

  

解析姜維哪裏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第4張

  姜維避禍

姜維避禍,說的是姜維在祁山與鄧艾相持,稍占上風,卻因爲宦官黃皓與想要取代姜維的右將軍閻宇狼狽爲奸,向後主進讒言將其召回。姜維被迫班師,求見後主不得,卻通過郤正得知了真相。姜維氣憤欲殺黃皓,被郤正勸止。郤正建議姜維帶兵外出沓中屯田避禍,並列舉四大優勢:一可以收穫糧食以供軍中之用,二可以奪取隴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國軍隊不敢對我漢中累舉妄動,最後,將軍在外握有兵權,誰也不敢算計你,可以避禍。這就是保國安身的辦法,姜維大喜非常感謝郤正,次日召集衆將,對漢中防禦體系進行了周密部署後率軍北上沓中屯田。

通過姜維避禍的歷史典故可以看出,要學會避禍自保,避免與敵手正面相撞,防止自己得不償失。這種謀略的表現形式很多,可以從時間上分爲防患於未然和補救於事後,可以從態度分爲積極遏制和消極避讓,可以從手段上分爲正當和歪曲。“走”或“不走”有時的確要費一番思量。該走的時候不走,不該走的時候又走了,都會產生困擾。

姜維,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從政治家倫理方面言之,姜維可算是三國時代的政治家中當之無愧的英雄。概括他的一生“恪盡本職超越了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