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延謀反,這是三國時期的一大疑案,關於這一段歷史,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魏廷忠心耿耿,無故受害;也有人說魏延是亂臣賊子,死有餘辜。更有人說,這是諸葛亮一手籌劃的圈套,那麼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歷史的真實?魏廷究競有沒有謀反?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永安宮,他死後,蜀漢政權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首先是馬謖被斬,然後是李嚴被廢,接下來的魏延謀反更是震動了蜀漢當局。魏廷是蜀漢中後期屈指可數的勇將,多次委以重擔。關於魏延謀反,人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繪,說他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謀反也在意料之中。那麼魏延謀反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諸葛亮和魏廷謀反有什麼關係?魏延謀反爲什麼會觸及到諸葛亮呢?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據《三國志·魏廷傳》的記載,臨終前,諸葛亮召開了一個機密的榻前會議,參與會議的有楊儀、姜維、費禕等人,諸葛亮遺命.他死之後,不要繼續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分,讓魏廷斷後,姜維次之。並且說:“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即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本人開拔。做了這個佈置後,諸葛亮就病故了。費禕向魏延傳達了丞相的命令,果真魏延一聽就跳起來:“讓我斷後?不對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還活着,還能夠率領部隊繼續北伐,爲什麼由於一個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擱了?再說,我魏廷憑什麼要給楊儀斷後?”堅持要跟費禕繼續部署北伐,費禕藉口要去勸說楊儀,跳上馬,掉頭就跑。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魏延才知不該放走費禕,趕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報楊儀準備依照諸葛亮的部署,先帶着部隊撤回成都。魏延怒火萬丈:你撤我也撤!於是魏延搶在楊儀的前面往南撤,而且還走一路燒一路,把橋、路都給毀了,不斷撤到了南谷口。

楊儀帶着部隊往回撤的途中,發現路橋都被破壞了,兩個人的積怨更深,於是都上書朝廷告對方謀反。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兩封告狀信前後送到了劉禪的御前。劉禪看不明白,就把董允、蔣琬找來磋商:到底誰反了?董允和蔣琬說:“陛下,臣等敢擔保,楊儀是不會謀反的,而魏廷謀不謀反,不好說。”於是,劉禪命令蔣琬帶宿衛營北上攔截魏廷,楊儀也帶着部隊南下,去追擊魏廷,兩路軍隊把魏延堵在南谷口。魏廷帶着幾個心腹逃到漢中,被馬岱所殺。馬岱殺了魏延以後,把魏廷的首級送到楊儀的面前,楊儀把魏廷的腦袋扔到地上,用腳踩,然後誅殺魏延三族。 

對此易中天的見地是無緣無故,查無實據,不合邏輯。

爲什麼說無緣無故呢?軍人以服從爲天職,既然諸葛丞相下令魏延斷後,就該服從,怎能擅自行動,揮師南下呢?是撤回成都還是想回去推翻蜀漢政權呢?百口莫辯。而且爲什麼要斷掉楊儀的路?這樣很容易被人誤解爲魏廷謀反,爲避免楊儀救駕才破壞沿途的路橋。所以魏延被誣無緣無故。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合邏輯是說以魏廷當時的才能、實力缺乏以自立山頭稱王稱帝,他要造反只要一條出路就是投誠曹魏,假如他要投誠曹魏的話,應該就近投誠,沒有理由南下。所以陳壽就揣測,魏廷的本意不是去投誠曹魏,而是想誅殺楊儀。以魏廷當時的位置、聲威、功勞,假如殺了楊儀,接諸葛亮班的應該就是本人:這樣就能夠繼續北伐了。

據此能夠判別,魏延一案不是謀反案,是內江,是魏延和楊儀的內部矛盾。楊儀撤回成都後十分自得,他以爲他把丞相留下來的軍隊平安地帶回來了,還除掉反賊魏延,勞而無功,應該給他加官進爵。但是接替諸葛亮職務的是資歷比他淺的蔣琬,楊儀被閒置起來,沒有任何權利也沒有軍隊,所以他怨言滿腹,費禕去撫慰他,楊儀就大發怨言,說:“早曉得這樣的話,我還不如跟着魏延一塊兒造反算了。”費禕將此話照實報告給朝廷,朝廷就把楊儀而已官。楊儀卻還不安分,在放逐的中央還是繼續發怨言,誹謗朝廷最終自殺身亡。所以楊儀和魏廷內江的結果是兩全其美。 

魏延一案到底是誰的義務呢?歷史學家的見地多半傾向於是楊儀的義務,楊儀出於個人的恩怨,殺了蜀國一員大將.他的罪比魏廷的罪還大。況且魏廷畢竟爲蜀漢政權立下豐功偉績,有大功無大錯,蒙大冤遭大誣,何至誅滅三族?量刑如此之重完整是楊儀的緣由。可是楊儀也冤枉,楊儀是執行諸葛亮的命令撤離。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是魏延的義務?依據《三國志·魏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諸葛亮還下了一道密令給魏廷,讓魏廷代理他的職務,扶喪回成都。義務就追到了諸葛亮的身上,諸葛亮兩道命令一下,不是居心要讓他們內訌嗎?所以就有歷史學家以爲,魏廷的冤案是諸葛亮一手籌劃。

但是易中天以爲,《魏略》的說法不牢靠,裴松之也說“此乃敵國風聞之言”,敵方的行動是不可信的,由於魏延不在諸葛亮身邊,魏延怎樣能夠扶諸葛亮的靈樞往南走呢?而且《魏略》記載,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後,楊儀上疏說魏廷準備向北投誠曹魏,投誠曹魏往北走,魏廷爲什麼要往南行呢?

因而,不能說諸葛亮一手籌劃了這個冤案。魏延謀反一案到底是怎樣回事,我們還得把視野再次回到諸葛亮的遺命上,那麼諸葛亮爲什麼要下達一個讓魏延斷後的遺命呢?有人又提出說是由於諸葛亮與魏廷在軍事道路上有分歧。 

魏延曾經向諸葛亮倡議過子午谷奇謀,這個子午谷奇謀是一項極具應戰性的北伐戰略,跟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沒有區別,全都風險萬分,但是打仗貴在出奇,出奇才幹制勝。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最終卻沒有采用。 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業。但是他的北伐,正如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所言,是“積年無成”。

諸葛亮爲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設計殺悍將魏延? 第5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易中天先生以爲,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不可能勝利的。緣由有三個: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關於這三個緣由諸葛亮心知肚明,他堅持北伐是想把蜀國內部的矛盾轉移到戰爭上,然後靠北伐來振奮蜀國的士氣,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不斷對他的政管理想耿耿於懷,不肯罷休。而作爲蜀國後期獨一的猛將魏廷,很可能就是他死後的北伐繼承人。

魏延是個堅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諸葛亮料定他不會放棄北伐,他一定還要堅持打下去。而且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視很高,諸葛亮在世的時分,他總覺得不得志,但是礙於諸葛亮的聲威。他也不敢膽大妄爲,如今諸葛亮病故,楊儀等人哪裏還鎮得住魏延?沒有方法,只能隨他去了。由於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趕快把大軍撤回成都,捍衛蜀漢政權。只要保住了蜀漢,未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纔有希望。這就是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他臨終時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漢,但是,諸葛亮逝世30年後,蜀漢還是亡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