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不願當皇帝的“傻子”

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不願當皇帝的“傻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至高無上的皇帝無疑是人們最爲羨慕的一個職位,於是,世人們爲了皇(王)權不擇手段,不惜生命,甚至株連九族至死不悔;一次次王座易位,王朝更替,多少顆人頭落地,生靈塗炭。權力的魔杖具有如此大的誘惑力,直教人喪心病狂!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癡迷權力,筆者發現古今中外浩瀚史海中,照樣出現過極少數對帝王的榮耀和無限的權力不屑一顧的“傻子”。

1、泰伯

孔子稱他爲“至德”,司馬遷在《史記》裏把他列爲“世家”第一.。泰伯、仲雍二人是親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來,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後應該依次繼承王位。但是他們看到父親特別喜歡第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況且姬昌的確有超人的才能,因此決定主動把繼承權讓給季歷。然後由季歷傳給姬昌。後來,古公亶父等人接二連三地要他們繼承王位,他們都堅辭不受。爲了斷絕別人擁立他們的念頭,泰伯、仲雍便出逃至遠荒之裔的東南荊蠻地區,斷髮紋身,遵行當地落後民族的習慣。周部族的人們見他倆意志堅決,就只好擁立季歷和姬昌。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讓王”的故事。

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不願當皇帝的“傻子”

2、目夷

目夷字子魚,是春秋時人,殷微子的17世孫,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相傳目夷子與太子茲父是兄弟,目夷子爲兄。當時兄弟二人“性仁愛”、“留賢德”在人們心目中威望齊名。目夷子認爲“能以讓國,仁孰大焉”,最大的仁莫過於讓國。他被分封后,一直想把國家讓給弟弟,但太子茲父堅決不受。一天,目夷子心生一計,他對弟弟太子茲父說:我們一起去尋找修築城池的地方。二人催馬來到一片三面環山、碧水環繞、背風向陽、田地修平的地方(即今木石鎮安上村),目夷子問:“這是什麼地方?”隨從答曰:“此地爲‘安’”。目夷子說:“這地方無侵無擾,可以安家”。看了一會,目夷子轉身對弟弟說:“你幫我再仔細看看,我到前面一會就回來”。說罷上馬揚鞭,轉過一個山頭就不見了。其後,太子茲父再也找不到哥哥目夷子,知道哥哥已將其國家讓給自己,於是只好在此建城安家,並治理得國家富強、百姓富裕。

3、季札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讚美爲「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自己則以採藥爲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吳國。數代後,壽夢繼承了吳國王位。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爲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託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了。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爲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絕。爲了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國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了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讚美爲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鑑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裏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衆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爲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

4、燕王噲

燕王噲(?─前314年),燕國第三十八任國君,燕易王之子。前319年,燕王噲支持公孫衍合縱的建議,與齊、楚、趙、韓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爲相,逐張儀至秦。次年,與魏、趙、韓、楚合縱攻秦。不久,他任用子之爲相國。子之辦事果斷,善於監督考覈臣屬。時朝中大臣皆貴族,子之所擢用的則是些小吏。燕王噲爲支持子之改革,將三百石俸祿以上大官的璽全部收回,另由子之擢賢任用。他自奉儉僕,勤政撫民。委政於子之,支持變法改革。前316年,他慕堯舜禪讓故事,遂以君位讓於子之。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聚衆作亂,圍攻子之,數月,死者數萬。不久,齊國派兵入燕干涉,齊宣王攻破燕國,燕王噲死於戰亂,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砍成肉醬(醢其身)。趙武靈王趁燕國內亂,將燕王噲的庶子姬職從韓國送回燕國,是爲燕昭王。

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不願當皇帝的“傻子” 第2張

5、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將武則天算爲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時間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爲唐高宗李治,母爲武則天,唐中宗是其兄長。684 年,武則天廢中宗帝位,立其爲帝,改元文明。不過由於是武則天操縱朝政,睿宗毫無實權。690年,武則天自己登皇帝位,於是廢除睿宗。705年,武則天去世,唐中宗復位,710年,中宗被毒殺。於是睿宗再次即位。與其子李隆基(後任皇帝唐玄宗)一起剷除了殺害唐中宗的勢力。712年,讓位於唐玄宗,自稱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歲。其並無特別的治國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比較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生之中曾三次讓出皇位,分別將皇位讓給他的母親武則天、哥哥唐中宗李顯、兒子唐玄宗李隆基,雖然讓位未必是出於心甘情願,但在極其險惡的封建政治環境中能如此不戀權勢,明哲保身,實屬不易!

歷史上的這些明智的“傻子們”的選擇無疑應讓今天那些不擇手段的名利客們感到汗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