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探祕皇太極蹊蹺死因:原來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探祕皇太極蹊蹺死因:原來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太極爲清朝第二任皇帝,也是爲入關前的皇帝,他改女真爲滿洲,改國號大金爲大清,他爲大清後來的局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但關於他的死因衆說紛紜,總覺得他死的蹊蹺。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皇太極的蹊蹺死因。

探祕皇太極蹊蹺死因:原來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網絡配圖

  崇德八年八月,壯志未酬的清太宗皇太極駕崩。他的死,《清史稿·太宗本紀》寫得簡單:“庚午,上御崇德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這是根據《清太宗實錄》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條“是夜,上無疾,端坐而崩”撰寫的。

  清代正史都說太宗無疾而終,說他忙碌了一天政務後,晚上九十點鐘端坐在清寧宮南炕上突然死去。但他死在中年,如同暴卒,確實很蹊蹺,故而留下了種種爭議:一是無疾而終,二是憂勞暴卒,三是痰疾致死,四是明朝遺老製造的多爾袞害死說。

探祕皇太極蹊蹺死因:原來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第2張

網絡配圖

  最可信的該是憂傷引發的暴卒。太宗是一個情種,且很癡情,自娶了寡婦海蘭珠後,封關雎宮宸妃,獨寵後宮。宸妃命薄,生子有立儲之兆,但不滿週歲夭折。宸妃因喪子之痛而病亡。太宗正在松山前線指揮作戰,聞宸妃病重,不惜丟下緊要軍務,星夜兼程趕回盛京,但爲時已晚,宸妃已逝。是時爲崇德六年九月。

  太宗困於情傷。健壯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減食,常常“聖躬違和”。《清太宗實錄》崇德六年十月初二日記載,他對諸王說:“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貽朕以憂也。”

  《清史稿·太宗本紀》記載,雖然太宗說“天生朕爲撫世安民,豈爲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但還是悲痛不已,就是王公大臣陪他去外打獵散心,他經過宸妃墓時,獨自去大哭一場。

探祕皇太極蹊蹺死因:原來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是太宗暴卒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清太宗實錄》記載,崇德五年始,太宗便多次“聖躬違和”,崇德五年七月到鞍山溫泉療養。若說這與因宸妃子幼殤、使其立儲失望有關,但幼子已逝兩年半,自然有些勉強。六年,清軍發起對明戰爭,前線告急,皇太極原定八月十一日親征,卻因鼻衄推遲三天。七年,因“聖躬違和”,在大清門外大赦人犯。八年又“聖躬違和”,正月初一免了慶賀禮,再次大赦,並向各寺廟禱告,施白金。

  太宗早有痼疾在身,宸妃之死激化,日益嚴重,而致突然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