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歷史上因老婆嘴多而丟皇位的一個倒黴皇帝

揭祕:歷史上因老婆嘴多而丟皇位的一個倒黴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公元前701年,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大夫祭仲擁立世子姬忽即位,是爲昭公。昭公雖然能力比較強,不過君位並不穩定,因爲他的弟弟姬突是個非常有上進心的青年才俊,而自己的即位則很不幸的堵塞了姬突的上升空間,所以姬突雖然被迫潛水,卻時時等待出頭的那一天。

姬突的舅舅是宋國國君寵信的大夫,他得知外甥的心事後,便和宋莊公商量:“如今的鄭國國君姬忽和咱們的關係八竿子都打不着,我看不如讓姬突即位,這樣對我們宋國好處甚多啊。”宋莊公點頭道:“愛卿說的有道理,不過這事恐怕很難辦。” 姬舅舅趕緊說:“鄭國執政的大夫是祭仲,只要他同意了,事情就好辦了。”君臣二人於是饒有興趣的密謀一陣,當晚制定出了實施預案。

過了幾天,祭仲接到了大紅請柬,原來宋國國君宋莊公邀請他對宋國進行友好國事訪問,祭仲欣然前往。宋莊公對他的到來表現得十分熱情,不但好酒好肉的招待,還送給他八匹馬拉的豪華“寶馬”馬車一輛,晚上,宋國君臣又請他檢閱了三軍儀仗隊,檢閱完後,儀仗隊員們就簇擁着祭仲,送他到了下榻的賓館——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恐怖小黑屋。正當可憐的祭仲在黑屋裏頭腦發昏,不知所措的時候,姬舅舅拿着蠟燭像光明使者般的緩緩走了進來。祭仲一把抓住舅舅,問他:“我犯了什麼罪,爲什麼被關禁閉!”舅舅神祕的說:“大夫莫怕,我請大夫到這間黑屋來,正是有見不得光的事情相商。實話跟您說吧,我們國君認爲姬突比姬忽更適合在貴國的領導崗位上工作。當然了,這只是敝君的個人看法,不過大夫要能完成他心願的話,敝君會有黃金百兩相贈,並保證日後您在新君即位後的仍能呼風喚雨。”祭仲擺擺手,剛想嚴詞拒絕,姬舅舅又說道:“如果大夫不同意的話,我們也決不勉強,不過相信過不了多久,貴國就會收到 《豪華馬車發生交通意外,祭仲大夫不幸掉進黃河》的簡報。您看着辦吧。”祭仲沉默了一會,激動的說道“你把我祭仲當成什麼人了,我怎麼能做出見義忘利的事情來!”於是和姬舅舅簽訂了政變合同,拿着黃金滿意的回國了。

揭祕:歷史上因老婆嘴多而丟皇位的一個倒黴皇帝

回國後,做好準備的祭仲去拜見姬忽,由衷的對他讚美道:“國君即位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說明您功高德昭,感天動地啊。” 姬忽臉面微紅,說道:“祭大夫不必客氣,其實這些成績的取得,和本國廣大幹部羣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祭仲打斷了國君的發言,接着說:“所以說,咱們鄭國國小地狹,爲了不耽誤您個人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您還是離開鄭國另謀高就吧。”姬忽一聽,心頭一震,隨即連連冷笑,怒斥道:“我早看出來你心懷不軌,所以在你出國期間,侍衛們早都換了我的人!今天就抓你個現行反革命!來人!!”話聲剛落,只見一片金光閃閃,一羣手拿金條的侍衛衝了進來。祭仲悠閒的對目瞪口呆的姬忽說:“國君太客氣了,還幫我叫來人。”隨後,倒黴的姬忽被這一羣金條侍衛驅逐出宮殿,隻身到衛國自謀職業去了。祭仲擁立姬突即位,是爲厲公。

姬突即位幾年後,越來越覺得自己有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般的感覺,這倒不是他修成正果,要得到成仙了,而是祭仲太能幹,什麼事情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把他這個國君權力都架空了。有一天,姬突去後花園散心,看到天上的鳥兒自由自在的飛,不禁嘆了口氣,憤憤的說:“我連個鳥都不如啊!”一旁隨行的外甥雍糾連忙勸到:“國君何事煩惱?保重貴體要緊。”姬突只是嘆了口氣,雍糾試探的問:“是不是因爲祭仲?”見國君默然,雍糾連忙跪下,慷慨激昂的說:“主辱臣死,國君有什麼事情,管他殺人放火,我都萬死不辭!” 姬突疑道:“你不是祭仲的女婿嗎?”雍糾表白:“那是政治婚姻,怎麼算數,再說我是您外甥啊。”姬突問道:“那你打算怎麼對付祭仲?” 雍糾道:“聽說東郊民房破敗,祭仲明日要去那給百姓送溫暖,到時候臣派人去做了他。”姬突一聽來了精神,誇獎雍糾一番,並囑咐他要嚴加保密,這才喜滋滋的回宮去了。

雍糾回到家,看見嬌滴滴的妻子,覺得應該和她一起保守這個祕密,人多力量大嘛,於是把事情全盤告訴了她,並囑咐她誰也不要說。雍妻聽說丈夫要殺她爹,覺得這個祕密太重要了,她自己無法承受,便連夜去找她媽,把祕密告訴了她,要她媽保守祕密。她媽又把祕密告訴了她丈夫祭仲,要他保守祕密……

政變的結果自然失敗了,厲公也被廢,出逃到邊境避難去了。在邊境小城的姬突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天大的祕密怎麼會被祭仲發覺呢。後來他接到來自國都的消息,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姬突氣的跺腳大罵:“謀及婦人,死固宜哉!!” 可笑的雍糾把如此大事當作枕邊風亂吹,像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這與其叫保密,不如叫公開宣傳。雍糾的慘痛教訓告誡我們:守口如瓶其實是一種人命關天的美德。

揭祕:歷史上因老婆嘴多而丟皇位的一個倒黴皇帝 第2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