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和劉繼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繼祖送朱元璋一小塊自家荒地,最終下場如何?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這首類似於黃巢風格的詩歌出自於朱元璋的手筆,同樣是農民起義,顯然朱元璋要卓越很多,黃巢以失敗而告終,而朱元璋卻拿了天下。朱元璋稱帝后封王封地,盡顯帝王風範,誰也想不到他之前曾經淪爲乞丐。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朱元璋家中不是一般的窮,可以用居無定所來形容,家中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給地主打長工,如果沒有災荒和瘟疫,一家人還能勉強度日,但是在一場天災之後,家中親人相繼去世,朱元璋小小年紀就要承受如此的喪親之痛,更讓他感到無可奈何的是親人沒有葬身之地。後來地主劉繼祖送給朱元璋一小塊自家荒地埋葬親人,那麼劉繼祖最終的下場是怎樣的呢?

狠戾君王,屠戮功臣

朱元璋是位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皇帝,有關他的民間傳說數不勝數,從建築古蹟到民間菜餚,朱元璋都與其產生過衆多的交集,比如南京的明城遺址,還有菜餚類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等等,而關於他傳說最多的則是他多疑的性情,在很多後世之人的眼中,朱元璋就是一位狠戾的君王。

朱元璋晚年時期,總覺得那些當年陪伴他左右的老臣不靠譜,不是擔心這個謀反,就是懷疑那個有不二之心,最後引發出了“胡藍之獄”,死在他手裏的人達四萬之多,而曾經的那些開國功臣也幾乎被他屠戮怠盡。如此殺伐決斷、無不留情的手段,任是誰都會爲之膽顫。

很多人說朱元璋是卸磨殺驢,爲了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不擇手段,跟隨他時刻都會有性命危險。但是很少有人瞭解,朱元璋也是一位至情至性之人,這位素有乞丐皇帝之稱的君王,對待有恩於他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只不過少有人提及罷了,看過朱元璋的經歷纔會瞭解,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有原因的。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第2張

天災人禍,地主贈地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時期,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漢人毫無尊嚴可言,大多都成爲了地主家的奴僕,漢人就連名字都不配擁有,只能用數字代替。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朱元璋則叫朱重八,哥哥叫朱重四、朱重六等,可見漢人當時的地位之低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朱家人生活得異常辛苦,幾經流浪之後在濠州鍾離鄉給地主打工爲生。

朱元璋十五歲那年,濠州先後發生了旱災、蝗災與瘟疫,給這個家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的父母和長兄相繼去世,朱元璋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已經痛不欲生,而更讓他心痛的是,親人們死無葬身之地。家中實在太窮,丁點兒大的地皮都沒有,活下來的朱元璋和二哥抱頭痛哭。

哥倆曾央求他們打工的地主劉德給一塊安葬之地,可劉德根本沒有憐憫之情,正當哥倆走投無路時,另一位地主劉繼祖好心地送給他們一小塊自家的荒地,讓他們哥倆安葬親人。哥倆千恩萬謝,使用了渾身的力氣才挖了一個淺淺的墓地,草草安葬了親人之人,哥倆也是各奔東西,濠州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生路可言了。

流浪乞討,義軍領袖

出了濠州的朱元璋也是四處流浪,以乞討爲生,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這時候他看到一家寺廟,就決定出家爲僧,畢竟做和尚還能有碗齋飯吃,不至於餓死。只是朱元璋的和尚夢想也很快被打碎,寺廟也沒有糧食供和尚們吃食,便派他們出去化緣,朱元璋就這樣又過上了乞討的日子,只不過換了一個身份罷了。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第3張

朱元璋流浪乞討了幾年,他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增長了與衆不同的見識。這時紅巾軍起義爆發,兒時的夥伴湯和在義軍中已經混出些模樣,他讓朱元璋加入義軍,從此朱元璋開啓了生命中的新紀元。朱元璋憑藉自己的本事得到首領郭子興的欣賞,並且還娶了自己的乾女兒馬氏爲妻,朱元璋從此成爲了朱公子,名字也由朱重八改爲朱元璋。

之後的朱元璋是混得風生水起,官位也是步步高昇,他的軍事實力甚至已經超過了郭子興。高官代表着厚,朱元璋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在路過家鄉時他已經成爲了鎮撫將軍,隊伍在招兵買馬時有人前來投奔,原來這人就是劉繼祖的兒子劉大。從劉大口中得知,父親早已去世,朱元璋對此唏噓不已,大恩未報,恩人卻已故去。

不忘舊恩,福廕子孫

朱元璋把劉大安排在了身邊,恩人劉繼祖只有這一個兒子在世,朱元璋爲了報答恩人,不讓劉大去前線殺敵,縱使劉大主動請纓出戰,也被朱元璋拒絕,劉大就這樣以貼身侍衛的身份在朱元璋的身邊待了十多年,直到朱元璋第二次回鄉時才真正給他找了個差使。

十多年後,朱元璋已經四十多歲,這時候天下已經露出即將在手的趨勢,朱元璋再次回到家鄉後,看到一片的狼藉與斑駁,痛心不已,拿出大量的錢財給老鄉們度日,當他看到親人的墓地已經夷爲平地時,產生了遷墓的想法,後來在謀臣的勸導下,認爲朱元璋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祖宗庇佑,不應該遷墓,於是朱元璋開始大興土木修復陵墓。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第4張

朱元璋修建的不僅僅是家人的陵墓,就連同鄉之人都受到了照顧,當朱元璋稱帝之後,正式讓鄉親們成爲了“陵戶”,有隨意出入陵寢拜祭的權力,並且讓他們拿着俸祿爲朱家守陵,而劉大則成爲了“皇陵祠祭署署丞”,名字也改爲了劉英。

劉英自以爲是皇帝的後代人,難免有些氣傲,在一次朱元璋沒有及時召見他時,竟然賭氣轉身走了,換是別的皇帝早用藐視聖上、目無君王的罪名砍頭了,可是朱元璋對劉英仍然是非常客氣,還在想怎樣再把劉英請到京中來。

遺憾的是,朱元璋沒有再請到劉英,劉英已經病逝,這讓朱元璋感慨萬分,親自寫下了悼念書“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猶存情懷,未嘗有所忘也”,句句不離報恩之心,後來朱元璋給劉英的兒子也安排了相應的官職,劉家的子孫後代一直享受着皇家的感恩,一直到明代滅亡。

小結

朱元璋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當年對他施恩的人,在他稱帝之後都給出了巨大的回報,劉繼祖更是福及子孫後代,在死後還能被封爲義惠侯,完全是因當初的一個善舉所得,這是劉繼祖生前沒有想到的殊榮。

劉繼祖當初給朱元璋一小塊地葬父母 朱元璋後面是怎麼對待他的 第5張

只是這些人對於朱元璋來說,是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所以他們都有了善終的結果,而那些開國功臣則是一個隱患,但凡涉及到利益的情況下,朱元璋決不會手軟,哪怕錯殺一千,也不會放過一人,這就是他乞丐皇帝的專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