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朱柏,出生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8月3日,生母順妃胡氏。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初一,年僅8歲的朱柏受封爲湘王,封國湖廣荊州。

湘王從小就知書達理,聰明靈秀。長大以後學習刻苦,能文能武。我們現在的孩子熬夜刷手機,人家朱柏身爲皇子,卻依然每天挑燈夜讀。人家是真的有王位要繼承,卻還是這樣的努力,分明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惟王幼而美異,長而通明。溫恭粹德,武而有文。—《湘獻王神道碑》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隨着湘王年紀漸長,朱元璋開始考慮起他的就藩準備工作。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正月,先是荊州府奉旨開始修建湘王宮殿。緊接着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九月,靖海侯吳忠的妹妹被冊爲湘王妃。

吳忠是開國勳貴追封海國襄毅公吳禎的兒子,此時的朱元璋依然保持着和功勳之家聯姻的方針。但是在明宣宗宣德朝所修纂的《明太宗實錄》中,卻把湘王妃記成了江陰侯吳高的女兒。

依筆者來看,這是《明太宗實錄》的一處訛誤。首封江陰侯吳良,追封江國公,諡襄烈,是吳禎的哥哥。吳良死於洪武十四年,時年58歲,比朱元璋還大4歲。由此可知兄弟二人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同輩之人,所以吳禎的女兒嫁給朱元璋的兒子,輩分上也合適。但是吳高是吳良的兒子,如果湘王妃是他女兒,那也就是吳良的孫女,和朱柏就差輩了。

此外在明初才子觧縉所著《湘獻王神道碑文》中也明確記載“妃吳氏,靖海侯禎之女。”兩相印證,可以確定湘王妃吳氏是第二代靖海侯吳忠的妹妹,而非第二代江陰侯吳高的女兒。

就藩荊州,爲國分憂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月,15歲的湘王朱柏正式之國荊州。臨行之前,老父親朱元璋賜了一套《十七史》給兒子,希望湘王能從歷史中領悟如何做好一個爲國分憂的王爺。朱柏也沒有辜負父皇的期待,不但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同時又“善弓矢刀槊,馳馬若飛”,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優秀王爺。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江陰侯吳高率所部故元蕃軍前去征討百夷。行至沅江(又稱沅水,是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經貴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之時,女真千戶孛羅哥與百戶粉紅(好奇怪的名字)等密謀作亂。吳高在知情之後,及時將粉紅擒拿。但孛羅哥本人則馳馬渡江,在晃州驛奪驛馬逃往思州(位於今貴州省銅仁市下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孛羅哥到了思州之後聚集了一批懷有異心的北元被俘士兵,隨即揮軍北上,企圖由湖廣出陝西,再退回大漠。由於這批叛軍戰鬥力極強,普通衛所明軍無法抵擋,孛羅哥一路竟然從湖南貴州交界之處一直殺到了位於荊江南岸的虎渡河。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第2張

面對來勢洶洶的孛羅哥叛軍,鎮守荊州的湘王決定挺身而出,挫一挫叛軍的銳氣,爲朝廷調兵將其合圍爭取時間。當時的湘王手上只有一支三個月前才由荊州衛官兵改編過來的荊州左護衛。由於身處內地,長年沒有實戰,未免有些膽怯。

在對部隊做戰前動員的時候,朱柏表示:“虜兵銳甚,必有以挫之。今漸沮衂,若縱使得入塞,遺禍將大。”湘王的意思很明確,荊州護衛軍的任務就是挫一下叛軍的銳氣,拖延他們北上的時間。目標明確的荊州護衛軍在湘王的親自率領之下,對孛羅哥叛軍進行了頑強的阻擊。

而鎮守陝西的右軍都督僉事聶緯,會和前軍都督僉事何福,西安護衛等處軍馬星夜南下。陝西邊軍的戰鬥力遠勝湘王護衛,幾番纏鬥之後,最終在延安一帶將孛羅哥叛軍全殲。朱元璋得知兒子在此戰中的表現後大爲高興,特地將湘王召回南京加以慰勞。

自此之後,湘王一直就是朱元璋特別器重的幾位親王之一。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在決意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爲皇太孫之時,還特意將湘王和燕王召回南京觀禮。至於湘王這次回京,老皇帝是否對他還有別的交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朱允炆登基之後,對諸位皇叔之中下手最狠的還就是燕王和湘王兩人,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閏九月重新修訂親王歲祿,當時能夠享受到一萬石足額的只有晉王、燕王、楚王、蜀王和湘王五人,可見朱柏在老朱心目中的地位。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五月,朱柏和六哥楚王朱楨受命掛帥討伐古州洞蠻。不過此時的兄弟二人不知是否在冊封皇太孫之後只想着韜光養晦。在領命出征之後,二人始終逗留不進。結果惹得老朱龍顏大怒,九月的時候派都督楊文掛帥南征,另外打發兄弟二人去監工修造銅鼓城。

慷慨激昂,以死明志

在洪武朝後期,朱柏已然頗爲醉心於道家。他不但自號“紫虛子”,還曾經特地登武當山尋找傳說中的道士張三丰。尋之不得後,還曾留下一首《贊張真仙詩》。

張玄玄,愛神仙。朝飲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巖之紫煙。好山劫來知幾載,不與景物同推遷。我向空山尋不見,徒悽然。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第3張

此外爲了展示其棄武從文的決心,朱柏在荊州建造了一座景元閣,專供文人賢士修撰圖書。而湘王在書法上的造詣極高,有“深繹晉人精思,動合矩度”的讚譽。甚至太祖本人每有製作,都會送去荊州讓湘王謄寫一遍再送回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之後,立刻大刀闊斧進行削藩。而湘王,仍然是朝廷削藩的主要對象之一。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有人向朝廷密告湘王朱柏意圖謀反,證據是其所造王宮(太暉觀)擅自使用蟠龍柱和銅瓦,事涉譖越,大逆不道。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太暉觀在荊州城外,而湘王宮殿位於荊州城內。明代文學家錢希言在其所著的《遼邸記聞》中曾明確記錄了湘王府的地理位置。

城以內,西有子城曰湘城者,故湘王分封建宮之地也。

太暉觀是座道觀,只因朱柏熱愛道教,纔會時常出城前去觀內居住。而且太暉觀建築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從建造佈局到制式風格,完全不同於明代王宮規制。至於所謂的蟠龍柱,也依然矗立在太暉觀祖師殿前,不存在所謂的僭越情況

可以說所謂的“僭越”,只是建文君臣用來打擊湘王的工具。他們的真實想法,從朱允炆後來廢朱棣爲庶人的詔書中,我們可以大概做一下推測。

詔書中說:“去年,周庶人橚僭爲不軌,辭連燕、齊、湘三王。”這裏指的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以謀反爲理由抓捕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今年齊王榑謀逆,又與棣、柏同謀。”這裏指的是建文元年四月,同樣以謀反爲藉口抓捕朱元璋第七子齊王朱榑。在這中間,矛頭都指向燕王朱棣和湘王朱柏,可見在朱允炆心中,二王就是謀逆的幕後主使人。

我們在上文提到過,朱允炆的皇太孫冊封大典,在外親王中唯二被召回南京的就是湘王和燕王。而在朱允炆登基之後,朱棣、朱柏兄弟二人,一個被生生逼反,一個被活活逼死。恐怕真的不能用巧合來解釋。

面對捉拿自己的朝廷軍隊,朱柏沒有反抗,這證明了他的忠誠。但是他也沒有像他別的兄弟們那樣束手就擒。看着包圍王宮企圖抓自己去領賞的朝廷官員,這位愛惜羽毛的親王不能容忍自己身爲太祖皇帝之子,卻被宵小之輩凌辱。於是在官軍的重重圍困之中,湘王朱柏點燃王府,隨即整理衣冠,和王妃吳氏一起攜手赴難。

湘獻王朱柏是什麼身份?死後爲何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第4張

王仰天嘆曰:“嗟乎,吾觀前世大臣遇昏君之朝,將詔獄下吏便自引決。身親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賔天,疾不及視,塟不及會。抱茲沉痛,有何樂於世?今又將辱於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因復痛哭,灑地沾溼,繼之以血,具衣冠赴火死,闔宮皆從之。時洪武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湘獻王神道碑》

朱柏以死明志的剛烈舉動,並不能打動他那個侄子朱允炆冷酷而邪惡的心。得到朱柏死訊後,朱允炆勃然大怒,下詔賜朱柏諡號爲“戾”。不思順受曰戾,這是個十足的惡諡。可能在建文君臣心中,湘王應該乖乖引頸就戮,怎麼能自殺呢?這個就叫“不思順受”。

結語: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大軍進入南京,結束了朱允炆的統治。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之時,腦海中不知有沒有閃現過他這位十二叔的音容笑貌,這算不算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朱棣登基之後派工部員外郎唐鑑祭祀湘王朱柏,改諡號爲“獻”。諡法,聰明睿智、向惠內德曰獻。當了皇帝的朱棣,內心應該是很感激朱柏的吧。正是朱柏的那一場大火,燒去了建文帝朱允炆和他那幫文臣的假面具,讓朱棣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由於湘王和湘王妃在那場大火中屍骨無存,朱棣只能爲弟弟建了一座衣冠冢,這纔是本文開頭湘王作爲身份尊貴的親王卻只有衣冠冢的原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