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見官員撈錢太多 同和珅一起想出個懲治辦法

乾隆見官員撈錢太多 同和珅一起想出個懲治辦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皇權代表了至高無上,擁有一切的權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對封建帝王而言,天下萬物都是他的私人財產。因此,對於官員們撈錢這一現象,其實皇帝本人是深惡痛絕的。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想盡各種辦法來懲治官員貪腐,但結果往往都是不盡如人意。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執政時期,國力鼎盛,百姓的口袋也漸漸殷實起來。但在盛世之下,清朝官員們的貪腐現象也日趨嚴重,奢靡攀比的現象在官員之間愈演愈烈。

乾隆見官員撈錢太多 同和珅一起想出個懲治辦法

網絡配圖

看到官員們如此大肆撈錢,乾隆皇帝心裏自然是很不舒服的,但卻又想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來。畢竟貪腐之風涉及面太廣,總不能把全國的官員都一鍋端了吧。讓乾隆更不爽的是,官員們生活極度奢侈。而乾隆自己因爲多次下江南遊玩,把存放在內務府中的銀子(皇帝自己的小金庫)都給花光了。底下的大臣整天醉生夢死,自己做皇帝的日子卻過的“苦巴巴”,這讓特別好面子的乾隆皇帝如何接受的了?

於是乾隆就開始抓貪腐官員的典型。抓到一個二話不說,直接抄家,財產罰沒入國庫。此舉雖然解恨,但卻收效甚微,甚至還成爲部分官員打擊對手的“武器”。爲此乾隆皇帝苦惱不已。

乾隆見官員撈錢太多 同和珅一起想出個懲治辦法 第2張

網絡配圖

作爲最親近皇帝的大臣,和珅很快就覺察出了乾隆的煩惱所在。經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個“好辦法”。他向乾隆建議,設立一項讓犯罪的官員以錢頂罪的制度,即議罪銀。根據官員犯罪情節輕重,以罰沒多少不一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罰沒的銀子不進國庫,而是直接交到內務府(即乾隆的個人小金庫)。

和珅的這個主意,讓乾隆喜上眉梢。他覺得既然無法遏制官員們撈錢,那就乾脆讓自己也從官員們身上撈錢,好歹能分到點肥。總好過把官員抄家後財產全交到國庫,自己還是個“窮光蛋”皇帝。而對於那些貪腐的官員來說,萬一被抓到把柄,只要花錢就能減免懲罰,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因此也紛紛對議罪銀這一政令表現出了強烈擁護的態度

乾隆見官員撈錢太多 同和珅一起想出個懲治辦法 第3張

網絡配圖

於是,議罪銀製度便迅速在全國展開了。沒過多長時間,乾隆皇帝私人的腰包便迅速鼓了起來。後來他又以南巡的名義再次去江南遊玩,沿途建造行宮,花費巨大。但卻沒有動用過國庫一兩銀子,全系“議罪銀”開支,並且內務府中還有大量盈餘。

不過,乾隆皇帝在肥了自己腰包的同時,卻把祖宗留給他的大清國給坑慘了。有了議罪銀製度後,清朝官員們撈錢更加肆無忌憚。甚至一些官員在受到議罪銀處罰後,爲了撈回成本,反而變本加厲地斂財。因此,議罪銀製度從表面上看是乾隆從貪腐官員手裏分肥,實際上卻是加劇了底層百姓的負擔,造成社會動盪,加速了大清王朝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