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權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最終沒能統一三國

孫權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最終沒能統一三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孫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三國演義》裏,魏蜀吳三國爭霸,按理說,孫權統治的吳國能與曹操的魏國,劉備的蜀國並列,實力應該也挺強大的。但不知爲何,總覺得孫權的吳國實力比較弱小。攻打合肥,被曹操麾下的張遼等將領給打敗,就連孫權本人也差點被張遼給活捉。

與曹操聯盟,偷襲關羽鎮守的荊州後,按理說,綜合實力比蜀國強悍吧。但不知爲何,劉備興兵伐吳時,卻被打的節節敗退。要不是劉備自己大意,被陸遜抓住機會,火燒連營七百里。或許吳國就會被劉備率領的蜀國將士給滅亡了。

孫權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最終沒能統一三國

曹操曾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在曹操眼裏,孫權這個後輩是很優秀的。那麼,孫權到底是英明之主還是庸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1.孫權傑出的治國能力。孫權是繼承了父親孫堅與兄長孫策的基業。可以說,不用像劉備那樣靠漂泊不定,擁有自己的地盤。客觀的說,孫權的治國能力是非常想優秀的。孫策在世時,與江東幾大家族的關係非常不好,尤其是與陸家關係最爲惡劣。這就導致了,孫策在江東的統治非常不穩定,當地家族不支持,種種措施是難以實行的。

孫權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最終沒能統一三國 第2張

這方面,孫權就比孫策出色多了,孫權即位之初,先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穩定局勢,同時又主動與江東本地的家族緩和關係,在一些領域給予補償。漸漸的,當地家族也放下當年舊怨,開始配合服從孫權的統治。可以說,孫權能這麼快管理好江東等地,跟當地家族配合是分不開關係的。

2.孫權非凡的魄力。赤壁之戰前,曹操率領北方大軍南下,降服荊州的劉琮,兵不血刃擁有了襄陽等地,並決定渡江攻打孫權。江東衆人人心惶惶,以張昭爲首的文臣謀士都勸孫權,應該像劉琮那樣,向曹操臣服,獻出江東基業。在他們眼裏,曹操兵多將廣,江東是萬萬打不過曹操的。

孫權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最終沒能統一三國 第3張

這時候,就體現出孫權的魄力來了,面對江東大部分臣子的反對,他力排衆議,不願向曹操屈服,與當時弱小的劉備聯盟,共同抵抗曹操。同時,任命年輕的周瑜爲大都督。在其他人都覺得周瑜年輕,缺乏經驗時,只有孫權看出了周瑜跟他一樣不服輸的性格,相信周瑜的能力,大膽放權給周瑜。

結果,周瑜也沒有讓孫權失望,赤壁之戰,一把火,讓曹操八十萬兵馬灰飛煙滅,曹操狼狽逃回襄陽城。試想一下,如果孫權缺乏魄力,聽從了張昭等人的建議,哪還有日後的吳國。

3.孫權短淺的目光。孫權也不是完美的,他也有自己的缺點。爲了爭奪荊州,他公然撕破與蜀國的結盟關係,乘着關羽北伐攻打曹操之際,竟然派呂蒙等將士偷襲關羽的後方,與曹操前後夾擊關羽,導致關羽兵敗身亡。最可笑的是,面對劉備的興兵伐吳,孫權竟然又想與劉備重歸於好,並將關羽的死嫁禍在曹操身上。早知如此,何必爲了荊州之地,而將關羽害死呢?

不僅如此,孫權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赤壁之戰後,他表面上對周瑜放心,其實對周瑜十分忌憚,開始打壓周瑜。面對周瑜提出西進多去益州的建議,孫權心裏明知道這是好的戰略,但他怕周瑜功高蓋主,拒絕了周瑜的提議,成了周瑜一輩子的遺憾

呂蒙打敗關羽後,孫權對呂蒙進行打壓。陸遜擊敗劉備後,孫權再次採取打壓措施,不再重用陸遜。除非萬不得已,陸遜很難接觸軍權。正因如此,吳國雖然地盤挺大,人口挺多,但實力卻增長緩慢。

主席曾這樣評價過孫權:“孫權是個很能幹的人。”客觀的說,孫權治國方面,能力優秀,吳國在他的管理統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但在軍事方面,孫權卻有所欠缺,尤其是戰略目光太過短淺,爲了一塊地盤,就背棄盟友,最後雖然勝了,也損兵折將,無形中,削弱了自己,幫助了曹操。難怪孫策臨死前曾說:“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如果孫權有着孫策的作戰謀略,不去打壓周瑜等人,不爲蠅頭小利而背叛盟友,統一天下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可惜,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