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解密:爲何北周武帝宇文邕註定無法統一全中國?

解密:爲何北周武帝宇文邕註定無法統一全中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宇文邕,中國南北朝北周皇帝,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明帝宇文毓之弟,560年,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在明帝臨終遺照下即位爲帝。

 1、鞏固皇權,誅殺暴臣

自560年宇文邕即位後,他就知曉宇文護的爲人。宇文護內心的想法,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宇文護,西魏時,任大將軍、大司馬。所以他可以說是開國元勳。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就是在宇文護的支持和幫助下才當上皇帝的。後來宇文護又架空了宇文覺,另立了明帝宇文毓,大權實際上已經旁落到宇文護手中。他也一直想要當皇帝,只是礙於六大柱國的監視和百官的非議。

宇文邕即位之後,深知宇文護的勢力已經形成,自己的哥哥明帝的前車之鑑也擺在那裏,所以他表明上對宇文護是畢恭畢敬,沒有絲毫不滿之意,也正因爲宇文邕的尊敬,宇文護表面上也對武帝宇文邕畢恭畢敬,但暗地裏卻時常要挾威逼,大有“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架勢。這使宇文邕下定決心要殺掉他。

572年,宇文護自同州返回長安後,宇文邕和他一起來面見太后,武帝一邊走,一邊說:“太后春秋高,嗜酒,雖屢勸,不應,兄今入朝,願且啓請”。說着說着,有從懷中掏出了一篇《酒誥》交給宇文護,請其於此面見太后,進行勸說。宇文護聽完後,便聽從了宇文邕的安排,向太后讀《酒誥》。正讀之時,武帝突然舉起玉珏向其砸去。宇文護頓時跌倒在地,一旁的宦官見狀,趕忙抽刀動手,但由於心生膽怯,連砍幾刀都未切中要害。一旁的太后親弟弟衛公也見狀動手,才聯手殺了宇文護。

解密:爲何北周武帝宇文邕註定無法統一全中國?

宇文護死後,周武帝逐步的奪取了北周的政權,並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能使北周富強起來。

2、發起滅佛運動

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北周身爲北方大國且地近西域,自然也是佛教的興盛地。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和宇文毓都信仰佛教,武帝宇文邕開始也信仰佛教,但後來認爲佛教太過興盛,已經極大的制約了國力的增長,且武帝立誓要消滅北齊,爲了迅速增強國力,武帝決定“求兵於僧侶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

574年,他下詔禁斷佛、道兩教,把僧侶地主的寺廟、土地、銅像、資產全部沒收,以充軍國之用,近百萬的僧侶和寺院所屬的僧戶、佛圖戶編入戶籍,青壯年收入府兵,北周藉此獲得了大量的土地,錢財,極大地充實了軍用物資,爲消滅北齊提供了物質條件。

3、統一北方

宇文邕是一位很傑出的軍事家,575年和576年,北周兩次出兵伐齊,第一次因爲武帝突然患病,且北齊援兵趕到,故未達到作戰目的。第二次出兵,周武帝集中了14萬5千人,親自率領攻打晉州,很快破城,使北齊感到驚慌。同年,雙方在平陽展開激戰。周軍再度破城。此時,正趕上北齊後主高緯率領大軍在附近狩獵,立刻率軍趕到,武帝也在一個月後率領周軍主力趕到。本來一場規模較小的戰鬥一下子變成了周齊的主力對決。

此時,周軍內部一片求戰之聲,北齊內部卻戰和不定,齊後主高緯詢問羣臣意見,卻有人提出:“你們都是天子,他們遠道而來,我們怎麼能守塹示弱呢?”這本是一條可笑的意見,但高緯卻“欣然納之”。

本來武帝就想進攻,但苦於齊軍廣設地塹。現在齊軍自己填了地塹,不禁大喜,立刻揮軍進攻,高緯見狀,竟落荒而逃,結果齊軍陣腳大亂,連戰皆潰,傷亡慘重,“軍資甲仗,數百里間,委棄山積”。平陽之戰,齊軍主力被擊潰,齊國以經走向崩潰了,第二年,周軍俘獲高緯,北齊滅亡。

北齊滅亡後,武帝積極吞併、消化北齊領土,維護統治秩序,並在原北齊境內實行滅佛政策。武帝雄心勃勃,準備在安定北方後南下滅陳,卻在578年時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時年35歲。他的離世,留給了後人無盡的思考和惋惜,似乎註定了北周無法統一全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