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黎桓: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

黎桓: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黎桓(越南語:Lê Hoàn,941年-1005年),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黎桓是丁朝的開國功臣,擔任十道將軍殿前都指揮使(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980年被軍隊擁立爲帝,改年號天福,定都華閭。1005年三月,黎桓去世,由於沒有諡號,只能用大行皇帝的臨時稱呼,故後世稱之爲黎大行(越南語:Lê ??i Hành)。

追隨丁先皇

黎桓籍貫愛州清蓮縣(今越南河南省清廉縣寶泰村)。父親名叫黎寞(或黎覓),母爲鄧氏。在黎桓幼年時父母雙亡,成爲孤兒,孤寒萬狀。愛州的黎觀察偶遇幼年的黎桓,奇其相貌,將其收爲養子,如親生兒子一般養育。

黎桓長得以後,成爲南越王丁璉的麾下,倜儻有大志。黎桓因爲其智勇雙全得到了丁部領的賞識,讓他統帥二千人。黎桓追隨丁先皇,參加了平定十二使君的戰鬥。在丁先皇與阮超、阮寬、阮守捷的戰役中,黎桓曾作爲殿後參加戰鬥,最終丁軍獲勝。後來又同阮匐一起作爲先鋒,追隨丁先皇,參與平定矯順、阮守捷、阮寬、呂唐和李奎的戰鬥,爲丁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丁朝建立後,黎桓在太平二年(971年)被任命爲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十道將軍殿前都指揮使。

黎桓: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

輔理朝政

太平十年(979年),丁先皇與其子丁璉醉臥宮廷之中,被祗候內人杜釋刺殺。定國公阮匐得知此事,發兵攻入宮中,將杜釋磔死。時任十道將軍的黎桓遂與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一起,將丁先皇唯一倖存的兒子衛王丁璿扶上皇位。丁璿尊生母楊雲娥爲皇太后。

丁璿即位的時候年僅六歲,無法處理朝政。黎桓趁此跟丁部領遺孀楊雲娥太后私通,成爲攝政,自稱“副王”。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範盍等人不滿黎桓的專權,相約舉兵,分水陸二道進攻都城華閭。黎桓率軍與丁佃、阮匐在愛州交戰,先破其陸軍,再用火攻破其水軍,擊斃丁佃,擒殺阮匐。範盍率軍逃往北江吉利鄉,被黎桓率軍生擒。

與此同時,投奔佔婆的駙馬吳日慶對丁先皇不滿已久,聽說丁先皇被害之後,勾結佔婆入侵大瞿越。但不久在海上遭遇了風暴,吳日慶溺死,佔婆軍隊也傷亡慘重,被迫撤軍。

篡位稱帝

太平十一年(980年),北宋的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聽說安南大亂,向宋太宗奏明此事,並建議出其不意攻打安南,必定能平定安南。宋太宗遂任命侯仁寶爲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任命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門將軍崔亮爲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候王僎爲兵馬都部署,伺機進攻丁朝。

諒州守軍向華閭告急,太后楊雲娥命令黎桓率軍防禦,並任命南冊江人範巨倆(《越史略》作“範巨備”)爲大將軍。範巨倆臨行,認爲“今主上(丁璿)幼弱,我衆雖竭死力御外侮,脫有尺寸之功,其誰知之?不如先冊十道(黎桓)爲天子,然後出師可也”,軍士“鹹呼萬歲”,以表贊同。太后楊雲娥聽說此事後,派人給黎桓送去龍袍,讓黎桓即位,丁璿仍降爲衛王。黎桓登基後,改元天福,追封父黎覓爲長興王,母鄧氏爲皇太后。

黎桓: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 第2張

抵抗北宋

黎桓登基後,即着手對付北宋軍隊。黎桓先是冒用丁廢帝丁璿的名義,派遣江巨望、王紹祚出使北宋,向宋太宗上表,請求接受冊封。宋太宗派遣張宗權爲使,聲稱準備冊立丁璿爲統帥、黎桓爲副帥;同時又表示,若黎桓認爲丁璿沒有將才,就應將丁璿母子送到北宋,然後北宋再冊封黎桓爲統帥。宋太宗要求黎桓二者選其一,但黎桓拒絕了這些要求。

天福二年(981年),北宋大舉入侵前黎朝,侯仁寶、孫全興兵至諒山,陳欽祚兵至西結,劉澄兵至白藤江。起先宋軍獲得勝利,但後來黎桓以誘敵深入之計大破宋軍,殺死侯仁寶,俘虜郭君辨、趙奉勳。黎桓獲勝,標誌着前黎朝解除了宋朝的威脅,“由是海內大定”,羣臣上尊號明乾應運神武昇平至仁廣孝皇帝。

黎桓: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 第3張

分封諸子

黎桓在位期間,派遣自己的兒子鎮守全國各地。分封如下:

長子黎??,興統元年(989年)封爲“擎天大王”。應天七年(1000年)去世。

二子黎銀錫,興統元年(989年)封爲“東城王”。

三子黎龍鉞,興統元年(989年)封爲“南封王”。應天十一年(1004年),立爲皇太子

四子黎龍釘,興統三年(991年)封爲“御蠻王”,居峯州。

五子黎龍鋌,興統四年(992年)封爲“開明王”,居藤州。

六子黎龍釿,興統三年(991年)封爲“御北王”,居扶蘭寨。

七子黎龍□,興統五年(993年)封爲“定藩王”,居五縣江司營城。

八子黎龍鏘,興統五年(993年)封爲“傅王”,居杜洞江。

九子黎龍鏡,興統五年(993年)封爲“中國王”,居幹沱末連縣。

十子黎龍鋩,應天元年(994年)封爲“南國王”,居武瀧州。

十一子黎明提(提又作鍉),應天二年(995年)封爲“行軍王”,居北岸古覽州。

義兒(缺名),應天二年(995年)封爲“扶帶王”,居扶帶鄉。

黎桓此舉的本意是加強中央政權的控制,但結果卻使諸子有了爭權奪勢的資本。

應天七年(1000年),皇太子黎??去世。應天十一年(1004年),黎桓欲冊立第五皇子開明王黎龍鋌爲太子,但朝中官員認爲“不立長而立次非禮也”,因而立第三皇子南封王黎龍鉞爲太子,並加封黎龍鋌爲開明大王、黎龍錫爲東城大王。

鎮壓叛亂

黎桓在位期間地方強豪的爭鬥和山區酋長的反叛頻繁,農民起義與少數民族的反抗此起彼伏。黎桓不得不對叛軍進行殘酷鎮壓,併爲此疲於奔命。

興統元年(989年),楊進祿在驩、愛二州叛亂,被鎮壓。

應天三年(996年),黎桓親征麻黃、大發、丹波四洞。

應天四年(997年),又征討杜洞江賊。

應天六年(999年),討伐少數民族芒人河蠻洞(一作何洞,位於今清化省石城縣)等四十九洞。

應天七年(1000年),鎮壓峯州豪族鄭航、陳麓、丹長溫賊的叛亂。

應天八年(1001年),親征莒隆的叛軍。

應天十年(1003年),平定驩州多蓋人的叛亂。

逝世

應天十二年(1005年)三月,黎桓逝世,享壽六十四歲,葬於長安州德陵。黎龍鉞繼位,是爲中宗。東城大王黎龍錫和開明大王黎龍鋌與中宗爭奪王位,最終中宗和東城王都被殺,黎龍鋌奪取了皇位,並平定各地諸王的叛亂。黎龍鋌荒淫無道,不久逝世。大將李公蘊被擁立爲帝,創建李朝,前黎朝遂亡。

黎桓自逝世以後,諸子忙於爭奪皇位,一直沒有爲他上諡號。因此直到前黎朝滅亡的時候,黎桓依舊被稱作“大行皇帝”,後世史官遂將黎桓稱爲“黎大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