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前爲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前爲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歷史上,提到最大,最惡貫滿盈的大宦官,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人稱九千歲的魏忠賢。而且在朱由檢登基後,因爲幹掉了魏忠賢而舉國歡騰,大快人心。魏忠賢也被盯上了最大歷史奸臣的標籤。但是,在1644年,崇禎在煤山上吊前,卻讓人重新厚葬了魏忠賢,而魏忠賢此時已經死了十幾年了。爲什麼崇禎會再次厚葬魏忠賢呢?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前爲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網絡配圖

其實他到那時才意識到魏忠賢不能殺,殺了大明必亡。在朱由校死前,曾拉着弟弟朱由檢的手說:魏忠賢忠誠可靠,可以擔當大用。其實這句話所言非虛,倒不是魏忠賢有多好,而只是因爲有魏忠賢在才能使得大明存活。爲什麼這麼說呢?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朝廷就是文官一家獨大,掌握實權,失去了牽制和平衡。

而後來皇帝也是有意培植太監勢力,爲的是與文官集團平衡,不至於大權旁落,無法管理。魏忠賢此人又是十分歹毒,在那個年代,田地和財產都集中在那些大官僚和大地主手中,也只有魏忠賢才能以太監的方法,從他們手中搞出錢財,彌補國庫的虧空。而且當時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這些官員因爲是直接參與者,因此,極力的阻止向資產階級收稅。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前爲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第2張

網絡配圖

但是,魏忠賢在的時候,虎口拔牙,每年光是商業稅都能收上來上千萬兩白銀,如當時光浙江一年的茶葉商業稅就能收20萬兩白銀。但是崇禎並不知道這些,只知道魏忠賢是個貪贓枉法的壞蛋,因此,上臺2個月就把魏忠賢幹掉了。魏忠賢死前,說了一句話:“我死之後,大明必亡”。結果的確如此。

因爲,魏忠賢一死,文官把持地方和朝政,繼續土地兼併,停止徵收商業稅,當時浙江的茶葉稅從魏忠賢時期的20萬兩減少到史書記載的12兩,你沒看錯,就是12兩。而且此時的大明,遼東戰事要錢,國內的自然災害要錢,還有零星的農民起義也要錢,但是一個個文官以及其後面的大地主和大商業家成了鐵公雞,不但錢收不上來,反而是變本加厲的貪污受賄。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前爲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爲了籌錢,朝廷只能逐步將徵稅的對象從商業轉向農業,打破了朱元璋定下的不加稅的定製。農民的負擔不斷加深,最後官逼民反。而在魏忠賢時代,雖然魏忠賢比較壞,但是他能制衡文官集團,能夠從文官集團哪裏搞到足夠的錢財來支撐國庫。而且最後的歷史也證明這些文官及地主商人多麼富有,當崇禎求姑姑告奶奶的讓文官捐錢的時候,這些人一毛不拔,但是李自成打進北京,最後拷打出了7000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京城官員的財產,而地方上官員地主家財更是不可勝數。假使魏忠賢在,至少能讓文官集團出血,搞個幾千萬白銀,來應付戰爭估計也是很輕鬆。因此,在崇禎山窮水盡的時候,太監曹化淳說了這樣一句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而崇禎在最後的時刻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在1644年,也就是上吊自殺前幾個月,崇禎命人收葬魏忠賢遺骸,厚葬於香山碧雲寺。但是此時只可惜大廈將傾,悔之晚矣!所以說,在國家存亡面前,個人的善惡對錯並不重要,關鍵的是能夠維護國家的穩定。而魏忠賢雖然不是一個好太監,但是,在當時情況下絕對是維護朝廷穩定運轉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旦其死去,這個天平不穩,國家就開始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