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張柬之和狄仁傑在歷史上各扮演了什麼角色

揭祕:張柬之和狄仁傑在歷史上各扮演了什麼角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隋唐武周時的著名宰相。狄仁傑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狄氏任大理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狄氏有知人之明,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爲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爲之一變。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爲國,非爲私也”。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唐祚得以維繫。狄仁傑的一生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爲國貢獻卓著。

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張中進士後任清源丞。689年以賢良徵試,擢爲監察御史。後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荊州長史等職。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舉之,武則天將其提升爲洛州司馬。不數日,狄仁傑再薦之,稱其“可爲宰相,非司馬也。”遂得以升爲秋官侍郎,過了一個時期,升位宰相。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與桓彥範、敬暉等乘武則天病發動政變,圖謀恢復唐朝皇室政權。此前,張柬之已引楊元琰爲右羽林將軍,隨後又任命敬暉、桓彥範、李湛爲左右羽林將軍;並說動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參加密謀,掌握守衛皇宮的北門禁軍。政變初始,張柬之等率羽林兵五百餘人,迎太子李顯由玄武門入宮,復辟唐朝國號,是爲唐中宗。因功擢天官尚書,封漢陽郡公,後升郡王(張柬之爲漢陽王、崔玄暐爲博陵王、桓彥範爲扶陽王、袁恕己爲南陽王、敬暉爲平陽王,稱爲五王)。不久,張遭武三思排擠,武三思以張等五大臣誣陷韋后爲由,通過唐中宗頒佈詔令,將五大臣流放邊疆。張柬之被流放隴州,氣憤致死。

揭祕:張柬之和狄仁傑在歷史上各扮演了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