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伏闕諫諍和進諫一樣,都是是指臣子們跪伏在皇宮門前,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對皇帝進行激烈勸諫的舉動。在我國封建社會裏,伏闕諫諍的事情屢有發生。明代官僚士大夫的伏闕諫諍活動,尤爲慘烈,其中最爲悲慘的要數嘉靖三年七月的伏闕諫諍,200多名大臣一起跪在皇宮門口,嚎啕大哭,聲震整個宮廷,卻最終以失敗告終。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在明朝初期,臣子們與皇帝的衝突並不明顯。到了明成化時期,士大夫羣體伏闕諫諍與皇帝爭是非的現象開始增多。從成化初年到明朝末年,發生了10多次羣臣伏闕諫諍的事件。好多大臣們一起跪伏在宮門前,嚎啕大哭,磕頭不已,勸諫皇上改變或收回某一項決定。伏闕諫諍成爲明朝中期以後政治生活的常態。明代士大夫的伏闕諫諍事件不僅多發,而且往往以士大夫失去身家性命爲代價,具有很濃的血腥氣味。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第2張

成化四年,慈懿皇太后錢氏去世。錢氏是英宗的皇后,而憲宗的親生母親是英宗的貴妃周氏。憲宗即位後,把親生母親周氏也尊爲皇太后。周氏想在死後單獨與英宗合葬在裕陵。於是錢氏去世後,憲宗就下令另外選址安葬錢氏。大臣們卻認爲錢氏是正後,英宗當年又有遺命說將來與錢氏合葬,所以必須把錢氏與英宗合葬在一起。在上書勸諫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大臣們就跪伏在文華門外叩頭大哭,要求皇帝立即做出決定,收回成命。迫於羣臣壓力,憲宗最終同意了大臣們的請求,大臣們取得了伏闕諫諍的勝利。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第3張

然而,大臣們能在伏闕諫諍中取得勝利的情形畢竟是少數。

明正德皇帝喜歡狩獵、巡遊,恣意玩樂,不理政事。正德元年,大學士劉健和戶部尚書韓文等人率領九卿科道伏闕諫諍,要求正德皇帝誅殺太監劉瑾等人。正德皇帝不聽,下旨寬恕了劉瑾等人。大臣們於是都作罷散去了。這次伏闕諫諍失敗後,內閣大學士劉健、謝遷等削籍爲民,待劉瑾被誅之後才重新被任用。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第4張

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想到江南去巡遊,還自封爲“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太師鎮國公朱壽”。這個時候,江西的寧王朱衰壕正準備造反,局勢十分危急。六科給事中徐之鸞等人擔心皇帝的安危,紛紛上疏勸阻正德皇帝南巡。上疏兩天後沒見回信,羣臣開始伏闕諫諍。正德皇帝命令羣臣退下,但大臣們進行了更爲激烈的伏闕諫諍。正德皇帝看到有100多個大臣不聽自己的命令,和自己對着幹,不由得龍顏大怒。他下令將這些伏闕諫諍的大臣們罰跪五日。罰跪五日以後,正德皇帝又將這些大臣們廷杖,“杖之甚重,號哭之聲徹于禁掖,往往舁歸私宅幾絕,復甦”。有10多人被打死,還有些大臣則被打入大牢。由於大臣們的伏闕諫諍,正德皇帝沒有馬上南巡,但最終他還是找了個藉口去了南方。此次伏闕諫諍以大臣們的慘敗而告終。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第5張

武宗死的時候沒有子嗣,大臣們與皇太后商議,決定讓藩王的世子也就是武宗的叔伯兄弟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就是後來的明世宗。明世宗想追封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爲皇考,改稱武宗的父親孝宗爲皇伯考。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爲首的大臣們認爲這種做法不合禮制,就一再上疏反對世宗的這種做法。世宗不聽,君臣之間就起了衝突。

嘉靖三年七月,200多名大臣進行了伏闕哭諫。他們跪在左順門下,一邊大哭一邊高聲呼喊“高皇帝”“孝宗皇帝”,聲音震動了整個宮廷。明世宗下令記錄參加哭諫的大臣們的名字,並把領頭的學士豐熙等8個人抓進了監獄。結果修撰楊慎、檢討王元正等人繼續拍着宮門大哭,場面更加激烈。明世宗更加憤怒,命令錦衣衛將參加哭諫的180多人進行廷杖。其中翰林編修王相等17人被打死。幾年過後,凡是參與左順門伏闕諫諍的官員幾乎全被明世宗收拾掉了。明世宗逐步實現了將生父興獻王尊爲皇帝的心願。

伏闕諫諍是什麼意思?明世宗一天之內爲何杖斃17位大臣? 第6張

這次明代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羣臣伏闕諫諍事件,同樣以大臣們的慘敗而告終。

伏闕諫諍體現着官僚士大夫階層對於心目中公理的持守。身居高位的士大夫把據理力爭看作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他們認爲對皇帝的過失進行勸諫是臣子的本分,所以他們不惜以死抗爭,以成全自己的名節。從伏闕諫諍的行爲中可以看出,士大夫階層並不認爲皇帝的權威是絕對的。他們認爲“禮制”“公理”要高於皇帝的權勢。當然,伏闕諫諍作爲士大夫羣體的一種勸諫方式,並不會改變皇權的統治地位,也不會從根本上否定皇帝的存在。因此,伏闕諫諍這種抗爭對皇帝的影響有限。即使如此,明代官僚士大夫羣體對國家政治走勢的積極干預,還是使得皇帝任意而爲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