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自來都有長期的動盪不安行程,但是治世出現的時候中國之強盛也足以傲立於世界。這其中尤其以漢朝和唐朝爲代表,所以人們往往以漢唐氣象形容中國之強盛。但是我們在看待這些歷史的時候也要看到在漢唐之前的奠基者們。在漢朝來說,是秦朝的始皇帝嬴政結束了戰國的動亂爲中國統一打下了基礎,但是可惜秦朝二世而亡,纔有了強大的漢朝。對於唐朝來說,是有了隋文帝楊堅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朝時期的大混亂時代,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隋朝雖然經歷了三位皇帝,但也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隋朝滅亡之後的唐朝再一次見中國歷史推上了一個高峯,迎來了又一次值得中華民族自豪到現在的盛世。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但是說到隋朝,就不得不說到隋煬帝。與秦二世相比,似乎隋煬帝楊廣的歷史形象在人們心中更爲清晰,那就是殘歷暴虐,奢侈浮靡,耽於個人享受而不顧黎民之生命。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

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妨從“隋煬帝”這三個字入手,或者說楊廣爲什麼叫隋煬帝。古代帝王去世之後都會有繼任者或者後繼朝代的當權者爲其選定諡號,用以評價此人一生的功過和品德。比如漢武帝劉徹和魏武帝曹操的“武”,描述的是這兩位一生戎馬倥傯、軍功顯著的事蹟,威彊敵德曰武。“死於原野曰莊、秉德尊業曰烈”,所以清朝給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校的諡號是“莊烈帝”,這也是描述的是他自殺於煤山的史實,屬於比較客觀的評價。但是隋煬帝楊廣這個“煬”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第2張

《 逸周書·諡法解》對“煬”這個字的解釋是“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衆曰煬。”顯然這是很有貶義的,要知道古代諡號基本都是表達褒獎,最次也是同情,只有那些特別過分的帝王纔會得到諸如煬、厲、幽、靈這幾個字的惡諡。比如周厲王、周幽王、漢靈帝等,所以,顯然隋煬帝這個稱呼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負面評價。但是這種負面的評價是誰給的呢?其實後來的隋朝第三個皇帝楊侑給楊廣上的諡號是“明”,這個字的解釋是“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可知這個字微言大義,內涵還是很豐富的,既有褒又有貶。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第3張

那麼這個“煬”是哪來的呢?答案是唐朝上的!一般來說,古代人的諡號是不會輕易更改的,所謂蓋棺定論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唐朝爲什麼把原本的隋明帝改做了隋煬帝呢?其實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唐朝是起兵奪權,在古代來說屬於謀反,只不過這是一次成功的謀反!但即便再成功,在人們心中對於其統治的合法性都要打一個問號,所以爲了表達其統治合法性,貶低前朝帝王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只有將前朝皇帝塑造成一個無惡不作的昏君,自然就可以博得民衆對其的認可,從而認爲其政權理所應當。而在實施上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難做到。要知道,古代人的信息傳播沒有今天這麼及時有效,所以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皇帝是誰和皇帝做了什麼,更沒有人關心皇帝說的話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要官方塑造出一個殘暴、昏庸的隋煬帝出來,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民衆的認可。而對於前朝皇帝楊廣是不是有描述的那麼惡劣,人們是不知道也不追究的。即便是楊廣身上沒有那麼多缺點,也可以炮製出很多“生動”的事例來!更何況,客觀來說,楊廣確實也有着很多黑點值得被攻擊。

那不妨來看看,楊廣的這兩個諡號究竟哪一個更適合呢? 這就不得不看看楊廣這一生究竟都做了哪些事。

首先,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在建立隋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自然能力是沒的說的。在隋朝建立之後,他表現得作風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由此贏得了朝野讚頌和隋文帝夫婦的歡心。當然,這種外在 的表現到底是真正的品格還是爲了奪取帝位而做的僞裝就見仁見智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開皇末年,楊廣與太子楊勇的矛盾爆發,楊廣進宮爭儲,隋文帝被迫將其立爲太子。後在隋文帝病逝前夕,楊廣誤將寫給楊素請教處理楊堅後事的寫送到楊堅本人手中,恰好此時宣華夫人向楊堅哭訴自己遭楊廣非禮,導致楊堅大怒,意欲重厲楊勇爲太子。但是消息不出,楊廣已經控制了局勢,後不久隋煬帝駕崩,楊廣即位,又矯詔將楊勇賜死。可以說,爭奪皇位這件事是楊廣確鑿的黑點之一。但是別忘了,經歷類似的李世民可是一樣獲得後代人的尊敬,可謂成王敗寇,其實爭儲之事在帝王之家也不過如此。此一事,足以用“譖訴不行”來描述。

軍事上,楊廣在即位前曾參與與突厥、契丹之戰事,皆有所獲。大業五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後又出征高句麗。這些事也足以用“照臨四方”來形容,所以綜上所說,其實隋朝自己給楊廣上的“明”字還是比較客觀準確的。其中既有批評又有褒獎,不算偏頗。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第4張

反觀“煬”字來說,“好內遠禮、去禮遠衆”所表達的都是衆叛親離和不尊禮法。雖說隋朝滅亡時民變四起、怨聲載道,楊廣也是被逼迫致死,但是這就真的算是“衆叛親離”了嗎?敢問明朝滅亡時不是這個樣子嗎!隋文帝與朱由校一樣都屬於“死於原野”,但爲何朱由校的諡號是“莊”呢?而說到所謂“去禮、遠禮”,同樣的奪權的李世民的諡號卻是“孝”呢?而“孝”的解釋卻又是“慈惠愛親”,殺兄囚父簡直不要太諷刺!跟何況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還是直接逼李淵退位、親手射殺了兩個弟兄!而楊廣之行徑尚沒有到達這個程度。所以說,諡號爲“煬”,對於楊廣來說是絕對不合適的。

隋煬帝,隋明帝,爲什麼楊廣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諡號呢 第5張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所有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你在歷史中是什麼樣子不是由你說的算的,哪怕你沒那麼壞也可以讓你邊做那麼壞,更甚至你很好,一樣也可以讓你邊做那麼壞。一個諡號就能看出這麼多,今天得文章不是爲楊廣翻案,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客觀的看待歷史和現實,一個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好人也有缺點,歷史是這樣、現實生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