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愈家譜,韓愈在唐代非常的出名,給我們帶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那麼韓愈的家譜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今天就爲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韓愈的家世,韓愈其實不僅僅是一個有個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具有很高的才學能力。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網絡配圖

韓愈族譜

豫西南唐河、桐柏、社旗、泌陽四縣部分韓氏近年來在續修家譜時,得見修武縣族人珍藏的《韓文公門譜》,驚奇的發現有六支族人的始遷祖、二世祖在《韓文公門譜》裏均有記載,早者600多年,晚者200多年。至此近萬族人與唐朝文學家、思想家韓愈的世系連接無斷代。

唐河縣馬振扶鄉韓宅,桐柏縣埠江鎮、程灣鎮、安棚鎮等地韓姓一世祖韓舉、二世韓相、三世韓德信;唐河縣上屯鄉南韓莊等地韓姓一世祖韓自鳳、二世可法;唐河縣張店鎮、桐寨鋪鎮、畢店鎮等地韓姓一世祖韓道春的父親韓能賢、祖父韓立堯;社旗縣饒良、茨園等地韓姓一世祖韓尚忠、二世文歷;泌陽縣雙廟鄉西韓崗等地韓姓一世祖韓日光、二世君作;泌陽縣象河關鄉韓姓一世祖韓淵、二世書佐、書欽,三世廣元、廣賢、廣學,在《韓文公門譜》中均有記載。譜載人名、字、號及所配與豫西南唐、桐、社、泌四縣韓氏族譜,或世代口傳,或碑文墓誌銘所刻,或乾隆年間唐縣誌所載完全相符,天衣無縫。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續修家譜的參與者、韓愈三十八代裔韓尊明介紹,《韓文公門譜》始建於唐大中十年,前後經韓愈及長子韓昶、韓昶三子韓緄三世溯源編修。以韓氏始祖韓萬爲第一世,記至五十二世韓昶的五個兒子爲止,作爲本宗譜的上半部分。然後又以韓愈爲始祖,專記韓愈一門的傳承關係,譜規三十年一續,一直記到現代,成爲這本宗譜的下半部分,所以它被命名爲《韓文公門譜》。譜式上承父諱,下傳子名,中書自名及字號和簡傳,世傳三代名諱。譜上所記有關修武韓氏淵源和韓愈故里、墓塋所在,及其後代子孫數次遷徙博愛、伊川、孟州等地情況均一目瞭然。門譜除了上述正文外,還把每次續修時的序言和札記也單獨整理成冊。

豫西南韓氏修譜追本溯源、尋根問祖,上至韓愈,下至現今,一千兩百餘年四十多代世代無缺,解決了族人相見不知輩份高低遠近、無法稱謂以及族譜失傳、古蹟凐滅,不知歷代先祖及來源變遷等疑惑,也爲傳承姓氏文化、敦親睦族、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經驗借鑑,意義非同一般。

 韓愈的家世

韓愈不僅是一代文宗,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文臣,而且是孔孟以來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還是一個剛正不阿有膽有識的能臣。因此,蘇軾評價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軍之帥。”

韓愈在政治、思想、文學、軍事等各個領域都有卓越貢獻。然而,韓愈卻並非出身於豪宗世族之家。

說到韓愈的家世,我們可以從大詩人李白那裏打開一個缺口,來窺見一下韓愈的成長軌跡

李白因永王兵敗,受牽累而入獄。公元757年,李白出獄,在武昌遇到了即將卸任的武昌縣令、韓父韓仲卿。韓仲卿“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李白受託因作《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李白對韓愈的父親評價極高:安史之亂中,各地“蒼生熬然”,唯獨武昌 “此邦晏如,襁負雲集”,就是說人民生活安定平穩,老百姓紛紛選擇定居此地,以至於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戶口三倍”!

凡“頌”、“碑”之文,需借美贊之功。但是以李白的狂傲不羈,是不會輕易溢美他人的,可見李白是欽佩韓仲卿的,至少很有好感。

李白跟韓愈的叔父韓雲卿的關係就更是親密無間了。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第3張

網絡配圖

就在與韓愈父親見面後,李白在金陵與韓雲卿一見如故,李白贈詩給韓雲卿,從中我們得以一見韓雲卿的風采:

韓公吹玉笛,倜儻流英音。風吹繞鐘山,萬壑皆龍吟。

王子停鳳管,師襄掩瑤琴。餘韻渡江去,天涯安可尋。

在李白的眼中,韓雲卿吹笛子的神采飛揚,風流倜儻,

笛音繚繞,猶如龍吟山間。

後來,韓雲卿赴任廣德,李白賦詩送別:

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

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李白喜歡韓雲卿,不僅人長得瀟灑笛子吹得好,更重要的是韓雲卿“文章冠世”、“好立節義”。

透過李白的詩文,我們可以看出,韓愈的父親、叔父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此外,韓愈的祖輩中,也不乏名臣大功者:韓愈的祖父韓睿素,曾擔任桂州都督府長史,七世祖韓茂是北魏戰功赫赫的大將軍,後來官至宰相。

然而,顯赫的家世在少年韓愈的心中並沒留下任何印象。韓愈兩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父親相繼辭世,是兄長韓會與嫂嫂鄭氏擔負起了撫養他的責任。韓會早在二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朝野上下有些聲名了,大約在三十七歲那年,被宰相元載提拔進入朝廷,做了起居舍人,官居六品,隨侍在皇帝左右,負責記錄、編錄皇帝及其宰相議政的言論。也就在這一年開始,七歲的韓愈跟隨兄嫂居住長安,並從此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涯。

韓愈的學習非常自覺,也非常刻苦,有關史料記載,韓愈“自知讀書爲文,日記數千百言”,“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 “七歲好學,言出成文”, “及冠,恣爲書以傳聖人之道”, “盡能通六經、百家學”。

然而,韓愈十二歲的時候,當初提拔韓會的宰相元載由於勾結宦官,“長惡不悛,衆怒上聞”,“ 將肅政於朝班,俾申明於憲綱,宜賜自盡”。韓會被朝廷認定爲元載的同黨而被貶謫到最偏遠的地方——廣東韶州做刺史。韓愈與嫂嫂也隨同長途跋涉,來到韶州。兩年後,韓會就因憂憤過度而死。

兄長的去世使得韓愈一家人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回到河南孟州老家。但是當時的中原地區軍閥混戰,根本沒法生存。於是全家遷往安徽宣州。在這整個過程中,包括將韓會靈柩歸葬河南孟州,從廣東韶州攜家帶口趕回河南孟州,趕往安徽宣州,到了宣州以後對韓愈以及其他家人子弟照料看護與教育,所有這一切都不得不落在了韓愈嫂嫂鄭氏的肩上。特別是對韓愈的成長與教育,她傾注了巨大的心血。

韓會在去世前,曾囑託韓愈:“爾幼養於嫂,喪服必以期!”鄭氏是個品格賢良、意志剛毅的女人,她不但承擔了一家大小的生計,而且盡心培育這個年幼的弟弟。韓愈回憶說,鄭氏對待他:“視餘猶子,誨化諄諄。”

韓愈家譜 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代文豪韓愈的家世 第4張

網絡配圖

這個時期韓愈家裏的經濟狀況非常困難,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

僕始年十六七時,未知人事,讀聖人之書,以爲人之仕者,皆爲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時,苦家貧,衣食不足,謀於所親,然後知仕之不唯爲人耳。

意思是說,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家裏窮苦得不行,吃飯穿衣都是問題,之得求救於親鄰,這才知道讀書做官不只是爲國爲民,也是爲了自己有飽飯吃啊!

可見,父母的早亡,兄長的去世,家境的敗落,生活的窘困,嫂子鄭氏的含辛茹苦,以及期望恢復先祖的輝煌與榮耀,渴望爲官一方,造福民生,所有這些就是韓愈自覺刻苦學習的巨大動力!

在“唐宋八大家”中,韓愈的青少年時期是最爲艱苦也最爲曲折的一個!這對韓愈一生的成長,對於韓愈日後成長爲一代思想大家、文學大家有着非常關鍵的奠基作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