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正在熱播的虎嘯龍吟,讓我們對司馬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我們一起扒一扒他的歷史經歷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第2張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裏(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爲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平定孟達反叛,擊退諸葛亮進攻,平定匈奴,最出名戰績就是以少勝多,平定遼東。

他一生最大的戰功便是平定遼東,公元239年,司馬懿率領4萬軍隊,征戰遼東,用一年的時間,最終收復了割據48年之久的遼東半島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第3張

黃巾起義之後,各路勢力羣起爭霸,天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其中公孫氏佔據了遼東,成爲魏蜀吳之外的另一股勢力,在遼東四代君主中,公孫淵是最有野心的一位,最終也因爲他的野心斷送了遼東,公孫淵利用三國對峙的局勢,在魏國和吳國之間左右逢源,從而坐收漁翁之邊。孫權此時也正好利用遼東對抗曹魏,對魏國形成戰略上的威脅。此時的公孫淵,一心只想在遼東稱王稱霸,自立成國,而此曹魏一心對抗吳蜀,也就無心遼東,直至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蜀國不會再進攻魏國,而東吳剛剛經歷一場戰敗,不足以開成威脅,所以魏國終於可以空出手攻打遼東,拉開戰幕!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第4張

238年的正月,司馬懿率領4萬軍隊爭戰遼東,抵達遼東後,司馬懿兩次以少勝多,擊敗了遼東軍隊。逼得遼東軍隊不得不固守襄平城,司馬懿自知兵少糧多,而城內兵多糧少,故盤踞城外,大軍圍困襄平,城內的遼東軍隊糧食無法補給,最終上演了人吃人的一幕,軍心渙散。司馬懿最終輕鬆佔領了襄平城,徹底收復遼東。但城破之後,司馬懿將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7000餘人全部屠殺。又將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2000餘名官員盡數斬首,將大批百姓到遷至中原,遼東數十年積累一夜覆滅,屠城手段之殘忍,另人結舌。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第5張

司馬懿自此更是名聲大躁,然而也正是此舉,讓遼東東面的高句麗趁勢崛起,遼東殘破之後,再無束縛的高句麗逐漸壯大,經常襲擊魏國邊境,幽州刺史毌丘儉不得不領命從幽州出發徵計,雖成功擊退了高句麗,但卻無法繼續控制,邊境一直無法平靜,到隋朝時高句麗已經擁有500萬民衆,成爲東北亞大國,已以成爲東北邊境重大隱患。隋煬帝不得不調動百萬大軍三次征伐,但屢次戰敗。直到後繼的唐朝經歷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前後用50年時間,終於在公元668年徹底滅亡高句麗,消滅了這個邊境大患。

司馬懿留下這個殘局,把唐代三皇帝弄得焦頭爛額 第6張

而司馬懿的名聲毀敗,是從永嘉之禍以後開始,其不肖子孫自相殘殺,爭戰不斷,南方的東晉,又長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漸下降,再加之司馬家族後來的篡位,所以歷史上對司馬家族的評價並不高,雖功不可沒,但終功過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