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趙雲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三國時期趙雲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趙雲,大家想到的第一身份就是《三國演義》中蜀漢的五虎將之一,這裏要說他是文臣,怕是要遭噴了。可你去成都武侯祠遊玩,便會發現,趙雲確實端坐在文臣廊中,這究竟是爲何呢?

這武侯祠是建於唐朝之前,由朝廷出資修建的,是一項很嚴肅的政治行爲,最初和祭祀劉備的昭烈廟相鄰,一直到明朝初年重建時纔將武侯祠併入了“漢昭烈廟”,形成了現在的這個格局。這也就是說,成都武侯祠將趙雲歸類於文臣,其依據是來自正史《三國志》,因爲那時候《三國演義》根本還沒成書,所以應該是可信的。

《三國志》中對趙雲的描述,除了機智、忠義、勇敢的標籤外,並無一句提及他是武將。

一、

 

三國時期趙雲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網絡配圖

   公元191年,趙雲受到常山郡百姓推舉,率本郡義勇之士投奔公孫瓚。有人好奇,趙雲若不是武將的話,百姓爲何會推舉他呢?其實很好理解,因爲漢朝有很多舉孝廉的例子,跟是不是武將沒關係。當時公孫瓚對他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紹,你咋不去,偏要跑到我這裏來?”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爲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這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一般武夫怕是難以說出,由此可推測,趙雲定是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

二、

當時劉備也依附在公孫瓚處,趙雲得以與之深交。但是劉備對他的認識和喜愛過程,並非驚奇於他的勇武,而是從他的談吐和儀容開始的。

一次,公孫瓚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禦袁紹大軍,趙雲隨劉備出征,爲劉備掌管騎兵,相當於“掌書記”的職位。這個職位在三國時期,多爲文人所擔任。

在當時那個動亂的年代,武備爲第一要務,所以文人隨軍督軍、充任武職是常有的事兒。比如,諸葛亮和龐統都是文臣吧,可他們都做過軍師中郎將;陸遜是典型的書生吧,卻能都督兵馬。所以說,趙雲後來雖說一直在劉備軍中擔任過這個將軍,那個將軍的武職,可並不能說明他就一定是武將身份。

三、

有人說了,趙雲不是武將,怎可能兩次救阿斗?還生擒過夏侯蘭,在定軍山之戰中挫敗曹軍?我們接着來看。

 

三國時期趙雲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第2張
 

網絡配圖

   第一次長阪坡救阿斗,《三國志》並未做詳細記載,只說趙雲發現阿斗和甘夫人等走失,立即調轉馬頭去尋找,被人懷疑是投奔了曹操,劉備不信,沒多久,趙雲就抱着阿斗,保護着甘夫人回來了。第二次救阿斗,是孫權在聽說劉備西征益州後,便派人去接孫尚香回來,並叫她帶着阿斗一起歸吳,趙雲和張飛在長江截住了東吳的人,併成功奪回阿斗。

第一次屬於尋找,和武將身份無關;第二次是和張飛在一起,趙雲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很難說。至於夏侯蘭就更不好說了,他充其量不過是名法務工作者,而非真正的武將,或許趙雲比他勇敢,所以才做了人家的俘虜。

定軍山挫敗曹軍時,趙雲更多的還是發揮智多星的角色。

黃忠去搶曹軍的糧草,後來趙雲見其沒回來,這才率兵前去營救,打不過只好突圍,順帶救出了張著。回到大營後,面對曹軍的四面合圍,趙雲令蜀軍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便退走了。趙雲乘機命軍士用弩箭射殺曹軍,曹軍大驚,互相踩作一團,墜入漢水淹死者甚多。

四、

從劉備對趙雲的任用來看,他的真正才幹也是智囊團和管家而已,並非武將。

趙雲一生也不曾斬殺一員名將,不曾拔得一處要塞,不曾破過一次大敵,不曾領過重任或爲先鋒或爲統帥,不曾獨當一面、加高官而成封疆大吏。很多人說劉備眼瞎,不重用趙雲,實則不然,劉備看人的眼光即便不能和曹操比肩,但也相差不遠,否則也無法創造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偉業。

 

三國時期趙雲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第3張
 

網絡配圖

   所以說,劉備絕無可能對常年跟在身邊的趙雲看走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條:趙雲不是武將,膽氣是夠了,可力量不足,做做管理工作足矣。

劉備這麼做的目的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要其揚長避短。既能處變不驚,又能有條不紊地保護自己、家人和羣臣的安全,同時還能用其遠見卓識的大局思維來幫助自己,非趙雲莫屬。

五、

趙雲確有非凡的政治眼光以及超人的大局思維。

劉備剛得成都時,就打算將成都的名田宅邸分賜給手下諸將,趙雲則引霍去病的故事來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關羽、張飛被害後,劉備決心向東吳尋仇,趙雲又及時勸諫其不要伐吳。

以上種種,足矣說明趙雲作爲文臣的大局觀念和敏銳的政治判斷力,這正是前後左右四大將軍所不具備的。因此他被後世贊爲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所以說,成都武侯祠將趙雲歸類於文臣,是真實的。如果非要說他是武將的話,倒還不如說他是最勇敢、最有魄力、最有武將氣質的一代文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