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靈前的驚人一幕:十四爺爲何與雍正叫板

康熙靈前的驚人一幕:十四爺爲何與雍正叫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722年12月,當康熙駕崩的消息傳到西北軍營時,前線主將、十四阿哥允禵聽後真是五雷轟頂,方寸盡亂。半年前,胤禵還曾和父皇共商平定西北大計,自己也滿心希望能夠承繼大統,可如今,卻已是斯人已去,換了人間。捧着諭旨,,三十五歲的允禵的手不停的顫抖,一個巨大而悲愴的念頭向他壓來:他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康熙靈前的驚人一幕:十四爺爲何與雍正叫板

網絡配圖

但是,允禵又是那麼的不甘心和不服氣。他心想,憑什麼我在外面出生入死,浴血疆場,而某個人卻安坐京城,君臨天下?此刻的他,心裏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真是百感交集,是悲、是痛、是怨、是恨,連他自己都說不清。在他的腦海裏,只有痛苦與迷惑,猶如一片亂麻在無盡翻騰。本來,允禵以爲自己是承繼大統的不二人選,可惜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爬得高,也就摔得重,如今這天下早已是花落別家,自己也只能徒呼奈何!

也許在這個時候,允禵纔看清了自己的這個同母所生的四哥,他是如此的深藏不露,又是如此的縝密可怕。是啊,爲什麼大家在爭來吵去時,沒有人注意他的存在呢?如今回頭想來,一切都遲了。有人或許問,既然允禵手握重兵,何不提兵造反?對此,雍正冷冷一笑:“朕剛即位時,便召允禵來京,當時朕垂淚對近侍大臣說:‘正值皇考昇天之時,允禵卻不在跟前,他竟沒有這樣的福氣。應馬上降旨宣召,讓他速速回京以儘子臣的孝心’。

朕的本意,並不是爲防範他。像允禵這樣庸劣狂愚、無才無識的人,威不足以服衆,德不足以感人;何況在陝西有年羹堯等人在那裏震懾。再者,允禵所統之兵,不過幾千人,而這些人又大都是滿洲子弟,世代皆受朝廷恩惠,他們的家人也都在京城,那能聽從允禵的指使進行反叛呢?”誠然,允禵接到雍正命人回京奔喪的諭旨後,就立刻返回京城。他本就沒有造反之心,即使有這想法,正如雍正所說的,內外皆受鉗制,舉兵造反,談何容易?

康熙靈前的驚人一幕:十四爺爲何與雍正叫板 第2張

網絡配圖

如此,風雲突變之下,允禵也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幾無還手之力。他的江山,只不過是心中編織的美麗的迷夢罷了。雍正以體諒允禵的名義,將之召回京城奔喪,解除允禵的兵權於不動聲色間,還贏得了寬宏大量的讚譽。這一着,的確很高明。於情於理,允禵若膽敢造反,必然落下不孝不忠的罵名,而一旦允禵進入京城,那就成了雍正的囊中之物,可以任由他擺佈了。

允禵沒當上皇上,他心裏憋氣,就是不服。激憤之下,他在從西寧回京的路上,不但沒有給新皇帝請安,反而揚言說:“如今我兄爲皇帝,尚指望我叩頭耶?我回京不過一覲梓宮,得見太后後,我之事即畢矣。”快到京城時,允禵不知是不懂,還是有意挑釁,他命人行文奏事處,詢問到京之後見雍正如何行禮,“舉朝無不驚駭”。行什麼禮?你說行什麼禮?這不明擺着的事情嗎,還用問?!分明就是不把雍正放在眼裏!允禵就是要用這種衝動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和對雍正的蔑視與挑戰,雖然這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事實上,允禵的這種抗議在雍正面前如泥牛入海,絲毫不起作用。

在接到奏事處的報告後,雍正根本不予回答,只是淡淡地說,讓允禵先去拜謁大行皇帝(康熙)的梓宮吧。允禵的挑釁,很快被雍正輕描淡寫的消滅於無形間。但是,允禵的怒火遲早要爆發出來。在去康熙靈柩前哭拜時,同父同母的親哥哥、剛上任的雍正皇帝也早在場等着他。

兩兄弟相見後,允禵雖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卻也只能含屈帶憤的向雍正遠遠的叩頭,“毫無哀慼親近之意”。這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故意讓雍正難堪。

康熙靈前的驚人一幕:十四爺爲何與雍正叫板 第3張

網絡配圖

雍正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的脾氣,但在康熙的靈柩之前,他不想發作。爲表示對弟弟的親善,雍正還特意上前去扶允禵,但允禵脖子一梗,偏就拒不動彈。一時間,空氣都似乎凝結,兄弟倆一個拉,一個不動,場面十分尷尬。這時,侍衛拉錫看不下去了,他上前拉住允禵,讓他趕緊對新皇帝行跪拜之禮,允禵甩手咆哮道:

“我本恭敬盡禮,拉錫這樣下賤的奴才,也敢對我拉拉扯扯!若我有不是,請皇上將我處分;若我沒有不是處,請皇上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天威不可犯!雍正終於發怒了,他當下就命削去允禵的王爵,而只保留其最初的貝子身份。事後,兩兄弟更是如同水火。不過說實話,以雍正的脾氣,若不是親兄弟,若不是皇太后烏雅氏以死相抗,十四阿哥哪能苟活到乾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