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文幹事件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第一次交手

楊文幹事件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第一次交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荊州人劉洎,在隋末亂世,跟着蕭銑鬧起義,在原先西樑的地界,建立了新的政權,而劉洎則成爲黃門侍郎,因爲擴展地盤的需要,劉洎帶着軍隊,進入嶺南。武德四年,李靖帶領部隊,神出鬼沒,打了蕭銑一個措手不及,沒等各路軍隊,趕來勤王,蕭銑就已經投降了李靖,隨後劉洎進入唐朝的公務員體系。玄武門事變後,劉洎官拜給事中,不久又成爲御史。在這個位置上,劉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色,有什麼說什麼,很直接,也很管用。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朝明君的道路上,大步邁進,對於劉洎的建議,相當讚賞,尚書右丞、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銀青光祿大夫,官職一個比一個高。隨着不斷的升職加薪,老劉認爲自己,摸透了唐太宗皇帝的性格,只要自己實話實說,給出建設性的意見,這份工作就能幹好,但是到了唐太宗後期,情況變了。

楊文幹事件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第一次交手

網絡配圖

李世民後期,雖然人口財富和楊廣鼎盛時期,差距不小,但是整個社會次序、制度,都走上了正規,需要的只是時間,休養生息就行,到了老年,李世民最放不下心的,只有兩樣,太子問題和高句麗。

但是,劉洎對這倆問題,都站錯了隊,既不支持太子李治,也不看好東征,貞觀十九年,從高句麗回來後,劉洎就被殺了。

不過說到太子,唐太宗李世民本人的戰鬥經驗,也相當豐富,今天要講的,是玄武門事變之前,秦王和太子的第一次交鋒,楊文幹事件。

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7月,7月是夏天,作爲大唐統治者的李淵,已經58歲了,年紀大,對於夏天,總是有點受不了,於是啓程,去仁智宮,避暑。

仁智宮的位置,離唐朝京師長安有點遠,在銅川市的玉華山鳳凰谷中,是守衛長安的軍事要塞,佔據制高點,扼守交通要道,同時因爲在深山之中,環境很好,所以也是一座極好的避暑山莊。

仁壽宮作爲一座軍民兩用的避暑山莊,規模應該不大,《舊唐書》記載,仁壽宮的建造,從武德七年的五月開始,六月就投入使用,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公元624年,這一年,曾經爭霸江淮的杜伏威,死了,他的好兄弟輔公佑,被李靖打敗,也死了,從關中到山東,再到江南,都是李唐的江山。李淵作爲皇帝,心情非常好,於是這一年的六月二十四日,李淵帶着兩個兒子,李世民和李元吉,進入仁壽宮避暑,同時打打獵,回憶下當初的崢嶸歲月。而李淵的長子,李建成,作爲太子,在長安鎮國,處理日常事務。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李淵進入仁智宮沒幾天,就接到親信杜風的密報:有人偷運兵器,給封疆大吏,密謀叛亂,幕後的策劃,很可能是太子。

楊文幹事件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第一次交手 第2張

網絡配圖

同時,來自豳(讀 bin)州方面的急報,太子李建成的親兵衛士,爾朱煥和橋公山,向官府自首,承認自己私送鎧甲,給慶州都督楊文幹。

慶州的位置,大概在甘肅省的慶陽附近。

而爾朱煥這幫人,自首是在豳州,位置大概在,陝西咸陽的北部一帶。

秦王李世民打敗竇建德和王世充之後,功勞太大,爲了表揚李世民,李淵給他封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天策上將,地位高,位列三公之上,還能自己組建府衙。

我們經常在史書上看到,開府儀同三司,這個開府,也有組建衙門的權力,但他們管的,更多是民事問題,李世民的天策府,位列武官之首。

對於李世民的戰功,李淵老爺子的封賞,本也無可厚非,正因爲李世民,李唐纔有了統一天下的氣象,唯一的問題,就是秦王的地位,迅速膨脹,威脅到了太子。

有句古話叫,什麼樣的老爸,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兒子,若干年後,李世民成爲皇帝,他的兩個兒子,李承乾和李泰,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上天給了李世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沒有選擇才華出衆的李泰,更不會選擇已經叛亂的太子,他把帝國,給了李治。

時間拉回來,繼續說,楊文幹事件,太子是皇帝以下的第一人,權威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作爲應對,太子李建成,在謀士團的建議下,領兵出征,討伐劉黑闥,同時在外面,建立自己的軍事班底。

除了楊文幹,史書上記載,太子的死黨,還有羅藝和李瑗。

羅藝,原來是隋朝虎賁郎將,楊廣遠征高句麗那會,命令羅藝跟着李景混,在河北一帶,招募士兵,隋末亂世的時候,李景被殺,羅藝就自立山頭,成了雄霸一方的割據勢力。

李世民在洛陽取得大勝後,羅藝很識時務,直接就投降了李唐,隨後因爲竇建德被殺,劉黑闥在山東再次叛亂,在突厥騎兵的幫助下,佔領大半個河北,太子李建成親自統兵,在鎮壓劉黑闥的同時,招募了羅藝。

李建成是太子,李唐的江山,遲早是他的,羅藝投靠太子,也很正常,可惜風雲突變,玄武門事變後,因爲羅藝和李世民之間,存在過節,於是起兵叛亂,被已是皇帝的李世民鎮壓,處死。

李瑗,是李淵的堂侄,當時是幽州都督,李建成被殺後,李瑗也謀反,被殺。

在李建成還是太子的時候,幽州基本上是他的地盤,羅藝和李瑗,就是他的親信,同時還有楊文幹,他本來是太子身邊的親兵衛士,因爲能力出衆,由太子推薦,楊文幹成了慶州都督。

事件爆發後,李淵老爺子當然很生氣,三百里加急,直接讓太子李建成,來仁智宮見他,同時派宇文穎,去召見楊文幹,讓他來仁壽宮,當面對質。

私運武器鎧甲,這事應該是真實的,李建成貴爲太子,該有的眼線,還是有的,隨着太監宣讀,皇帝的口諭,李建成也不敢怠慢,立即把謀士團,特別是參謀王珪和韋挺,都找來,想對策。

既然是謀士,出什麼主意都有,也不用交稅,有說立即去見皇帝的,也有說,馬上造反的。

拿主意的,還是得太子本人。

因爲李世民的優秀,太子李建成的才華,被埋沒了,其實,戰場上,該有的殺伐果斷,他一樣也沒有少,經過權衡,李建成最後決定,去見皇帝,去見他的父親。

倉促造反,肯定是死路一條,主動承認錯誤,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遠在慶州的楊文幹,是一個武將,不像李建成那樣沉得住氣,宣讀聖旨的宇文穎,剛到慶州,老楊就甩開胳膊,準備大幹一場,起兵造反。

在這起事件中,宇文穎的身份,也很關鍵,史書記載,宇文穎和李元吉的關係不一般,而且,在慶州,宇文穎除了皇帝的口諭,更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楊文幹。

認識到事態嚴重的楊文幹,才鋌而走險,起義鬧獨立。

楊文幹反了,太子的解釋,也就沒有意義了,直接被皇帝李淵給囚禁在仁智宮,同時宣召李世民,讓他再次領兵出征,鎮壓楊文幹。

一些史書上,對於李淵找李世民出兵的解釋,是李淵允諾,鎮壓楊文幹後,正式冊封李世民爲太子。允諾冊封太子,這事無論是不是真實的,但是李世民一離開仁智宮,李建成的處境,卻發生了轉變。不得不說,李建成的人緣還是很好的,被軟禁後,李淵身邊的嬪妃,尹德妃和張婕妤,還有兒子李元吉,大臣封德彝,都開始替太子求情。作爲皇帝,李淵確實對權威很看重,但是同樣的,他老了,無論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都是他的兒子,而且還是那麼的出色,兩個人的表現,都很好,所以在繼承人問題上,最糾結的,莫過於這位近六十歲的老頭了在這一系列求情的人物中,有一個人的身份,很特殊,他就是封德彝(讀 yi)。封德彝來自渤海的大家族,早年跟隨楊素出道,人很聰明,關鍵是交際能力很好,隋末一直待在楊廣身邊,幾乎參與了楊廣所有的軍事行動,江都兵變後,投靠李唐,因爲和李淵關係不錯,擔任內史舍人。

楊文幹事件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第一次交手 第3張

網絡配圖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那會,幾個月都沒把洛陽打下來,河北的竇建德,也來湊熱鬧,出兵,增援王世充,作爲李唐王朝的負責人,李淵顯然考慮的更多,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求穩爲主,於是猶豫,將命令李世民撤回關中。

關鍵時刻,是封德彝分析形勢,勸李淵繼續信任李世民,不要撤兵,最後李世民才能安心的領兵,在虎牢關,大破竇建德,王世充也因此投降。

事後,封德彝被封爲平原縣公,天策府司馬。

天策府是李世民的地盤,做了司馬,也就和李世民建立了聯繫,同時,和李淵呢,因爲老同事的關係,兩人的私交很好,經常回憶同朝爲官的經歷,而且,封德彝和太子李建成也不錯。

典型的萬金油,在哪裏都吃得開,交際能力好,IQ高,因爲他和哪一邊的關係都不錯,封德彝的態度,就很關鍵,李淵在詢問他的意見時,封德彝選擇,站在了太子一邊。

朝堂上,都站好了隊,楊文幹事件的結果,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但是,李世民在面對這場叛亂時,出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還是後來被詬病最多的一個問題,他把事件中的兩位重要人證,楊文乾和宇文穎,都殺了。

導致的結果就是,這起太子謀反案,成了懸案,歷史上說什麼的,都有:

支持李世民的,認爲楊文幹畢竟是太子的人,謀反也是事實;

支持李建成的,認爲是秦王策劃的這起事件,要不幹嘛把證人都給殺了呢;

而李世民對此的解釋,是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

近一百年後,唐朝的一個小說家,叫劉餗(讀 su),文化人,還是進士及第,官拜集賢院學士,他寫了本《隋唐嘉話》,在描述楊文幹事件的時候,評價是“人妄告東宮”。

因爲這個事,現在的主流觀點,都是李世民的陰謀論。

而事件最後的處理結果,似乎對這個結論,提供了最好的證據:

李世民鎮壓楊文幹後,回到長安,得到的處理結果是,太子府的王珪、韋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分別被流放到巂(讀 xi)州,在四川境內。

王珪和韋挺,都是太子府的謀士,其中王珪在李世民時期的宰相羣體中,非常有名,有些史料,評價王珪,可以在唐初的宰相羣中,排名前四。

而杜淹,是杜如晦的叔叔,和一般的認識不同,杜如晦和杜淹的關係,並不好,當初杜如晦在秦王府,杜淹呢,爲王世充打工,各爲其主,也出過不少損招,不過,王世充投降後,在李世民仗下,兩個人才算和好。

楊文幹事件,李建成和李世民,兩邊都沒佔到便宜,相對李建成還吃虧一些,但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兩人的戰爭,開始公開化,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輸的地方,其實並不是常何,或者其他理由。

可能在戰爭中,歷練的太少,李建成最失敗的,應該是忘記了那句老話:獅子搏兔亦用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