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高宗李治欲殺權善才,狄仁傑是怎麼救的他?

唐高宗李治欲殺權善才,狄仁傑是怎麼救的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的陵墓名曰“昭陵”,我國曆史上有三個皇帝的陵墓叫“昭陵”,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明穆宗朱載垕和清太宗皇太極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境內,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一般來說,帝王陵墓豪華奢侈,周圍松柏環繞。雖然李世民死前曾囑咐:“今死,不可厚費。”但是其子孫依然將他的陵墓建造的無與倫比。

帝王陵墓除了宏大豪華,其風水更是極爲講究。自唐以來,封建輿論家普遍認爲唐太宗昭陵的風水是中國曆代帝陵之最佳者。陵墓建成,風水已定,其間草木土石不可妄動。可是唐太宗陵墓周圍的柏樹卻被人誤砍了。

唐高宗李治欲殺權善才,狄仁傑是怎麼救的他?

據史料記載,儀鳳元年(676),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唐朝名將,官至上柱國,封爲開國侯)誤砍了昭陵周圍的柏樹,大理寺(相當於現在最高法院)工作人員將事情稟報了唐高宗李治,並認爲按法律當免去官職。唐高宗聽說後,非常惱怒,認爲權善才之舉將其陷入了不孝的境地(沒有守護好父親的陵墓),“必殺之”。於是動用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法律之外特下一令,要將權善才誅殺。

按說皇上特地下的命令,任何人都得無條件服從。可是最後權善才並沒有死,僅僅是免去了官職,流放嶺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是誰救了權善才呢?

當時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一職,接到皇上的特令以後,認爲處決不當,於是便奏明唐高宗。唐高宗非常氣憤,怒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殺之。”高宗心意已決,當朝文武大臣都勸狄仁傑走吧,別參與此事了,不然亦沒有好果子吃。可是狄仁傑不愧是狄仁傑,他依法據理力爭,道:“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爲難,臣愚以爲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爲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爲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

狄仁傑說的這段話相當有水平,他先把皇上比作”堯舜“,戴個高帽兒;然後又說自己實爲陛下考慮,不忍”陷陛下於不道“。一段話把高宗李治心裏說的樂呵呵,怒氣便消去了一大半兒,因此權善才免去了死罪。

唐高宗李治欲殺權善才,狄仁傑是怎麼救的他? 第2張

以上是《舊唐書》對”昭陵柏被誤砍“事件的記載。然而《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對這件事的記載卻稍有不同。

據《新唐書》和《通鑑》記載,誤砍昭陵柏的並非權善才一人,還有一個叫範懷義的人。

《新唐書》: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坐誤斧昭陵柏,罪當免,高宗詔誅之。《通鑑》:儀風元年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誤斫昭陵柏,罪當除名;上特命殺之。

但不管是幾人,砍了昭陵樹木,對於皇上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而狄仁傑秉公執法,不懼觸怒龍顏的膽識和品質,都令人由衷敬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