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關羽和呂蒙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關羽斬顏良一戰成名,爲何呂蒙斬殺關羽卻沒落下好名聲?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公元200年,曹操派張遼、關羽去解白馬之圍,關羽在萬軍當中刺死顏良,袁紹軍大亂,張遼趁機掩殺,白馬之圍遂解。

白馬一戰成就了兩位名將,關羽和張遼。特別是關羽,更是一戰成名。“策馬刺良於萬衆之中”,簡直帥呆了,歷史上能做到的可謂寥寥無幾。

19年後,呂蒙白衣渡江,破壞關羽設置的沿江烽火臺,不僅在短時間內奪取了荊州,更是把關羽逼到了絕境。最終,一代名將關羽在臨沮被殺害。

關羽斬顏良一戰成名,呂蒙計取荊州誘殺關羽,爲何卻留下了千古罵名呢?

白馬之戰

白馬之戰,發生在官渡之戰的初期。

官渡之戰時,曹操佔據黃河以南的兗州、豫州和徐州等,而袁紹則佔據黃河以北的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等。曹操的軍政中心在河南許昌,而袁紹的軍政中心在河北鄴城。

袁紹如果想徹底消滅曹操,最終必然要率領軍隊進攻許昌,想要進攻許昌,首先必須要渡過黃河,而在黃河的南岸,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名叫官渡,袁紹如果想在黃河南岸站穩腳跟,必須要突破官渡,才能進行下一步攻打許昌的計劃。

同理,曹操如果想徹底消滅袁紹,必然要率領軍隊北渡黃河進攻鄴城,然而他也必須要攻破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黎陽,才能在黃河北岸站穩腳跟,然後開展下一步攻打鄴城的計劃。

雙方面臨的局面差不多,因此大戰一開始,曹操就親率軍隊坐鎮官渡,袁紹也早在黎陽佈下了重兵。

黎陽和官渡,相隔大約100公里。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第2張

曹操的實力不如袁紹,所以他更希望和袁紹在官渡決戰。官渡靠近曹操的軍政中心許昌,這樣曹操在後勤補給上就更具備優勢,而袁紹不僅需要把後勤補給線延長100多公里,還需要渡過黃河遠離自己的軍政中心鄴城,這樣在後勤上會顯得非常不利。

同理,袁紹更希望能和曹操在黎陽決戰,這樣勝算更大。但畢竟這場戰爭是袁紹發起的,他是進攻方,所以他只能進攻黃河南岸,但他如果傻乎乎地直接跑到官渡,那不正如了曹操的心意嗎?

於是袁紹這邊就有了一個計劃,那就是派顏良率軍隊,去圍攻曹操在黃河南岸的軍事據點白馬,把曹操的主力部隊引誘過來,從而一舉殲滅。

這一計非常厲害。因爲曹操這時必須面臨兩個選擇:

第一,派兵救援。

第二,不派兵救援。

如果派兵救援,袁紹就可以圍城打援,曹操一旦增兵來救,兵少直接吃掉,兵多則袁紹可以立馬從黎陽調兵支援。這樣一來二往,雙方的主力部隊就會陸續來到白馬附近彙集,袁紹方面就可以圍繞白馬展開決戰,白馬距離黎陽不到20公里,距離官渡卻非常遠,這顯然對曹操非常不利。

如果曹操不救,袁紹不僅輕鬆拿下白馬這樣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部隊還可以進一步在黃河南岸站穩腳跟。

在袁紹看來,曹操不管怎麼做,都是個死局。關鍵時刻,曹操的謀士荀攸給曹操獻了一計叫“聲東擊西”。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第3張

荀攸是曹操最頂級的謀士,他的計謀自然是沒有問題,怎麼個“聲東擊西”法呢?

那就是白馬繼續要救,但不能讓對方瞭解我們真實的意圖。袁紹部隊在白馬附近徘徊了好久,都沒見曹操的援軍,但袁紹卻發現,曹操的有一股部隊攻向了延津。

這時候袁紹開始面臨兩個選擇:第一,不管進攻延津的曹軍。第二,派兵攔截進攻延津的曹軍。

如果不管進攻延津的曹軍,那麼這股曹軍一旦渡過黃河,很有可能對袁紹的大本營鄴城形成威脅。

如果攔截進攻延津的曹軍,曹軍是虛張聲勢又該如何?

荀攸通過此計,巧妙地將難題甩給了袁紹。

考慮再三後,袁紹決定讓顏良分一半兵去延津攔截曹軍,另一半則是留在白馬附近以逸待勞,等待曹軍的援兵。

袁紹的決定其實也沒啥大問題,畢竟他覺得以顏良的能力,至少能抗住曹操援軍的進攻,自己這邊無論是從黎陽調軍,還是讓延津的部隊回援,都是沒問題的。

然而,袁紹低估了曹操援軍的實力,張遼加關羽的組合,直接把顏良的部隊幹穿了。特別是關羽,直接衝入敵陣,拿下了顏良的人頭。

曹操的進軍太迅速,袁紹完全來不及支援。顏良一死,白馬之圍的困境也就被化解了。

關羽這一戰的表現非常驚豔,所以事後曹操不得不給上報朝廷,封關羽爲“漢壽亭侯”。之後,關羽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計取荊州

荊州是孫劉聯盟的基礎,魯肅擔任大都督時,東吳和蜀漢在荊州問題上都各有讓步,這並不影響孫劉聯盟的大局。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魏國的實力非常強大,二者只有攜手合作,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

三個勢力,兩弱一強,這樣聯盟的基礎就會一直存在。然而這一切,在劉備取得漢中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關羽“水淹七軍”後,逼得曹操差點遷都,這就給了孫權一個錯覺:劉備現在的實力超越了曹操。

魯肅是劉備聯盟的維繫者,他的死讓孫劉聯盟更是變得如同紙片一樣脆弱。呂蒙繼任大都督後,一直想通過立戰功建立自己的威信。所以在關羽“威震華夏”時,他悄悄給孫權上了一個奏表: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衆還建業,以治疾爲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軍隊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孫權本就是個短視的主,赤壁之戰時如果不是周瑜和魯肅主戰,他早就投了。他看到呂蒙的奏表很開心,馬上開始部署奪回荊州的計劃。

關羽對東吳並非完全沒有防備,他建了很多烽火臺以防東吳的部隊過江。呂蒙則是命令士兵扮作客商,拿下了烽火臺,最終背刺成功。

呂蒙殺死關羽後,並沒有落下什麼好名聲,不僅給東吳引來了禍水,他自己不久也一命嗚呼。

總結

關羽斬殺顏良成名 呂蒙將關羽斬殺爲何沒有好名聲 第4張

奪荊州殺關羽,呂蒙確實取得了個人的巨大成功,但卻嚴重破壞了孫劉聯盟的大局,呂蒙本人,也在殺死關羽之後不久,就病逝了。呂蒙雖然死了,他殺死關羽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後果卻遠沒有結束,“夷陵之戰”就是呂蒙殺死關羽帶來的惡果之一。

夷陵之戰的規模很大,它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三國“三大戰役”。

夷陵之戰後,蜀漢精銳盡失,東吳的實力也被進一步削弱,兩國再也沒有能力統一天下,最終只能重新聯盟,才能勉強對抗強大的曹魏。

呂蒙殺關羽奪荊州,成就了自己,卻吹響了蜀漢和東吳滅亡的號角,即便是他青史留名,留下的也只是罵名而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