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靈帝爲什麼要建直屬軍隊?最後卻...

漢靈帝爲什麼要建直屬軍隊?最後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的皇權始終被宦官和外戚所分置,到了漢靈帝時期有了水火不容的趨勢。雖然漢靈帝一直在像《心病》裏的範偉那樣“控制、控制、再控制。。。”但“沒控制住!一下抽過去了”。靈帝的死讓兩種勢力失去了捆綁,如同從牢籠中剛剛放出的兩隻猛獸一樣怒視對方,宮廷政變一觸即發。

繼位靈帝的劉辯才十三歲,所以他的母親何太后成了真正使用皇權的人之一。誰爭取到她的支持,誰就爭取到了皇權。但何太后對雙方都沒有明確的態度,她也想學習老公靈帝的手段控制臣下。就像公司的領導,既不希望員工太抱團兒挑戰自己的權威,也不希望員工彼此打鬧起來影響工作。

另一位手握重權的人是何太后的哥哥何進,他的職位是大將軍。

自從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重新設立大將軍的職務以來,大將軍已經具備了攝政地位,但這個職位並不連續,比如樑冀與竇武之間就相差將近十年。到何進這屆,是東漢的第七任大將軍。

何進的態度明確,旗幟鮮明地反對宦官當政,爲了打擊閹人,他一邊爭取妹妹的支持,一邊按照助手袁紹的主意,召集地方軍閥向京城集結。

漢靈帝爲什麼要建直屬軍隊?最後卻...

袁紹爲什麼會給何進提這樣的建議呢?這跟袁紹的政治主張有關,他表面是外戚的人,實際是官僚集團的代表。要說清這其中的緣由,還要從袁紹的家族講起。

袁紹是汝南士族袁家的後裔,是漢朝官員中枝蔓最深的官員。袁紹有着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到他已是第五代中央官員了。

“三公”是指:司空、司徒以及司馬,三個副國級官職。司空,負責全國物質建設事務的;司徒是負責全國人口、土地以及精神文化事務的;而司馬(有時也稱太尉)是負責國家軍事事務的。簡單類比下,司空是城鎮建設及交通部長(有時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司徒是內務及宣教部長,司馬是國防部長或軍委副主席。

所謂“四世”是指汝南袁氏家族裏從袁安這一代算起一共有四代人,都在三公的級別任過職。可見袁家在漢朝的恩寵可謂深厚。

袁安(?—92年4月9日 ),字邵公(《袁安碑》作召公)。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 。東漢大臣。

到了靈帝時期,袁安有兩位曾孫擔任三公。一位是袁紹、袁術的父親袁逢,在漢靈帝期間擔任過司空,但早亡。另一位是袁逢的弟弟袁隗,他比袁逢位及三公的時間還早,在靈帝的熹平元年(公元173年)十二月,袁隗就擔任了司徒。是目前袁家在世的最大的官。袁紹的弟弟袁術也不弱,是虎賁中郎將,類似中央警衛團團長。看來劉家對袁氏家族是很信任的。

汝南袁家縱橫百餘年,算上將要駕崩的劉宏,熬死了十位漢朝皇帝,真是五代十國王。所以漢末的官員都唯袁家馬首是瞻,而袁紹、袁術等袁家子弟更成了士族官吏們在朝廷的代言人。

袁紹不到二十歲時,就被朝廷安排去基層鍛鍊,在東郡的郡治濮陽當上了縣長。不過袁紹因爲母親去世而離任。袁紹在洛陽的家裏守喪三年,然後作爲一名大孝子,他覺得守孝沒守夠,就來了個守孝續集,向朝廷提出要補父親去世時沒有守孝的人生遺憾,再爲父親丁憂三年。

但第二個三年一晃就過去了。朝廷不能放着人才不用,就安排袁紹職位,但被袁紹拒絕了。很明顯,二次丁憂的袁紹袁本初,原本的出發點就是不想入朝爲官。

因爲此時宦官勢力在朝廷裏的風頭正勁,已成朝中的主流。太監們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殘酷迫害官吏士大夫及其子弟(稱作黨人),禁止他們進入仕途,史稱黨錮之禍。雖然血統高貴的袁紹,並沒因此受到排擠,但出身決定了他必然站在黨人一邊,不會跟宦官合作。如果袁紹冒然入朝很可能會捲入不必要的麻煩。宦官讓你揭發檢舉同事朋友,你是配合還是不配合?

再說了,袁紹家世深厚,容貌英俊挺拔,人氣口碑絕佳,是腦殘粉的國民老公。要是到中央履職,萬一被太監們挑眼就危險了。他們嫉妒恨啊!公公永遠做不了老公——他們沒有。

漢靈帝爲什麼要建直屬軍隊?最後卻... 第2張

縱觀袁紹的一生,他是個追求名望的人,竟然能主動放棄進入中央的機會,說明他年輕時的頭腦還是清楚的。

估計族中長輩給他支招的可能性很大。儘管袁紹的叔叔袁隗做官老道,但袁家也受到不大的衝擊,從司徒的位置上離職,後又官復原職了。但君威難測,當前政局不穩,留一支血脈在外面還是明智的。

袁家能在宦海沉浮中成爲屹立不倒的百年老店,絕對不是白給的。李嘉誠在大陸金融調控政策出臺前就已經把資金轉移出去了,說明從來沒有隨隨便便成功。

外界聽聞袁紹這麼孝順無不佩服,特別是名士官吏們都紛紛前來拜會瞻仰學習孝道楷模袁紹的先進事蹟,順便通通風報報信。

其中許攸、張邈、逄紀、何顒以及曹操等黨人學習最爲主動,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聚集在袁家開會座談。大家談體會說未來,以構建一個充滿孝道的和諧社會爲理想。

袁紹雖然在家裏休假,但時刻想着工作,一心撲在事業上,而且還儘量不讓別人知道,在幕後默默地付出着,感動漢朝。

老百姓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所以,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是不能讓太監這種無後不孝之人干政的,因此座談會的主旨就是:剷除宦官,有孝治國。

宦官首領之一的趙忠知道袁紹竟然要把守孝推廣成國策,非常不滿。他把袁紹的叔叔袁隗叫來說:“袁本初不應朝廷的辟召,聽說還專門養了一批亡命死士,這孩子想要幹什麼?!”雖然趙公公的語氣很重,但這已經是相當客氣的了,如果不是老袁家多年有根基,趙忠纔不會打這個招呼,他完全可以直接以謀反罪把袁紹收監了。

袁隗身在險境當然比較謹慎,他叫來袁紹向他轉述了趙忠的話,並勸他不要因爲自己的莽撞招來全族的大禍。袁紹以孝爲先,恭敬地聆聽完叔父的教誨,退出去回家以實際行動表示:接着開以孝治國的研討會,尋找剷除宦官的機會。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百萬黃巾軍起義了,而且波及整個中原地帶。然後西涼的十萬羌人也起義了。在國難之際,中央爲收納人才終於停止了對黨人的迫害,落實政策恢復黨人官吏原來的待遇和職位。如果站在被禁錮的黨人們的角度講,叛軍的出現體現了皇天的好生之德。

漢靈帝爲什麼要建直屬軍隊?最後卻... 第3張

在這種氛圍下,袁紹接受了國舅大將軍何進的徵召,做大將軍府的幕僚官吏。袁紹出仕是要借外戚何進的力量,對抗宦官勢力。雖然黨人們平反了,但手裏沒有兵權,是沒法與宦官對抗的,袁紹這是借力使力。

不過,時局又發生了變化,袁紹接着有了新的職位。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漢靈帝借鑑漢武帝的舊制,成立了由自己直接領導的西園八校尉。

這是一支負責京師安全的部隊,用的全是根紅苗正的官家子弟。袁紹任中軍校尉,排在第二位,曹操任典軍校尉排在第四位。而這支軍隊的負責人是上軍校尉蹇[jiǎn]碩,他直接向靈帝彙報。

何進身爲大將軍,具備掌管京畿衛戍的職能。靈帝劉宏爲什麼又搞出一套西園八校尉人馬呢?黃巾軍的起義讓劉宏有了戰備的需求,手裏沒有掌控的軍隊是不安全的。不過,這只是放在桌面上的藉口,更重要的是要分走國舅何進的兵權。

西園領導蹇碩是位擔任小黃門的太監,小黃門在宦官裏屬於中層幹部,比十常侍的地位要低。這支靈帝貼身警衛旅的權利非常大,大將軍何進也要受其節制。(《資治通鑑》:帝自黃巾之起,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帝親任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

看來劉宏更信任宦官。

西園校尉的成立讓何國舅的內心也含糊了,要是自己的兵權受到質疑,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受到質疑,好在靈帝還是懂得制衡的,他安排何進的幕府袁紹在西園任二把手,安撫下外戚的內心。

誰知風雲突變,靈帝死了。在朝廷上下悲痛之際,蹇碩化悲痛爲力量,打算把何進殺了。因爲靈帝還有遺願託他實現。

靈帝成立西園校尉還有更重要的、必須要瞞着外戚何家的原因:廢嫡立庶。

太子是何皇后嫡生的劉辯,但劉辯性格輕浮,缺乏威儀。劉宏非常不喜歡,他想立庶出的劉協爲儲君。不過劉宏有些怕老婆,他不敢隨便得罪何後。當初劉協的生母王美人被何後給毒死了,劉宏震怒,然後是嚴正警告,一副神聖不“去”侵犯的氣勢。

在劉宏看來,出身屠戶之家的何皇后,頭上鳳冠裏插的似乎不是簪子,而是剔骨尖刀,何後身上總有種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場。

所以,劉宏如果沒有軍事準備就想換儲是天方夜譚。也是因爲何後跟張讓等常侍們走的太近。劉宏只好另外扶持有武略而健碩的蹇碩準備這件事。

但劉宏死的急,沒來得及寫遺詔或者說沒來得及準備好就上路了。深受皇恩的蹇碩當然要幫着老皇帝完成遺願。何進軍權最大,所以只能殺了。(《資治通鑑》:帝以辯(劉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劉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於蹇碩。丙辰,帝崩於嘉德殿。碩時在內,欲先誅何進而立協。)

如果蹇碩成功,無疑是宦官勢力對外戚勢力的毀滅性打擊。但人生是很殘酷的: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蹇碩的計劃遭到了大部分宦官的暗中反對。

雖然何進是宦官的死對頭,但劉辯及何太后是宦官的主要靠山,蹇碩把劉辯換了,就是在宦官集團內部的利益再分配。一旦換儲成功,蹇碩的權利必然會超過現在的宦官權貴們。

何況當初蹇碩以一名小小的小黃門,竟然一躍成爲靈帝跟前的紅人,掌握了最高軍事權,這已經非常讓其他宦官嫉妒了。萬幸你的靠山倒了,難道大夥還要成全你立新靠山壓在我們頭上?你以爲我們當初在淨事房被摘除的是腦白質?只是蛋白質而已!(漢代的閹割機構是蠶室,這裏爲了理解方便借用淨事房一詞)

何進在對手的幫助下成功躲開了暗殺並反殺蹇碩得人頭。外戚與宦官合作除掉第三方之後,再次回到彼此對持的狀態

而此時袁紹則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是西園校尉的二把手,蹇碩一死,他遞補進階成了西園校尉軍隊的頭領。並被何進任命爲司隸校尉,假節。司隸校尉是國家對官吏監察的最高行政長官,假節是具備調動軍隊的權利。同時,何進還安排袁隗出任太傅與自己一起負責國家官吏的人事任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此刻袁紹的實際地位是僅次於何進、袁隈的三把手。

袁紹身價陡增,他既是何進的心腹又是名士官吏的代表。他在朝中的三個勢力裏獲得了外戚、黨人兩個勢力的支持,同時還有了最高級別的兵權。

換句話說,蹇碩的死讓袁紹離實現剷除宦官的目標更近了一步。所以,一個人死了,有的人會難過,有的人會在家裏狂笑。當然,狂笑的人也難過,他難過這個人怎麼才死。

但蹇碩的死也讓何進對宦官有了新認識,他發現敵人也可以成爲盟友,只要找到共享利益。何進的猶豫態度讓袁紹非常擔憂。如果何進與宦官由恨轉愛,自己被晾在一邊兒的滋味兒可不好受,再被誣陷成小三兒暴揍一頓,然後扒光掛網就沒啥活路了。

於是袁紹開始操作。他先是在叔父袁隈的幫助下,列出二十多位名士官吏的名單推薦給何進徵用,爲袁家培養更多的黨羽。

比如鄭泰被任命爲尚書侍郎、華歆爲尚書郎,這是負責國家人事的部門。荀攸擔任黃門侍郎。這個職位容易讓人誤會荀攸是個宦官,其實是一個能自由出入禁宮的外官,能接觸到衆多朝廷機要,是皇帝的機要室主任。

黨人官吏的勢力一下就被袁家扶植起來了。

接着,袁紹認真履行假節的職責,向何進提出軍事建議:暗中調動各地軍隊靠近京城,然後讓宣傳部到處製造輿論:因爲反對宦官亂政,老百姓和軍隊已經發生異動了,再不解決宦官勢力,國家就要大亂了。以此威懾您的妹妹何太后,讓太后儘快切割與宦官的關係,您處理宦官就不用投鼠忌器了。

其實,袁紹是想通過這次行動,讓自己有機會抓到軍權,如果成功就能不受何進的挾制,自己能直接根除宦官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