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盡忠報國,戰死沙場”應該是軍人的終極夢想,名將遇到賢君自然能夠建功立業,但若是生不逢時,即便有天縱之才也是壯志難酬、報國無門。衛青和狄青,霍去病和辛棄疾,兩個朝代四位名將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衛青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衛青是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他在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元封五年衛青逝世,漢武帝爲了表彰衛青對大漢帝國的功績,將其墳墓建成如廬山的形狀,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諡號爲"烈"。

衛青的首次出征就是奇襲龍城,從此揭開了漢匈戰爭中漢朝反敗爲勝的序幕。衛青七戰七勝,收復了河朔、河套地區,大破匈奴單于,爲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用兵善於以戰養戰,並敢於深入敵後 ,他爲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雖位極人臣卻不立私威。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2張

衛青出身奴隸,從建元三年(前138年)獲救,任侍中、建章監、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爲車騎將軍。衛青在他一生的戎馬生涯之中,官至大司馬大將軍,他是歷史上出身最低,功勞最大,官位最高的名將。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東平陽人,西漢名將、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授封爲冠軍侯。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初次征戰即率領800漢軍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3張

同時斬殺了單于的祖父,俘虜了單于的叔父,霍去病憑此戰功受封爲冠軍侯。元狩二年,十九歲的霍去病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迫使渾邪王率4萬餘衆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匈奴人爲此悲歌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後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並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4張

元狩六年,年僅23歲霍去病因病去世,漢武帝爲了紀念霍去病,將霍去病的墳墓外形建成祈連山的形狀,霍去病雖是英年早逝,但能享受到如此的榮耀,可以說是死而無憾。

 狄青

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人,北宋名將。狄青面有刺字,善於騎射,軍中稱他爲“面涅將軍”。狄青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因戰功升爲延州指揮使。在北宋與西夏的戰爭中,狄青有勇善謀,每戰都是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于軍前,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5張

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名將都非常敬仰他,范仲淹更是授以他《左氏春秋》,而狄青也以軍功最終升任北宋的樞密副使。狄青精通兵法,平生主要經歷過二十五場血戰,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的夜襲崑崙關最爲著名,然而狄青生前卻備受朝廷的猜忌和文臣的打壓,最終導致一代名將抑鬱而終。

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大舉南侵,年僅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便聚集了兩千多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由於辛棄疾是文武雙全,耿京任命他爲掌管軍中機密的掌書記。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6張

後奉耿京之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抗金,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害的消息,辛棄疾便率領五十名勇士夜襲幾萬人的金軍大營,並最終生擒叛徒張安國,交給南宋朝廷處決。以區區五十人就敢襲擊幾萬金軍的壯舉,非大智大勇之人莫爲,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爲己任,但卻備受排擠打壓,一生几上幾下,最終也是壯志難酬憂憤而終。

同是歷史名將,爲何他們的命運卻不同

衛青、霍去病、狄青、辛棄疾四人同爲歷史上的名將,又同是在抗擊北方的遊牧民族,衛青、霍去病二人能夠爲大漢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而狄青、辛棄疾卻爲何壯志難酬,鬱憤而終?總結起來主要是兩大方面的主因。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7張

第一、實力的不同

霍去病、衛青北擊匈奴時,漢朝經過著名的“文景之治”後,其國力正處在鼎盛時期,實力遠勝匈奴。狄青、辛棄疾在對抗西夏和金國的過程中,北宋先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個天然的保護屏障,而南宋則在經歷了“靖康之辱”後,中原大部歸爲女真,只能偏安一隅,連自保都成問題,更別說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了。

第二:君主的不同

衆所周知,開啓和興盛一個王朝是需要有多種因素,天時、地理、人和缺一不可,但若是要毀滅一個王朝,一個“愚蠢”就足夠了,而這個王朝的君主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8張

縱觀東、西兩漢的君主,他們力主打擊匈奴,在對待打擊匈奴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們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如果他們手下的將軍不去砍匈奴人,他們就會先砍了這些將軍,李廣在因爲迷路而未立戰功的情況下,憤而拔劍自刎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衛青、霍去病這些名將在這些明君的指揮下,想不成名都難。

反觀南、北兩宋的君主卻是另一種景象。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9張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朝代,宋朝以前的秦、漢、隋、唐都是以武立國,以武治國。而自宋朝之後的朝代都是崇文抑武,以文制武,這一切都源於宋太祖趙匡胤。衆所周知,趙匡胤是由“陳橋兵變”而上位後,他擔心武將也會危及他所建立的宋朝,於是他先是以“杯酒釋兵權”的策略剝奪了大將們的兵權,隨後又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治國方略。

而這個治國方略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兩宋的武備荒廢,民風偏弱,終遭西夏、遼、金、蒙古人的輪番吊打而亡國。至於兩宋時期的那些戰神猛將們,諸如狄青、岳飛、辛棄疾等人也只能仰人鼻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了。由此可見,人生在世跟對領導有多重要,換句話說,衛青、霍去病如果是宋朝的臣子,尤其宋高宗趙構的臣子,他們的結局恐怕還不如狄青、辛棄疾等人。

史上兩大猛將輩出的朝代,前封狼居胥,後卻國破家亡 第10張

如果狄青、岳飛、辛棄疾等人若是投到漢武帝的帳下,讀者們可以自由想象......其實在中華民族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自古就不乏熱血男兒,即便是在孱弱的兩宋時期,雖然他們壯志難酬、報國無門。據《康熙濟南府志·人物誌》中記載:辛棄疾在臨終之時還在仰天疾呼“殺賊!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