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 雍正爲什麼要加強個人專制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 雍正爲什麼要加強個人專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康熙和雍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去世後,雍正皇帝繼位,爲什麼要加強個人專制統治?

雍正即位不久,便對康熙皇帝扶持書院發展的政策加以重要修改。雍正元年,他下令“各直省現任官員自立生祠、書院,令改爲義學,延師授徒,以廣文教。”在此同時,他還採納禮部侍郎蔣廷錫建議,“敕督撫令所屬州縣鄉堡立社學,擇生員學優行端者充社師,量給稟。"根據這一規定,“各州縣於大鄉區鎮各置社學,凡近鄉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學文者,令人學肆業。"由於朝廷的興學重點重新轉向社學、義學,因而,對於各地書院則嚴加限制。而後,雍正四年,江西巡撫裴律度呈請朝廷爲江西星子縣白鹿洞書院選任掌教,又遭到了他的嚴詞批駁:“裴律度奏請揀選一人爲白鹿洞書院掌教,部議不準行,甚是。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 雍正爲什麼要加強個人專制

朕臨御以來,時時以教育人才爲念。但期實有益於學校,不肯虛張課士之美名。蓋欲使士習端方,文風振起,倒不如恢復清初以來朝廷提倡興辦的社學、義學,易於控制。這樣,在他的強力壓制下,全國各地尤其是歷來書院數量頗多的上下兩江、浙江、湖廣以及距離統治中心極近的晉冀魯豫各省書院發展驟然冷落下來。據統計,從雍正元年至雍正十年,全國新建書院91所,修復和重建前代書院13所,總計104所。按年平均,已經大大低於康熙時期的平均發展速度。如果考慮到其中三分之一都是福建、廣東、雲南三省所建,那麼,十年之中,新建和修復前代書院只有67所,僅僅相當於康熙時期全國書院平均增長速度的一半。

受此影響,各地不少書院也都見風轉舵,改爲義學、社學,兼之以清初以來相當一批書院先後荒廢,一時之間,全國書院總數較之康熙末年明顯降低,清代的書院政策使得全國書院發展經歷了曲折,進入了低潮。雍正前期,雍正皇帝雖對書院發展予以嚴厲限制,但是並未搞一刀切。就在全國多數地區書院趨於冷落之時,福建、廣東和雲貴等地的書院卻因各種原因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雍正六年八月,雍正皇帝以閩、粵籍官員鄉音太重,任職外省,處理公務,需經胥吏代傳,易滋弊端而下令兩省士人改變鄉音並規定,舉監生童應在八年內學會官話,方能參加科舉考試。

爲此,他下令,“閩廣正鄉音郡縣各設書院教習。"據此,雍正七八年間,福建地方督撫從浙江、江西兩省選聘教職人員進駐包括臺灣在內的福建各地,普遍建立正音書院。至乾隆皇帝即位時,已達八九十所。這一活動,就當時形勢分析,有利於一統的推行;從歷史發展眼光看來,也有利於各地思想文化的交流。但是因爲選派師資時考慮不周,各省進駐福建教職人員“雖諳官音,不曉士語,師弟問答,彼此扦格"無法開展工作。

兼之以是靠朝廷強令推行,經辦官吏辦事疲玩,因而辦理數年,並無成效。乾隆皇帝即位後,不得不從福建巡撫王士任之清,將各省派赴福建之正音教職人員全數發回而改從本省教職中“慎選熟曉官話者,專司正音教職。"這一活動雖然失敗,但是受此影響,雍正中福建書院卻得到發展。據統計,終雍正間,除新建89所正音書院外191,福建還新建書院13所,修復和重建前代書院2所,和康熙朝福建書院增長速度大致持平而高於其他各省。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 雍正爲什麼要加強個人專制 第2張

可見,這一時期,廣東書院的發展也是受了雍正皇帝下令教習正音的影響。清初以來,不少府州縣官吏爲了顯示政績,紛紛建立書院,其中一些書院還以自己命名。因其目的是在沽名釣譽,故而對於置辦院產,聘請師資,招收生徒等重要問題概不留意,以致不少書院都徒具形式,膏火不繼。就此而言,雍正皇帝對書院加以限制和禁革,有其合理之處。

但是,自明朝中葉以來,府州縣各級官學已經不具備教學職能,社學、義學雖經朝廷一再提倡,也因各級官員視同具文,不是拖延不予辦理,就是在執行中嚴重走樣,淪爲鄉約,不倫不類,各地書院幾乎成了培養封建統治人才的不可替代的主要機構,並且也和廣大士民求學出仕血肉相連,因而就在雍正皇帝對各地書院嚴加限制之時,各地書院仍在不斷建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