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李淵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是何結局?

歷史上真實的李淵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是何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617年,52歲的李淵自太原起兵,同年攻入長安,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大唐,年號武德。武德七年,大唐統一全國,武德九年,玄武門事變爆發,被迫立李世民爲太子,同年禪位,自稱太上皇。貞觀九年駕崩,享年70歲,廟號高祖。既有開國皇帝的風光,也有太上皇的落魄,大唐風雲人物志第一篇就來講述李淵的人生。

歷史上真實的李淵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是何結局?

李淵,出自隴西李氏,這是一個名門望族,祖先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大將李信,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也是其代表,最高光的時刻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李暠建立西涼政權,李氏出了第一個皇帝。但是對李淵社會地位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爺爺李虎,李虎是北魏猛將,後又跟隨權臣宇文泰擁立西魏政權,貴爲西魏八柱國之一,宇文氏篡奪西魏建立北周後,追封李虎爲唐國公,爵位由兒子李繼承。

李和同爲八柱國之一的獨孤氏聯姻,娶了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坊間給她取名爲獨孤曼陀,她的妹妹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也就是後來的隋文帝,獨孤伽羅就是大隋文獻皇后。獨孤曼陀生下了李淵,李淵7歲時,李去世,因爲李淵的兩個哥哥早夭,所以李淵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隋朝建立後,楊堅夫婦對親侄子李淵頗爲照顧,一路官運亨通。

李淵的妻子竇氏爲李淵生下了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公主,各個都是人中龍鳳。竇氏也是出身名門,父親竇毅是北周重臣,爲了給女兒選婿,命人在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誰要是能站在門外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兒嫁給誰,李淵兩箭正好都射中,竇毅當場將女兒許配給李淵,這便是“雀屏中選”,和東晉時王羲之的“東牀快婿”有得一比。

如果歷史平穩運行,李淵就會守着他國公爺爵位瀟灑快活一輩子,誰知歷史給了他機遇。隋煬帝登基後,好大喜功,先是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豪華的東都洛陽,隨後挖掘大運河,三徵高句麗,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瓦崗寨、竇建德等農民起義勢力紛紛揭竿而起,轟轟烈烈的隋末農民起義浪潮爆發。然而隋煬帝沒有意識到帝國危機,不聽勸阻依然乘坐龍舟前往江都賞花,最後被山東、江淮地區起義軍隔斷歸路,被困江都。

李淵此時爲太原留守,是太原最高行政長官,天下局勢動盪,他也蠢蠢欲動。恰巧太原治下的馬邑爆發了叛亂,鷹揚校尉劉武周殺了太守自立爲天子,隋煬帝對此很不滿,要將李淵抓到江都治罪,李淵頗爲惶恐,在衆人的勸說下,殺了太原副留守,起兵反隋。太原越過黃河便是河西之地,直搗關中,而關中的隋軍都護衛隋煬帝去了江都,因此李淵憑藉3萬的兵力,出其不意拿下了長安,擁有了爭奪天下的根據地。

歷史上真實的李淵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是何結局? 第2張

關於太原起兵誰是主謀一直有爭論,主流看法李世民是主謀。李世民率先洞察到大隋大廈將傾,和好友劉文靜密謀起兵之事,害怕李淵不同意,便拉裴寂入夥,設了一個“美人計”。裴寂是晉陽宮副監,李淵是晉陽宮監,兩人既是同僚又是好友,經常在一起喝酒,和往常一樣,這一次李淵又是喝得大醉,裴寂卻從晉陽宮女中挑出容貌出衆的兩人侍寢,李淵酒後哪能分辨,稀裏糊塗便和宮女共赴巫山雲雨了。晉陽宮是楊廣在太原的行宮,宮女都是楊廣的人,留宿宮女相當於淫亂後宮,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李淵酒醒後嚇得半死,這時李世民將起兵的計劃和盤托出,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李淵只得同意了李世民的謀劃。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原起兵完全是李淵的謀劃,從早前暗中招兵買馬,到殺官起事,都是李淵的決策,而李世民、裴寂等人只是執行者,這種說話出自《大唐創業起居注》,這是李淵“機要祕書”溫大雅記錄的從太原起兵到長安稱帝357天內李淵的一舉一動,裏面清楚地記載着各項行動,更有說服力。

不管是誰的謀略,李淵的政治冒險成功了,拿下長安後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爲帝,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相當於把楊廣廢掉了。同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弒殺,得到消息的李淵“喜出望外”,逼迫楊侑禪位於自己,正式稱帝,國號爲“唐”,年號武德。從太原起兵,到長安稱帝,一年的時間,李淵創造了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最快稱帝記錄。

雖然當了皇帝,可是大唐的基業還僅僅龜縮在關中,華北有竇建德,中原有王世充,江淮有杜伏威,江南有蕭銑,隴西有薛舉,北方還有劉武周,更有強大的突厥人,李淵清楚地知道現在還不到休息的時候,於是派遣唐軍四處征戰。他的安排是他和太子李建成坐鎮長安,居中指揮,秦王李世民率軍上陣殺敵。看似合理的安排,卻爲日後的玄武門事變埋下伏筆。

李世民過於優秀,薛舉、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紛紛在他手中滅亡,特別是活捉竇建德、逼降王世充,爲大唐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爲李世民博取了巨大的聲望,相傳李世民班師回朝時,長安數十萬百姓自發上街迎接大軍。

李淵也意識到李世民不斷膨脹的軍功已經影響到朝堂平衡,特別是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他也考慮過減少李世民帶兵的機會,比如說當年劉武周進攻太原時,李淵就是派李元吉領兵,可是打了敗仗,後又派裴寂領兵出征,又打了敗仗,還把太原丟了,太原可是李唐的龍興之地,意義非凡,無奈之下李淵只得再次派李世民出征,李世民也不負衆望,收復太原,徹底剿滅了劉武周勢力,這也讓李淵逐漸養成了“李世民依賴症”。武德七年,突厥大軍犯邊,朝堂上下驚慌,紛紛議論遷都,危急時刻李淵還是得握住李世民的雙手,深情地將戰事託付給他。

歷史上真實的李淵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是何結局? 第3張

李淵雖然給了李世民天策上將的頭銜,還允許其開府,但是他收回了諸王的軍權,經過一系列軍事改革,軍隊的指揮權重歸朝廷,也就是說在長安城內,李世民除了王府的百人衛隊外再無兵權,而東宮有三千餘人的太子衛隊,李世民再厲害也翻不起浪花,李淵也認爲自己的佈置非常得當了,即給了李世民巨大的榮譽,又杜絕了他對太子之位的威脅。

可是兔子急了都會咬人,何況是雄才偉略的李世民呢?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李世民利用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逐漸控制了宮中禁衛,玄武門事變當天凌晨,他率領秦王府七十餘人衛隊從玄武門順利進入皇宮提前設伏,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羣起而攻之,殺了兩人之後李世民又命尉遲敬德接管了宮中禁衛,威逼李淵接受現實。眼見尉遲敬德全身甲冑在宮中來去自如,李淵知道自己的皇宮已經失守,只得宣佈冊立李世民爲太子。

其實此刻的李淵並沒有徹底死心,他想看看天下有沒有勤王的軍隊,結果讓他大失所望,他的唐軍已經全部變成李世民的唐軍,他的朝堂也逐漸被秦王府的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佔據,他終於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一丁點希望了,掙扎兩個月後黯然下詔禪位。從武德元年,到武德九年,李淵做了9年的皇帝,此時突然從權力的巔峯摔落,這個60多歲的老人內心是如何死寂恐怕一般人無法體會。當了太上皇后,李淵徹底“與世隔絕”,除了偶爾出來參加國家性的宴會外,都呆在自己的宮殿內,專注於造人,於貞觀九年駕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