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末三國時期,公孫瓚爲何會敗給袁紹?原因是什麼

漢末三國時期,公孫瓚爲何會敗給袁紹?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人,東漢末年武將、軍閥,漢末羣雄之一。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東漢末年,中央權威掃地、地方豪傑並起的混亂年代裏,在北方大平原上,有兩大諸侯並立,分別是袁紹和公孫瓚。袁紹出身名門,家族是人盡皆知的四世三公,袁紹年輕時就憑着家裏的優越官宦背景,得以進入官場,好不得意。

公孫瓚就沒袁紹的命那麼好,他雖然是貴族出身,可是母親的地位低微,所以沒能過上貴族子弟應有的優裕生活,年輕時就投身軍旅,靠着在北方邊境上和少數民族武裝的殘酷廝殺,才得以嶄露頭角,最終成爲擁兵一方的軍閥。

雖然出身和經歷都不同,但是袁紹和公孫瓚兩人卻殊途同歸,最終在北方戰場上相遇,不過他們卻是兩顆互相碰撞的流星,激烈的光芒在撞擊的那一刻,在北方發出震撼的巨響,結果只能有一方存活。

袁紹盤踞冀州,公孫瓚佔據幽州,如同一山不容二虎,而兩虎相爭的結果,就是必有一死。公孫瓚的勢力與袁紹是不相上下的,何況公孫瓚還是一員在戰場上廝殺多年的悍將,可是爲何公孫瓚最終還是敗給了袁紹,落得個自焚身死的淒涼下場呢?筆者認爲,有以下原因:

漢末三國時期,公孫瓚爲何會敗給袁紹?原因是什麼

1、公孫瓚的民族政策失敗,惹來嚴重外患

在東漢時期,我國北方有一支強大的遊牧民族,叫做烏丸,此外還有一些勢力較小的遊牧民族,但是都不成氣候,唯有烏丸、鮮卑時常南下劫掠、侵擾北方邊境,成爲正北邊境的一大禍患。以當時的朝廷,自然沒能力對南下的烏丸進行大規模的征討,畢竟國內都打成一鍋粥了,哪有能力去討伐呢?

所以當時的朝廷對我國北方和西北一帶的少數民族武裝,基本上採取懷柔招撫的策略,在一段時間內,倒是保得邊境的安穩。可是對於這一條基本國策,公孫瓚卻不以爲然,他在北方長大,在邊境當兵,打得最多的就是遊牧民族武裝。

對於這些外族,公孫瓚的想法就是來一個殺一個,殺到他們不敢再來。公孫瓚身體力行,倒也取得了多次和鮮卑、烏丸等少數民族的作戰勝利。

可是常年的戰鬥,就是窮兵黷武,國家只會越打越窮,越打越吃力,與外族之間的民族矛盾難以化解,還結下了仇恨。最終,公孫瓚和北方少數民族結怨結仇,卻又一直不能徹底將之消滅,形成惡性循環。當他殺敗朝廷指派的幽州牧劉虞後,被劉虞兒子劉和,以及劉虞生前的舊部招募軍隊接連打敗。而在擊敗公孫瓚的部隊中,就有數萬少數民族武裝。

袁紹就不一樣了,他善待少數民族,還能借用他們的武裝力量,最終袁紹、劉和以及烏丸、鮮卑等少數民族武裝,消滅了公孫瓚幽州軍團的精銳戰鬥力,讓公孫瓚在北方徹底淪爲劣勢。

2、公孫瓚剛愎自用、心胸狹隘,自招外敵

公孫瓚是一名軍人,雖然他作戰勇敢、能征善戰,可是他的性格缺陷也十分明顯,那就是過分崇尚武力,剛愎自用之餘還心胸狹隘。雖然當時的朝廷已經沒有能力約束四方的諸侯,但是畢竟是中央朝廷,是天下的共主。然而對於朝廷指派過來擔任幽州牧的上司劉虞,公孫瓚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劉虞是東漢皇族,名聲好、政績佳,所以被朝廷指派爲封疆大吏。他不但是公孫瓚的直屬上司,連職位和地位都比公孫瓚大很多。最重要的是,劉虞是一位真心治理國家,希望北方安定、民族融洽的公僕。

他上任後,盡心治理地方、招撫流民、恢復生產,還招撫了許多邊境的少數民族,緩和民族矛盾,減少了邊境的戰鬥。

劉虞擔任幽州牧沒有幾年,北方邊境和睦了許多,百姓也可以安居樂業。就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打算依附朝廷,聽從劉虞治理的時候,公孫瓚居然將各少數民族派出的使者一一暗殺,以阻止劉虞立下功勞。

與此同時,公孫瓚持續和少數民族作戰,在幽州窮兵黷武,甚至是劫掠幽州民衆,讓百姓民不聊生。

漢末三國時期,公孫瓚爲何會敗給袁紹?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公孫瓚堅持自己的錯誤理念,不理會朝廷、百姓和北方少數民族的切實需求,窮兵黷武,最終失去了來自朝廷、民間和外部勢力的支持。老對手袁紹還有曹操、劉備作爲盟友,而公孫瓚則腹背都是敵人,這都是他咎由自取。

3、公孫瓚晚年不思進取,無法面對失敗

公孫瓚在北方的幽州經營數十年,勢力強大,還有戰鬥力強悍的武裝力量,尤其是他的親兵——白馬義從,可謂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騎兵部隊。公孫瓚作爲軍人固然重視武裝力量,可是他卻在南下冀州的戰鬥中失敗後,就不思進取。

起初,公孫瓚兵力強盛,於是南下攻打袁紹的冀州。袁紹面對南下的公孫瓚軍團,一開始打得很吃力,畢竟公孫瓚的騎兵部隊戰鬥力強,而且在戰鬥地理環境中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可是隨着戰爭的持續,公孫瓚的軍隊漸漸失去銳氣,加上敵人太多,開始連打敗仗,尤其是讓公孫瓚賠上了白馬義從的界橋之戰,更是一敗塗地。

爭奪冀州的戰鬥失敗後,公孫瓚又因爲殺害劉虞導致被各方勢力圍着打。失去了白馬義從等精銳部隊,公孫瓚又開始了打敗戰的噩夢。最終公孫瓚的軍隊折損大半,狼狽退回幽州大本營北平。

回去後,公孫瓚沒有訓練兵馬,積蓄力量,而是閉守不出。

他挖戰壕、堆土丘,把自己的營壘設置在土丘上。然後將大量糧草、軍械堆積在自己的營壘中,以此堅守。他還開始猜疑自己的部下,不讓他們接近自己,只讓自己的妻妾和自己住在一起,讓婦人大聲說話以此向外傳達指令。

而強敵袁紹在冀州摩拳擦掌、仇家劉和在幽州內部磨刀霍霍,公孫瓚就算不能主動出擊,也應該加強防備纔是,可是他卻不思進取,只知道藏着、躲着,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綜上所述:

漢末三國時期,公孫瓚爲何會敗給袁紹?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公孫瓚雖然是軍人,可是他的職權不只是管理軍隊,還得率領部隊,保境安民。偏偏公孫瓚就不這麼做。他連年對外作戰,已是窮兵黷武。此外,他還劫掠百姓,以此獲得軍事物資。在幽州百姓都希望過太平日子的時候,他卻要打仗,原因是他想打擊外族,他眼紅劉虞的赫赫功績。

要知道,百姓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對於地方來說,百姓就是社會生產力和重要勞動力。打仗就意味着許多社會生產活動會受到影響,甚至是停擺。農民不能安心耕田,哪來的軍糧;作坊裏沒有人工作,哪裏來的武器盔甲。

百姓無法勞作,就失去了收入;公孫瓚難以獲取軍用物資和軍糧,就加倍掠奪民衆。如此惡性循環,不但使得公孫瓚的軍隊處境艱難,也讓地方百姓痛恨他,幽州變得窮困。

不善待百姓,自然失去民心,這就是公孫瓚敗給袁紹的根本原因。

反觀袁紹,他實行仁政,受到百姓愛戴。當袁紹過世時,青、冀、幽、並四州百姓都爲他痛哭。公孫瓚呢?他死的時候,想必幽州百姓和少數民族都想放鞭炮吧。

公孫瓚雄踞北方,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卻漸漸失去了支持和優勢。當中原因就在於他對內不能緩和民族矛盾、安撫百姓、發展社會生產,對外四處樹敵、窮兵黷武,陷入各方勢力的圍剿。袁紹的做法卻是和他相反,所以一個能成功,一個就只能失敗。說到底,公孫瓚只是一個崇尚武力的軍人,而不是一個政治家,難以成爲優秀的軍閥。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